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798感叹号——西风东韵·魏达维个展

开幕时间:2016-03-05 15:00:00

开展时间:2016-03-01

结束时间:2016-03-15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2号门工美楼一层

策展人:李岩

参展艺术家:魏达维

主办单位:感叹号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展览介绍


艺术从遥远的过去走来,又朝着无限的未来走去。在世界艺术史教科书中,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和现代艺术等许多概念均已约定俗成、一清二楚,只有当代艺术这个概念在时间和内涵上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当代艺术除了时间上的模糊不清,当代艺术在内涵上亦无定论。Contemporary这个英文形容词有“当代的”、“同时发生的”,换一句话说,每一代人都可以把他们那个时代出现的艺术叫做当代艺术。

“战后艺术”“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常被人确定为当代艺术时期的起始点。全球化正是1989年之后世界文化和艺术的背景和底色。因为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以及东西方冷战结束,应该承认此年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伴随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历史终结的是全球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

经济全球化不仅打破了各国意识形态之间的壁垒,也摧毁了各民族之间的屏障,使得当代艺术变成了一个多元而开放,各国艺术家都可以进入的舞台,全球化首先带来的是世界艺坛格局和艺术秩序的变化,诞生了史无前例的无国界的当代艺术。

全球化也使得当代艺术的创作主题和艺术语言发生了转变,当代艺术将普适主义作为重要的价值观。艺术主题是否具有普适性已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为了吸引世界各国观众的眼球,许多杰出的全球艺术作品的背后,却是内在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只有不是真正的不同,各种文化身份的差异性才安全。

艺术界对于这种发展的整体观点是乐观的。理想境界的另一层面就是能够适时地创造一种艺术形式上的混合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来自具有广阔而不同的背景与归属的艺术家,既有世界性又有地方性的,文化差异性如今已经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首要买点。

“全球本土化”词义本身就包含弥合裂缝的意思,既包括个体现象又包括普遍现象;它也是一个概念上的飞跃,愈合了源自地理政治中“中国”和“世界”这个术语的断层。它迎合了康德在《从全球的角度来阐述普遍历史观》。

艺术家阿尔弗雷多.贾尔的作品《一百万本芬兰护照》,这件作品都算得上全球化艺术创作的典范之作。它既直接采用地方题材经过艺术体系过滤最终产生同质性。托伊拉克《迷恋》出自“新时代”系列和王广义《伟大的资本主义系列:可口可乐》是中古两国在国际舞台上最成功的艺术作品,皆为西方观众展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性或古巴特性。谷文达和徐冰都将中国汉字作为他们的表现媒介。许多杰出的全球艺术作品,为了取悦世界各国观众,都极力标榜各自的文化身份。文化混合的面貌,反讽和身份的公开展示是符合西方观众口味的。

中国当代艺术又有了更新的发展,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寻求当下表达时,优秀的艺术家们不仅十分注重向西方的艺术传统学习,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当代艺术。《天书》、《大家庭》、《大批判》、《董其昌计划》等等,这些作品充分意味着,当下所提出的一切中国传统问题都离不开全球化时代的“多语主义”背景。过分崇洋的思维方式,将会使我们的艺术创作在国际当代艺术的格局中缺乏身份的标志,差异性或原创性。复古的思维方式,只会使我们的艺术创作出现倒退现象,并与今天大时代格格不入。

站在当下与中国的立场上,想办法将传统中仍然有生命力的艺术经验向当代转型。其次要在此过程中,西方好的经验中国化。因为强调与传统的联系与表达作品的当代属性应该是一体的,而一般性地回到传统没有意义。最后努力建立自己独立的价值,使中国当下艺术经验为世界认可。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