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这次展览展出了摄影师俞拙自2013年以来的系列作品。在从事摄影创作以来,俞拙就赋予他的作品"逆"的艺术理念,"逆",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状态,非进,非退。"溯洄"源于"逆"的概念,也对他此次展览中的作品作出阶段性的归纳,溯是逆水而行,逆流而上,洄是回旋往复之水。"溯洄"一方面呈现这次展览中有关于水的系列的作品,更多的是表现了艺术家在这个阶段中逆水而行而又回环往复的状态。这说明了"逆"不仅仅是寻找突破口的渠道,更是一种有迹可寻、循环推进的法门。
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是艺术的,也是人性的。因为摄影师首先是人,从人的角度来看,俞拙作品中"逆"的理路是自我意识的出路。黑格尔曾说,人的自我意识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如果意识要对自身的存在进行印证,需要基于某种对照。换句话说,认知"自我",需要以"非我"为参照;反之,"非我"也需要以"自我"为基础。于是,在"我"的认知上,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否定,又相互推进的回路。
自我意识绝不是一种简单的以个体为中心的意识,它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因此自我意识不是一个向心的圆形图式,而是在纵向上螺旋上升或下降的、至少是成波动前进的。从表面上看,俞拙的作品无疑是平滑的。诗意包裹的外衣为作品笼罩了一层薄雾,薄雾背后是他对于有节奏空间的表达,这种节奏起伏有序,不跌宕,不游离,而一些作品中出现的与现实相悖的"疏离感"是它在起伏向前推进时作出的努力,这种努力使它的作品呈现那种波动的前进。
俞拙作品中的"逆"阐释了一种停顿的、静止的力量,这种停顿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这种静止蕴含巨大的能量,又于瞬时消散于无。如同爆炸前永恒的寂静,进退两难,动弹不得,在外力与无力之间沉默地制衡着。他常常囿于这种两难的困境,却拥有抒发这种困境的无限冲动,从这种冲动出发,他享受迎风奔跑、逆流潜行时一瞬间的窒息感。他把这种状态当作警醒的信号,提醒自己进退之道,不随波逐流,而当进或退的可能性变得可感知时,他变得大胆、无谓。
他开始玩弄压力。
中国的《诗经》中说:"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字面上看,逆着水流去寻找"佳人",发现道路曲折漫长,而对于俞拙来说,我们可以试着反过来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他深知长路漫漫,于是选择溯洄而行。
因为长路,便是他的"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