德国女摄影家艾芙琳·霍法(Evelyn Hofer,1922—2009)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她的摄影生涯的。她的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影响遍及都柏林、伦敦和纽约。她的照片同时也出现在诸如美国《生活》、英国《泰晤士报》、以及纽约《时代》等著名报刊杂志上。有趣的是,她被评论认为是“美国最著名的‘无人知晓’的摄影家”。
霍法的摄影作品不仅包括宽泛的主题,也有不同的风格样式。她最著名的影像涉及建筑、内景、风光,同时在静物和肖像方面也颇有建树。她坚信必须尊重客观对象,挖掘出她的主题中与生俱来的魅力。她似乎具有敏感的天赋,善于发现每一个对象的精神内核,或者找到被摄者的内心世界。然而在按动快门之前,她会花上大量的时间感受被摄对象。她需要进入现场,或者说尽可能离拍摄对象更近一点。在发现这一切之前,她是不会按下快门的。
霍法从不在新潮的艺术倾向前面随波逐流。她的作品要比前卫的先锋作品更为经典,毫无疑问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个性化的目击。她的目光善于精确地协调比率、构成、色彩以及光线。她的构成是微妙而细腻的。她善于把握现时的工艺媒介,并不追求特殊的效果。对她来说,技术仅仅是达到她最终目的的手段而已。
她的作品并非是阐释或纪实文本的摄影。她也并不需要让观众感到震惊。她对细节的发现有着天生的敏感。但是就其肖像作品而言,她不会让被摄者过于赤裸裸地暴露在镜头前。就在人物凝视镜头的那一瞬间,你可以在最终的照片中看到一种人情的关怀色彩。她在拍摄人像时有一个独特的方式,就是经常通过长时间的曝光完成肖像画面,因为她以为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