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师致敬】孤独而伟大的画者——文森特·梵高
开展时间:2014-11-06
结束时间:2015-11-06
策展人:展览频道
参展艺术家:文森特·梵高
主办单位:展览频道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是西方后印象主义画家阵营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在他孤独而充满焦虑的一生中,在与偏见、贫穷和疾病抗争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杰作。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用炙热的感情去描绘生活,他生前不被人承认,死后却得到了永生。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出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的一个牧师家庭。经过短暂的学生生涯,梵高辗转在叔父开的各地的画店中充当店员,对各地的绘画艺术开始了初步的接触。真正开始艺术生涯是在他27岁时,主要是因为在1879年他接受了一系列神学与宗教的教育与训练,然后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了比利时南部的一个贫困矿区——博里纳日。在这里他想展开他的抱负,拯救那里的人们,但由于他不顾自己的身份与矿工打成一片而遭到教会的开除。经历此事后他发现,用宗教去拯救人类,有时不仅不能起到拯救的作用,反而会自身难保。
这时的梵高陷入了迷茫,第一次尝到了人生失败的滋味,并且在这期间还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但给他留下阴影的痛苦失败的爱情。他高涨而执著的热情遭受了打击。就在这个时候,遇到了或者说他选择了绘画。从他拿起画笔的这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不是为了绘画而作画的,是为了宣泄、表达,也注定了他作画用的不是技巧,而是感情,强烈而炽热的感情,宗教般的感情。
从这时起,梵高的生命才真正开始,自27岁起梵高正式走上绘画道路,在其十年艺术生涯中,他曾辗转于海牙、德莱塞、纽南、安特卫普、巴黎、阿尔、圣雷米精神病院、奥维尔等地,绘画始终是他的精神支撑。1881年他来到了海牙,在那里他潜心学习素描、速写的各种技巧,并尝试着接触色彩。他还大量临摹了米勒的画作。梵高不知疲倦地探索着大自然,思考着对象身上本质的东西,在画布上深情地倾诉着其独特的美。对他眼中的文明人———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并把自己看作农民画家,就像米勒对农民的感情一样。这一时期较为著名的就是《吃土豆的人》。这是一幅梵高打算用来向米勒的《晚钟》致意的作品。同样是对农民生活的描写与关注,同样是抓住普普通通的生活中那么普普通通的一个瞬间,表达的也同样都是那种与生俱来的深厚的土地感和农民的苦难。与米勒那静穆与伟大相比,梵高用自己富有特色的语言来表达他那炙热的情感,粗犷甚至粗糙的笔法,人物略带扭曲的脸庞,昏黄的灯光,给人一种不易察觉的躁动。
1883年,33岁的梵高来到了巴黎,在这个各种流派,各类画家,卢浮宫,蒙马特,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各种各样的画家聚居区,集中的中心,梵高大开眼界。他立即以极大的热情将自己投入到了巴黎的梦幻世界之中。
在这里他首先接触到了日本浮世绘,这种平面的、以使用色彩来作为绘画技巧的东方艺术让他喜不自禁,并进行了大量描摹。如日本趣味系列:《开花李树》、《雨中的桥》、《花魁》等等。他还遇到了点彩派的代表人物修拉、希涅克和日后与他共称为后印象派三巨匠的高更和塞尚。在这里,他们一起研究蒙蒂切利、米勒和日本浮世绘,相互交流各种思想与技巧。这使得梵高在色彩方面大受裨益,他的画面变得明亮而富于色彩,甚至受到了希涅克的影响,尝试着进行点彩的作画,但画面更具张力,如《星空》那漫天飞舞的色条。这种画法让他那强烈而炽热的感情找到了一种更有力、更富于动感的表达方式。
在巴黎期间是他画风的转变期,画面的色调由以前的灰暗色调变得色彩多姿、并且对比强烈,《戴草帽的自画像》、《唐基老爹像》、《两朵向日葵》和《四朵向日葵》很好的表现了他画风的转变。另外经过了一系列的锻炼,梵高的构图与素描技巧也得到很大提高。快乐的时光很快就结束了,由于他们几个人之间的矛盾,梵高离开巴黎来到了法国南部的阿尔,在这个到处都充满了温暖明亮色彩的地方,他找到了理想的近乎完美的宿营地,在这个静谧的充满阳光的地方,梵高消化着在巴黎学的东西同时又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关于麦田、向日葵的画作,那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凡·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块黏土,厚厚的画布上黄色和棕色调的色彩以及技法都表现出充满希望和阳光的美丽世界。除了灿烂的阳光,灿烂的星夜也是梵高在阿尔的一个主要做画对象。法国南方深蓝、忧郁而美丽的夜空与绚烂的星光给了梵高一个很好的发泄点。就如著名的《夜间咖啡馆》橙黄与蓝色这一对儿补色的大胆运用使得整个画面十分的鲜艳、明亮,给人以深沉强烈的震撼。“他时常觉得夜间比白天更充满了生气蓬勃的色彩,所以几度跑到户外云画星星。画中,在煤气灯照耀下的橘黄色的天蓬, 与深蓝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对比, 好像在暗示着希望与悔恨、幻想与豪放的复杂心态。凡·高已慢慢地在画面上显露出他那种繁杂而不安、彷徨而紧张的精神状况。”(引自《西方名画与巨匠》)
