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个展“不了”
开幕时间:2015-04-18 15:00:00
开展时间:2015-04-18
结束时间:2015-04-30
展览地址:中国北京798艺术区东街宋洋美术馆二号馆
策展人:赵子龙
参展艺术家:刘阳
神圣的角落
文:赵子龙
刘阳的绘画以写实的手法向观众呈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角落,基于写实绘画的表现力,这些作品中每个角落都很具体、真实,却又在似曾相识中呈现出静谧幽深、森严奇异的视觉冲击力。我想,这种复杂的感觉表明刘阳的绘画绝不仅仅只是想制造一个审美产品,而是有着更意味深长的意图:以绘画的方式,重新建构/寻回一个不同的世界,以寄托、矫正可能走偏的现实世界——这正是当代中国人比较普遍的文化意识。
“现代性”曾经在科技原罪阶段引发了全世界的反思,大工业时期的伦敦第一次出现雾霾的时候,人们本能地开始怀念、向往清新自然的田园世界,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东方学”曾经突然地热衷于学术界。从历史中来看,每一次人类遭遇重大变革的时刻,不安和怀疑会导致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想象力——建构完美世界,或许返源到西方宗教中的“伊甸园”、或许想象出“乌托邦”、“世外桃源”;也或许科幻出外星世界、未来世界——一般来说,对彼岸世界渴望越强烈的人,往往是对现实社会体验深刻的人;刘阳的绘画恰恰表明他是一个被现实社会刺激的古典主义者。
刘阳呈现给我们的世界,气质是极其复杂的,并不是单纯地指向某一种明确的情感。他所描绘的角落有着阴暗的背景,同时又有着熟悉、亲善的动物,营造出光明与阴暗交织、熟悉与陌生并存的奇异感。然而,这种奇异并不恐怖,而是一种令人充满敬畏的感觉。在我看来,这种阴暗至少有两种意图。首先是以阴暗呈现了光辉,此举让角落、物品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隐喻了光芒的分量和沉重感,而非煽情、耀眼的一片白光。这正是真正意义上的古典主义思维,在西班牙早期静物大师诸如桑切斯·郭丹等人为教堂描绘的凡间之物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同样关于光明与阴暗的辩证思维。其次,这种阴暗营造出一种陌生感和未知感,提醒我们对他所描绘的未知世界保持敬畏感、距离感,这是尤其引人注意的一种气质。在以往对异在世界的描述中,我们往往能看到一种轻视甚至放肆的姿态,仿佛那个美好的世界被创造的目的就是等待人们去肆意开采——在中国传统文学对仙境的描述,从亚特兰蒂斯的失落,从伊甸园的消失——人们总是以占有的喜悦遮盖了敬畏。《桃花源记》中那句至关重要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担忧心态,借着古典写实绘画的明暗色调流露在刘阳的绘画中,也正因此,与许多单纯强调异在世界的“美好”为主旨的作品不同,刘阳将建构起来的世界赋予了尊严,引发了“欣赏”之外的冷静情感:以往那些基于现代性建立起来的对世界肆意开发的放肆在这种暗谧前自觉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