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是物均有灵》寿天(shah印度)工笔绢作品展

开展时间:2014-07-28

结束时间:2014-07-31

策展人:程小蓓

参展艺术家:寿天,上苑艺术馆2014驻馆艺术家

主办单位:北京·上苑艺术馆

展览介绍


寿天(shah)在印度传统的《拉格细密画》或《拉格音乐花环细密画》(见后附注)的环境中生长并接受教育。他来到中国,又学习中国工笔绘画。他发挥其印度绘画与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共同点:工整、细腻、严谨而不失灵动。在思想上寿天将中国素材(石、竹、松、鸟、蝶、动物等)加进一些印度民族和宗教的神秘护佑密码,天上的星宿如神附在这些有生物与非生物身上。使则“是物均有灵,有灵均遵崇,定护吾身心”的符号图腾,印度高种姓家族均要收藏致自家客厅和厨房,珍重悬挂。护佑全家老小健康平安!
寿天(shah)是素食者,一生从不知肉为何味。印度全民信教,90%以上的人都是素食。所有动物在他们心中都是某位神的代表,就如他画中的动物均在天上守护着我们。
印度绘画中以《拉格细密画》或《拉格音乐花环细密画》最为独特的。细密画原是地中海沿岸各国流传很广的一个古老画种,也是古代波斯美术中的瑰宝,它的特点是它那精致细密的笔法,它常用来表现宫庭生活,但也有许多人物肖像、民间故事、神灵仙怪、花草动物的题材。波斯细密画传入印度后,与印度原有的耆那教彩饰画,拉吉普特绘画传统相结合,形成了印度的细密画。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本色,并与印度的史诗、诗歌、宗教、风情紧密相连,它像印度文学一样富有象征性,并充满诗意和浪漫色彩。
印度绘画还备富于了音乐的艺术特色。根据印度的音乐神话,音阶中的七个基本音来自鸟兽的叫声,并能唤起人们对特殊色彩的感觉。如沙音Sa相当于C,为孔雀的叫声,为荷叶绿色。里音Re 相当于d,为云雀的叫声,为红色。嘎音Ga 相当于e,为山羊的叫声,为桔红色。马音Ma 相当于f,为鹤的叫声,为白莲花色。巴音Pa 相当于g,为夜莺或杜鹃的叫声,为黑色。塔音Dha 相当于a,为马或蛇的叫声,为黄色。尼音Ni相当于b,为象的叫声,为所有颜色的综合。
“拉格”(Raga)被称为印度古典音乐的灵魂,它是一种旋律的框架。它有很多种,每种拉格都有自己特有的音阶,音程以及旋律片断,并表达某种特定的味(Rasa),但拉格本身只是一种框架,它要靠音乐家的即兴表演加以丰富、完善。
拉格细密画是音乐、文学和绘画的结合,这样的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也只有在印度,绘画、诗歌、音乐才能如此紧密地溶为一体,相互依存,互相辉映。
拉格细密画的画面和文字的描述:
1、米格(Megha)拉格细密画是印度拉吉普特画派的作品,时间约为1725年。米格的梵文原意是云。据说唱这种拉格可以带来雨水。一种传说是一位跳舞的姑娘唱了这首拉格后,唤来了雨水,拯救了遭受旱灾的谷物。另一种传说是一位少女经过阿克巴大帝着火的宫庭时,她就立刻唱起“米格”拉格,直到天空降下倾盆大雨,扑灭了火。总之“米格”拉格以强烈、嘹亮的音响描绘了雨云的威力,也表现了人们久旱逢喜雨的欢乐心情。它一般应在7月或8月表演,也被称为夏至时的旋律。据说这种拉格来自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仰望天空的第5个头。在《桑吉特达帕纳》一书中这样写道:“遍体生辉如绿色的荷叶,面庞美如明月,身穿黄色的服饰,由于干旱向上苍祈祷,他坐在云中甜蜜地微笑着,在战士中,年青的"米格"拉格发出了光辉。”这里所描绘的形象实际上是印度的雷雨之神--因陀罗,但后来它又变得与印度教中的保护之神毗湿奴的化身克里希纳的传说有关了。这幅细密画正是以此作为内容的,画面的正中是克里希纳与少女在跳舞,他身上挂着一个维纳琴(印度著名的古老弹拔乐器),旁边还有另一少女击鼓以模仿隆隆的雷声。绘画上的背景有树木、花草、和天上的乌云、闪电。画面的基本色调是淡绿和深绿。但有时又是另一幅图景:在雨季来临时,一群音乐家在一座房屋外面演奏音乐,乌云在他们的头上聚集,雨点几乎已经滴下来了,田野上的走兽都欢腾跳跃。“米格”拉格的节奏由慢到快,它的情绪常常是从宁静开始,经过期待而到达喜悦欢乐。采用五声音阶。
