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主题展

开幕时间:2014-09-19 14:30:00

开展时间:2014-09-19

结束时间:2014-12-31

展览地址:成都蓝顶美术馆(新馆1号展厅)

策展人:何桂彦

参展艺术家:苍鑫,陈可,陈文波,方力钧,焦兴涛,康剑飞,雷虹,李昌龙,李勇政,梁铨,梁绍基,梁硕,邱志杰,邵译农,沈少民,史金淞,谭平,谭勋,王从义,王玉平,文豪,吴超,吴达新,萧昱,徐震,闫冰,杨茂源,杨勇,尹秀珍,曾浩,张培力,郑菁,周斌

主办单位:2014成都蓝顶艺术节组委会

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的策划思路建立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梳理与反思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来,追溯当代艺术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不难发现,80年代当代艺术的主要任务是语言的现代性建设,艺术主体的个性反叛,以及强调作品在文化上的批判意识。而90年代则在本土化vs.全球化、东方vs.西方、文化保守主义vs.后殖民等二元话语形成的张力之间寻求新的切入点。但是,2000年以来,这些二元化的叙事逻辑开始没落,一方面是按照艺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当代艺术自身的观念和创作逻辑已发生了嬗变;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与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国际影响力的加强,呈现出的是一个愈加开放且多元化的社会状况,很显然,既有的二元对立话语是无法言说当代艺术所呈现的丰富性的。
历史地看,从1917年杜尚将小便池送往独立沙龙展出,并将其取名为《泉》的那一刻,是否预示着观念艺术将改变西方现代主义的发展路径?是否意味着日常之物会跻身艺术品的行列?杜尚之后,日常与观念,开始神奇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西方后现代艺术创作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不过,倘若追溯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就不难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同样存在围绕“日常”而展开的创作现象,而且,这条线索一直就未中断。由于中西文化艺术语境存在的差异,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从一开始,并不像杜尚那样有一个孕育观念艺术产生的土壤,相反,作为一种新的美学话语,“日常”是当代艺术从政治神话向世俗社会、彼岸世界向现实世界、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叙事、从集体意志走向个体价值,从崇高精神的文化拯救到日常肉身体验的转移中显现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绘画领域的陈丹青、罗中立、袁庆一、耿建翌、张培力等,装置与观念艺术领域的谷文达、吴山专、徐冰、顾德鑫、杨诘昌等,行为艺术方面的李山、魏光庆等,均赋予“日常”以新的意义,使日常的视角、日常的观看、日常的劳作、日常的存在状态、日常的行为、日常的话语表述,具有了某种前卫性、实验性,甚至解构意识。当然,“日常”生效的前提,仍然是以“文革”时期那些“极左”的艺术与文化观念、僵化的艺术制度作为背景的,是在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与激发之下,在追求文化现代性建设的诉求之中产生的。不过,它们之间并没有所谓的中间地带,主要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展开,即政治神话vs.世俗社会、彼岸世界vs.现实世界、宏大叙事vs.微观叙事、集体意志vs.个体价值等。
进入90年代后,中国当代艺术身处的社会文化情景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譬如在进入全球化的语境时不可避免的遭遇到了“后冷战”的思维或后殖民思潮的侵蚀,而国内的文化境遇则是应对急剧的社会转型,以及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多重冲击。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前卫艺术的生存策略、如何进入国际展览体制等诸多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自身的蜕变与发展。以刘小东为代表的“新生代”,意味着现实主义在绘画领域的又一次回归,但此时的现实主义更像是一种“变异的现实主义”,而所谓的“近距离”,实质是恢复了“日常化的观看”。雕塑领域的隋建国、展望等,以现场品的使用与观念的转换,推动当代雕塑的转向。90年代中后期,以林天苗、施惠、姜杰、尹秀珍、李秀勤等艺术家为代表,讨论了日常性中隐藏的女性经验或女性意识。观念艺术领域中的“日常话语”在90年代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其中以邱志杰、宋冬、苍鑫等为代表。身体的日常叙事、身体的微观政治学使得90年代中后期的行为艺术具有了另类的前卫色彩,最具代表性的有张洹、马六明等。而在实验影像方面,代表性的有张培力的《不确切的快感》、徐震的《彩虹》等。而顾德鑫、李华生、梁铨等则将创作中的过程性、时间性进行日常化、观念化。
2000年以来,当代艺术的情景与艺术史上下文总体来说又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线性艺术史叙事的式微,过去那种潮流化、运动式的发展态势趋于终结。其次,80年代以来的二元对立的话语逻辑逐渐失效,当代艺术的价值诉求真正走向多元化。这也预示着,当代艺术中过去因“日常”而具有的实验性、前卫性的价值正在丧失。在最近的十年中,“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在装置、雕塑、影像、水墨、架上绘画等领域均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比如宋冬、梁绍基、刘韡、刘建华、展望、杨心广、冯梦波、洪浩、曾浩等。这些艺术家作品的一个共同点是,不仅放弃了90年代以来的一些力图进入国际化语境的创作策略,而且,孕育着当代艺术新的发展可能性。
将此次蓝顶美术馆的展览主题定为“日常之名”,一个基本的学术意图,在于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中与“日常话语”相关的创作中,在路径、方法、切入角度时的丰富性,以及“观念生成”背后所隐藏的话语方式、方法论意识等所形成的积极意义。就展览结构来说,共由五个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是“日常之物”。一个基本的特点是,艺术家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或者直接用现成品创作。但由于每位艺术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追求媒介与形式的转换,有的强调内在精神的表达,有的则注重传统文化心理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内在关联。邀请的艺术家有:尹秀珍、焦兴涛、史金淞、谭勋、梁硕、雷虹、王从义、文豪。第二个板块是“日常之态”。这种倾向既包括对人的日常存在状态的表现,也在更广义的范畴,呈现日常观看、日常行为、日常生活场景等负载的信息与带给人们的独特感受。邀请的艺术家有:曾浩、杨茂源、陈文波、邵译农、杨勇、李昌龙。第三个板块是“日常与生活美学”,力图讨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或者揭示日常之中隐藏的自然与生命意识。邀请的艺术家有:王玉平、梁绍基、陈可、康剑飞、苍鑫、吴超。第四个板块是“日常中的话语权力”。力图揭示潜藏在“日常”背后的各种权力话语。邀请的艺术家有:方力钧、萧昱、徐震、沈少民、吴达新、闫冰。第五个板块是“日常与过程,日常与时间”,即将创作中的过程、时间观念化,使其成为作品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邀请的艺术家有:谭平、梁铨、周斌、郑菁、李勇政。
    当然,仅仅通过一个展览是很难呈现与“日常话语及其观念生成”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丰富性的。但着眼于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发展,对“日常”现象的梳理与探讨仍具有建设性。譬如从文化主体意义的建构角度考虑,对“日常话语”的关注,在于感悟其背后蕴含的中国思维、哲学、审美及其文化经验。见微知著——而这一切是以“润物细无声”的状态蛰伏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艺术家的任务之一是去挖掘这些价值,在观念转换的过程中,使其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生成新的意义。从中国当代艺术意义生效范式的角度讲,对“日常话语与观念生成”的强调,能使我们超越像80年代、90年代那些既有的二元对立话语,让当代艺术的创作少一些策略,真正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存在境遇发生关系。同时,从“日常”出发,会提供一个新的角度,让我们去透视、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三十多年发展中所形成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实质是被当下所谓主流的、流行的当代艺术史书写所遮蔽了的,至少是被边缘化的。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