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王雁伶,1981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硕士,现生活工作于上海。
自2009至2010两年间,王雁伶从纯绘画转向了以图片为基础的概念性探索。从最早的《不见》系列到本次展出的《标本》系列,图片的概念一直贯穿于王雁伶的创作中。她将一张张岩石显微结构图片置于油脂与高温之中,使其颠覆了原有的质地和样貌。图像与纸基相互侵蚀又互相融合,成为一种全新的模样。“油脂图片标本”是王雁伶给这个“新生事物”的名字。除了发明了“油脂图片标本”,王雁伶还依照标本复原实物那样,挑选出一些在形态与特质上能与“油脂图片标本”共通的石头,将其以拓普的方式用丙烯颜料描绘成“油脂图片标本”的样子。
《标本》系列的创作过程是一种重塑和重述,作品的概念是自然生长出来的。”王雁伶这样诠释她的作品。
岩石是自然界中尤为恒定的一种物质,它的面貌多样而变化缓慢隐忍,与其他自然物质一样不受人类社会文明的干扰,因而得以更为明晰地浓缩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它成为这个系列的基本元素。岩石的生成与变化恰似她创作的过程:倍受侵蚀和重创,经过物质的流动与重组又获得新生,在破坏与异化中转化出新形态,产生新意义。而“标本”这种提取、归纳、类比的方式正与此作品的生成方式在某种步调上奇妙地合拍。在这个系列作品中,王雁伶试图运用一种科学经验之外个人体验以内并且略带些许个人癖好式的途径,人为地扮演自然的角色,模拟又背道而驰;以科学研究的方式,类似又偏离,进行着一次艺术概念上的奇妙转换。
她的作品就像是一个个集宏观与微观世界共性于一身的,模糊而奇妙的载体——没有时代、社会、文化标签。作品所构建出的全新意义可能不再与岩石本身相关,却在种种线索与歧义之中,诞生了一种基于自然纯物质的美、规律、神秘与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