2、阿斯伐利(ASVARI)拉格尼细密画是16世纪时的作品。阿斯的原意是蛇,这种拉格尼的起源可能与蛇和耍蛇人有关。在《桑吉特达帕纳》一书中这样写道:“她坐在山峰顶端的檀香木树丛中,她用孔雀的羽毛做成了她的衣裳,戴着大象吐出的珍珠,一条从檀香树上下来的蛇被她当作手镯佩戴,阿斯伐利拉格尼是蓝色的闪光。”在画面上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坐在岩石上,一棵巨大的檀香树为她遮住了早晨的阳光。她正在逗蛇,她的眼神是忧愁的,她的心事重重(她爬上山巅就是为了盼望她的爱人能早日归来,)但在她身上仍然表现出一种宁静娇羞的魅力,在姑娘遭到不幸的时刻,所有的蛇都离开了它们栖身的檀香树,把身体卷成一团翻滚着,以表示对姑娘的同情。阿斯伐利拉格尼的旋律是悲哀的,带有失恋的情调,表演的时间是清晨。
3、托迪(TODI)拉格尼细密画。这是1605年左右的作品。在《桑吉特达帕纳》一书中对此有很形象的描绘“她那苗条的胴体涂满了番红花油和樟脑油,就像素馨花那样洁白,晶莹夺目。她手持维纳琴,美丽动人,就连森林草地上的小鹿也为之心醉神迷。”画面的正中是一位年轻的印度女郎,两边是两只可爱的小鹿,背景是红色并饰以深绿色的树丛,上面的蓝天上飞翔着雁群,画面下部是嬉戏于莲花池中的小鸭。托迪拉格尼表现的是爱的倾诉,温柔多情的情调,宁静的心境,一般在日出时开始表演。
4、兴都尔(Hindola)拉格尼细密画。兴都尔的原意是打秋千,摇摆,这是在雨季的7月-8月中庆祝的一个宗教节日。在《桑吉特达帕纳》中写道:“他荡着秋千尽情享受,少女们慢慢摆动着美妙的臀部,小巧玲珑的一群小鸽子使人神魂颠倒,先知们在赞美兴都尔拉格尼!” 在另一本书中写道:“英雄在秋千上弯曲着身体,并且朝着地面摇摆,假装玩耍,但头有点发晕,他的两位女友跑去救他,由于爱人的鼓励、安慰, 他的心安定了,并且露出了微笑。”在画面上也是如此,荡着秋千的是美男子,两边有两位爱着他的少女小心地照顾着他,唯恐他不小心时摔下来。有的画面上还让他手里抱着一件乐器。或者一男一女同坐在秋千上摇荡。实际上,这幅细密表现的是克利希纳(毗湿奴的化身之一)与拉达,也就是牧童与挤奶女郎之间的恋爱故事。这种拉格尼表现的是欢乐,活泼的情绪,在黄昏时表演。
5、拜拉夫(Bhairava)拉格细密画。在《桑吉特达帕纳》中这样写道:“恒河的编织者,弯弯的新月好像是三只眼睛中的吉祥痣,他的身体用蛇为装饰。他穿上大象神仙的皮,手持发亮的三义戟,他是人的头颅的编织者,最早的拉格拜拉夫穿着洁白的衣裳,他必凯旋!”。实际上,这幅画的主人公正是印度三大神之一湿婆的写照,他是毁灭之神,又是生殖之神,舞蹈之神。他被描述为沉静的瑜珈苦行僧。在画面上他的头发上罩上了一轮弯月,肩上缠着一条可怕的蛇,颈部用一圈人头骷髅加以装饰,恒河女神在湿婆的上方将河水注入湿婆的头发中然后分为九条水流缓缓进入人间。这种拉格表现的是崇敬和平的情绪,并认为可以驱赶恐怖,一般都在清晨到日出时表演。
6、拜拉维(Bhairavi)拉格尼细密画。这是公元十六世纪的作品。在《桑吉特达帕纳》中这样写道:“他坐在大理石的台座上,在美丽的卡依拉沙山的顶峰上。向湿婆献上盛开的荷花花瓣,她的手中拿着小钹,金黄的色彩,大大的眼睛,优秀的诗人在歌颂这些。” 拜拉维拉格尼,她是拜拉夫拉格的妻子。这种拉格尼的内容是:雪山女神帕凡娣在喜马拉雅山的神殿为她的丈夫湿婆大神祈祷,她盼望大神能早日归来。在画面上可以看见帕凡娣跪在地上,手中拿着金色的小钹,对着祭坛祈祷,她正在吟诵一首对湿婆的赞歌,她面对的是祭坛上的湿婆“林加”,她的头发垂到腰部,颈部的花环更增加了她的美。画的左上角是一棵棵淡绿色,俊俏,挺拔的柏树,左下角是一头公牛,这也是湿婆教派的象征。在牛的前面是恒河的源头,相传恒河的水正是从牛的嘴里吐出来的。拜拉维拉格尼表现的是对爱情的渴望,忧伤,十分温柔的情绪,一般在上午9时-12时表演。
