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李青萍作品收藏展

开展时间:2014-08-08

结束时间:2014-08-31

展览地址:台北敦煌畫廊

参展艺术家:李青萍

主办单位:敦煌畫廊

展览介绍


饱受悲惨命运折磨的李青萍经历过战争、文化大革命的无情批斗,犹如后印象画派大师梵谷传奇凄美的一生般,于中西艺术史有异曲同工之处,于画面的摧残充分显露出挣扎,是如同梅花越冷越开花,越挫越勇的精神斗士。在鲜明的色彩后不知暗藏多少的无奈以及几分的遗憾。李青萍的艺术是她的一切,也因此,她用生命谱出的绘画是世间最美丽的景象,被遗忘已久的才女李青萍是近代中国抽象绘画大师,于艺术历史上已经佔有不能被取代的地位。李青萍去世于2004年,享年94岁。于她逝世的十週年,台北敦煌艺术中心于2014年的夏天举办了李青萍的绘画收藏展,共邀大众一同回味往事,品味经典,再现纯美的年代。
李青萍1911年生于湖北荆州,本名为赵毓贞,于30年代因为于日本展出被以汉奸罪名入狱之后,一生约有四十年的时间不断的被限制自由、劳改,以拾荒、糊纸盒、卖水、卖冰棒维持困苦生计,时常以捡拾到的材料创作。从她破旧的木板或纸片上看到的不仅仅是唯美奔放的色彩,更是动人心弦的坚强意志。
从近代史的文化背景来看,当时的政治变动不安,战乱不止,虽说对于出生于书香子弟,娇似如花的李青萍是不平的、残酷的现实,却也造就了她艺术创作非凡的宽度与深度。在当代的角度来看,以源于德国的抽象表现主义评断李青萍的作品完全是误植,李青萍的创作富含东方色彩,是中国抽象绘画的先驱,腼腆的含蓄感好似花朵般的优雅,有时画面放荡大气的写意,有时幽静高雅的空灵。从流浪般的颜料痕迹,似乎可以感受到她丰富的情绪,无声的呐喊著。
创作年代不详的《色彩的变奏》更是以厚重浓郁的油彩挥洒著她沉静多时的委屈与生命之盼望,使人联想起李惟宁用徐志摩20年代的诗词作曲的艺术歌曲《偶然》,符合时代背景的动人歌词结合视觉与听觉,青萍好比浮云随风飘逝,在无助随波逐流的环境下练就定力与对于艺术的信仰,这股真诚的撼动与振动正是李青萍迷人之处。
李青萍的一生坎坷艰辛,大风大浪走过却也从没享受过苦尽甘来的幸福。也许就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从她的作品中看到那饱受摧残的坚强与创作的力量。听著柴可夫斯基的《船歌》,如此安静、优美、又忧鬱地旋律,高低起伏,仿佛看到李青萍那生命的小船在无尽的大海中翻滚。俗话说,人生如花,璀璨短暂。经过风雨与时间的冲刷,终能长出丰硕的花苞,李青萍颠沛流离的一生在她人生最后的二十年中复出绽放,于画面上成为永恒。
另一件作品,《齐天大圣》鲜艳的色彩下,似乎可以看到一丝幽静。看著这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孔,不知当年画中的人物是谁?每次观赏这幅画,边看边沉思着,想象著这号人物的故事。他可能是乡下村民,也可能是农夫,很难不联想到梵谷,因为只有生命中的淬炼才能将浓烈的色彩如此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观赏者不禁试问她是否有遗憾?
由于画中的人物始终是个解不开的谜,如同优美的抽象,那奇幻的背景似乎代表着她幻想中的桃花源…李青萍的作品不是纯抽象,也不是写实。她所追求的不是虚华,而是朴实的写意。在她的生命中,艺术成为她的所有,成为她生活的动力燃料。在那受岁月洗礼的脸孔下,人们可以看到的是充满着艺术活力与憧景的使者。如《船歌》般,以华丽的装饰音作结尾,李青萍鲜艳的色彩也使她生命无枉无悔吧!
一生中搬迁数次的李青萍在旅途中,想必思乡是难免,不禁想起30年代黄自作曲的《思乡》与《玫瑰三愿》,这两首歌均为韦瀚章作词,充斥当时文人对于国家的不安,反映社会的动盪,劳苦的人民与时代进步成为最俱有讽刺意味的对比。浪漫哀愁的旋律也以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对于故乡的憧景,与李青萍四处流浪的经历唱著共同的心声。
李青萍曾于年幼时逃婚,戏剧化的一生如《玫瑰三愿》的歌词一般遭受“无情风雨的吹打”、“多情游客的攀摘”,但她的“红颜常好”从未凋谢,完整的于画作中留住“芳华”。收藏李青萍的作品不但是摘取了时代的片段,更是保存了艺术家灵魂的片段,冻结在完美的句点上,值得细细品尝,是难得的显露出清幽气质的雅緻风尚。
日本当代艺术教母草间弥生曾说道:「我没有艺术活不下去。」想必李青萍也是如此,因为艺术成为她永恒的盼望,扶持著她走过痛苦。没有亲情、没有爱情的她,在艺术找到了归宿。李青萍终身未嫁,无后裔,面对许多不公,然而她最后的心愿是将作品捐献给国家,如此的生命哲学是世俗无法轻易理解的。套用圣经的名言,若是李青萍回首,或许会道述:「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该跑的路程,我已经跑尽了;当守的信仰,我已经持守了。」
不管是凄美的富士山景致还是花卉、抽象,李青萍的作品使她堪称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她优雅不羁,脱俗清新的流动色彩,是否也悸动著您的心呢?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