在阿尔的梵高是由黄色和蓝色组成的,蓝色代表着孤独、忧郁,而黄色代表着强烈的希望、爱与热情。这两者不仅在颜色上是那种不相容的补色,在代表的感情上似乎也是矛盾的。但这正是梵高的特点所在,他孤独,完全的孤独,没有人理解他,他的画不能进入主流社会,然而他又有如火般的热情,太阳般的对世间、对人类的爱,这种爱与热情更是与生俱来的。而热情与孤独,这从来就不是矛盾体,而且常常相反,最强大、最完全的热情往往与最强大、最完全的孤独如影随形。同时承受这二者的,得到的却又是最强大、最完全的痛苦,这种痛苦,这种爱,这种热情,这种孤独表达在梵高的画布上就是那种纯纯的金黄,那种深深的湛蓝,和这两者之间形成的那种强烈、明亮而有冲击力的对比。
在艾尔期间,梵高还邀请高更来。他把高更视为知己,但高更只把他视为过客,他们两个之间其实有很深的隔阂。由于他们之间友情的破裂,凡高的精神受到很大的震动,他割下了自己的耳朵。由于他的疯狂举动,不能再在阿尔住了,另外阿尔那充满爆发力的阳光只能使他的精神更加接近崩溃的边缘。提奥将梵高带到了离阿尔不远的圣雷米的疗养院。
在阿尔期间,梵高达到了他艺术的顶峰,在圣雷米他使他的艺术达到了完美。这时候的他,仍会时不时的发病,但仍坚持在清醒的时候作画。这时最值得一提的是那已经被无数后人提了无数遍的《星空》。同样是运用补色,同样与夜空有关,阿尔时的《星夜咖啡座》仍是黄色占用了大半个画面,仍有那么一种激情与力量在内,蓝色夜空类似于点缀。而《星空》整个画面主要的色调却是蓝色,只是在表现星光、月光和人家的灯光时运用了橙黄色。这时那代表强有力的、不得不抒发的热情的黄色,已经被那代表着孤独与痛苦的深蓝所代替。在这一时期被梵高所钟爱的龙柏出现在画面的左侧,如果把“星空”看作一个视野的话,那么这株龙柏仿佛就在“看星空的人”的旁边,而这壮阔的星空是通过这株龙柏——或说和这株龙柏一起——看到的。而那龙柏在梵高作品中所代表的意境一直是一种不安、甚至恐惧和不能忍受现状、妄图改变的焦躁。龙柏的感觉似乎代表了“看星空的人”——抑或是“画《星空》的人”的感觉。龙柏背后,下面是平静的村庄和绵延的山脉,笔触缓和流畅;而上面就是那波澜壮阔、慑人灵魂的星空了。梵高的星空里到处充满了重重的、弯曲的笔触,这种笔触甚至有点像梵高刚来到巴黎时受点彩派影响时发明的那种长长的“点”。月亮、星星、云彩甚至是光,似乎都陷入了一种漩涡中,那断续的、蜿蜒的笔触引导着人们进入了一种遐想,让人不仅感到了空间的延续,还感到了时间的流动,时间与空间交杂在一起,给人的心灵带来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1890年五月份,提奥将梵高从圣雷米的疗养院接了出来,来到巴黎北郊奥维尔的加歇大夫处继续疗养,以便在巴黎工作的提奥好对梵高进行照顾。在这里梵高画了很多关于麦田的作品,其中有:《雨中的奥维尔景色》、《乌云笼罩下的麦田》、《阴云密布的奥维尔麦田》、《奥维尔的麦田和白房子》;以及梵高的最后一幅画《麦田上的乌鸦》。他说:“我渐渐地学会了对折磨和痛苦一笑置之,尽管如此,希望总是渺茫。而在生活中,我们将发现痛苦的真正原因,它时常弥漫在地平线上,形成一种绝望的灾难,我们却对此知之甚少。最好还是低头傻看麦田,即使是在画中。”这是他的绝笔之作,仍然是金灿灿的麦田,但麦子仿佛被大风吹过一样,向两边倒去,麦田上空是满天的阴云,甚至阴云中还出现了黑色,而一群黑色的乌鸦就从这黑色中飞了出来,仿佛是那黑色阴云生出来的一样。而绝望、不安、恐惧、悲伤、痛苦、凄凉仿佛也像那群乌鸦一样从阴暗当中向作者扑面而来,挥之不去,让人难以承受。但麦田还是一如既往的金黄,一如既往的有一种力量在内,黑色的乌鸦扑向麦田,不知麦田还能否继续它的金黄,还是被那黑暗的使者压倒、吞噬……
之后不久,梵高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梵高用自己的心灵对抗一切,他成功了,对他来说,画画不是他的职业,是他的生命,生前只卖出过一幅作品,但他不在乎,画画是为了表达,为了爱,为了永恒。他实在是太直接了,直接到把感情毫不掩饰的、赤裸的渲染在画布上,直接给人强大的冲击。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也曾这样评论说:“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以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作品能打动人的心灵。”
他虽然从未在生前进入过主流,但人们还是把它划分为“后印象主义”的三杰之一。上承印象派——对色彩的把握,鲜明、光亮,下启现代主义与野兽派——对感情的直接表达、对现实的抛弃。在艺术史上,后印象派还被认为是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这就是梵高,一个孤独而伟大的绘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