7、维拜斯(Vibhas)拉格细密画。在《桑吉特达帕纳》中这样写道:“白色的服饰,美丽的肤色,明亮的光辉,脸颊被柔和的波浪形的卷发抚摸着,当日出时,在公鸡啼鸣时,像爱情之神那样美的就是维拜斯拉格。” 画面上显示的是一对爱人在天亮时还沉睡在爱情的美梦中,他们在酣睡中被讨厌的公鸡啼鸣声所吵醒。天亮和公鸡被当成爱情的敌人。画中表现男人企图用弓箭去射杀公鸡。另一幅画则描绘男主人公向他的爱人射出一支花箭,以便她情火复燃。这种拉格表现是欢乐,热恋的情绪,在日出时表演,采用的是五声音阶。
8、马尔考斯(MALKUS)拉格尼细密画。在《桑吉特达帕纳》中写道:“鲜红的色彩,战士们高举着红色的锤矛,佩戴着用敌人头颅做成的花环,博得美名的,强壮有力的好战士,多么勇敢,用人头花环做装饰的人就是马尔考斯拉格尼。”画面上有一位英勇的骑士,一手持剑,一手拿着人头,围绕着他的颈部是一大串珍珠,有时也用他杀死的敌人头颅来代替,但也常常将他的剑软化为花枝。这种拉格尼表现的是英勇、崇高的情绪。在中午或午夜表演。采用五声音阶。
9、卡纳达(Kanada)拉格尼细密画。在《桑吉特达帕纳》中这样写道:“一手握着军刀,一手拿着象牙,天上的诗人和神仙都在赞美他,卡纳达拉格尼是一种绝妙的形式。”在画面上是一位帝王一手持剑,一手持象牙(是从刚杀死的象身上取下的)。在他的面前是一个乐队演奏赞歌表示祝贺,有时则换为一位游吟诗人在为他歌唱,赞美他的勇猛。卡纳达拉格尼有时也被描述为一位健壮的又有道德的妇女,她天生勇敢,在战争中英勇杀敌,在爱情中热情,充满渴望,她也手持剑和象牙。这种拉格尼表现的是勇敢,坚定有力的情绪,在深夜里表演。
10、伐山塔(Vasanta)拉格尼细密画。在《桑吉特达帕纳》中这样写道:“戴着芒果做的耳环和像孔雀扇一样散开的高高的王冠,她那紫蓝色的胴体色泽与黑蜜蜂相映成辉,多么可爱、艳丽、幸福、这就是亲爱的春天伐山塔。”这首拉格尼是与春天狂欢节有联系的季节性旋律,在印度,春天的来到是与芒果树开花有关的,而芒果经常用来作为春天的象征。古老的印度春天节日总是与狂欢舞蹈相关的,当克里希纳教派进入后,旋律就变得女性化了,跳舞的虽然是牧童克里希纳,但旋律却是挤奶女郎拉达的风格。在画面上是男女主人公克里希纳和拉达在尽情的舞蹈,旁边有几位少女击鼓,敲小钹为他们伴奏。这种拉格尼表现的是人们在春天来临,万物复苏时的愉快心情,欢乐情绪,对爱情的渴望。在春天表演。
“科伦”是一种技艺复杂而古老的印度绘画艺术,它利用彩色稻米和谷类的丰富色彩进行创作。完成的“科伦”将被挂在门上迎接四方宾客。
艺术类的花草图案和人物肖像,有风俗类的骑马、骑象、骑骆驼、骑自行车以及驾欧洲老爷车图,还有肩上扛着长枪、手里举着三角旗的廓尔喀士兵图,等等
人像画中的人像往往佩戴着耳环、鼻饰、项链和戒指,就像真的镶了金子和钻石一样。这种绘画技术叫堆金立粉,中国画也有人用过。他们主要用六种颜料调色作画,除金箔和朱砂从商店里买,其他矿物颜料都是自己到山上去找。那些矿物颜料先是被磨成细粉状,然后按比例用柠檬树胶来调;若在丝绸上作画,则用米浆裱褙。莫卧儿时期的拉贾斯坦绘画传统是流水线作业。构图是老师的事,着色是学生的事,而画中的人物头像以及其他重要细部,则由绘画高手来画。乌代布尔有的画坊,至今仍保持这种悠久传统。例如,虽然有48名学生,但是老师不收学费,作品若卖出去了,扣除纸张颜料等成本,老师跟学生按比例提成。
印度人把画在人体上的画称之为汉那(hanna),亦称迈何迪(mehndi)。汉那的主要原料是一种特殊的树汁,并掺以少量的柠檬汁、糖水、红茶和香油。画汉那前,先将它们调制成糊状物,然后装进一个细长的圆锥形的塑料纸袋里;到画画的时候,就在纸袋的锥尖处剪一个小孔,以锥尖当画笔,将颜料挤在被画者的皮肤上,其情形跟蛋糕师给蛋糕裱花相仿。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