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郭梦垚
开幕时间:2015-05-16 16:00:00
开展时间:2015-05-16
结束时间:2015-06-25
展览地址:八大画廊上海--M50艺术区4号楼A1层4- 101/Pata Gallery
参展艺术家:郭梦垚
为什么是郭梦垚?
郭梦垚作品中的画面,让我想到很多。一个方面是与Kiki Smith等美国女性艺术家接壤的图像和自己身体抽象化的处理方式,一个方面是她对图形作为从数学领域来的线索。而这些都不是指向当代绘画的图像化现实,在这个方面绘画有太多思想和观念,绘画不是你所看到的图像,绘画成为一个过程或是装置、录像的再现。她的作品不同于很多中国的艺术家,可能这是我推荐和喜欢的原因。
平面绘画的可能性
在图像的工作方面,记得在泰特美术馆(伦敦)看到培根的回顾展,发现当时的他有着大量的摄影和影像资料,我惊叹于他对时间、图形和空间的处理,最终超越了这些媒介。绘画显示出一种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在平面中依旧蕴藏着巨大的可能。一方面我很欣赏那些把图像破损掉,以完成其在观念和自我延伸,保持艺术纯粹性的艺术家,一方面很喜爱那些很有才情的艺术家,他们可以很好地把握图像的力量、颜色的力量,以及其它之于绘画。而这些都存在一个语境的关系,也就是自7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都没能超越这些在图像领域或是观念领域的工作,偶然的抽象和表现主义的阶段,很快都淹没在这些具体化或是对应具体化图像存在的当代艺术中。当然也有一些艺术家在尝试机械绘画,我想这还是在画面之外的,对生产、消费和同一化的当代艺术的戏谑和批判,艺术家越来越少地承认对视觉画面的追求,对用笔、身体和更直接的对话。艺术在今天必须要更聪明,更保持身体和材料、画布的距离,才能完成艺术的纯粹和独立性。当然这也是让艺术开始越来越远离一种手工者的状态,一种可能的天人合一。去工具化,或是去观念化,也都是成立的,因为在这里艺术家是可以选择如何判断并坚持其选择,在一些问题上花费时间去思考,也可以不用考虑艺术系统或是改变这个时代的审美。
李振华
倒三角控
作为一名拥有极端工作方法的抽象艺术家,我展示作品优先展示自我。也就是说,我首先确定画面主题然后再确立草稿。正是因为三角形具有自相矛盾的特点,所以我更多的关注三角形而不是其他几何图形。
当正立的三角形水平旋转180度,它呈现出相反的性质,即--和本身的稳定性相反的非稳定性。我们都了解,在数学计算方法之中,三角形具备稳定的特征,它常常被用来当作基础图形去计算和分析平面以及空间对象。但是,当三角形以一个倒立的方式被呈现,它用细小的尖端支撑庞大的顶端,则为大家展示出了紧张,侵略以及冲突。这样的特征在哲学范畴的意识形态里成为了一个自相矛盾,自我反驳的悖论图形。因此我们可以说三角形是自我矛盾的完美代表。
除了艺术家运用在作品中的主题以外,一个精准的比例也在画面中至关重要。3:5的精准比率(也就是0.6)近似于黄金分割比例0.618,将这个数据使用在我的画框尺寸以及画面内容之内。除此以外,这种近乎极端的工作方式(3:5的比例)也使我变得更加严谨和仔细认真。我经历了一个过程就是有选择的抽离物像并简化它,自此确定了唯一的主题,这个主题先于作品存在。三角形的形状的特点在我的画面当中时刻遵守着却又打破着对于它所现有的认同,需要根据画面的主题建立新的意义。
最初对于几何形体的热爱起始于我大二时期下乡时的课程,让我在开平开始探寻在自然界中的几何形体。这些感受大多来源于开平当地最有特色的碉楼,碉楼的窗户以及其显著的防御特色的设计大多会给人凌厉结实的视觉感受。从那时开始,我便尝试提炼自然生活当中的图形语言。早些的作品大多来源于美院建筑过程当中留下的正负形以及门窗地砖结构,其后,我便自认为成功的完成了使用多种图形到使用单一图形的转变。在此阶段中,我选择三角形作为我当时唯一的艺术表达手段,并尝试将其在尽可能多的领域里以可能多的方面进行自我的与之相关联的表达。
我大量的选用倒立三角形而非正立三角形是因为作为倒立的三角形,其用一个支点来支持其巨大的顶部,给人极其不稳定而且随时摇摇欲坠的视觉冲击。这种不稳定的性质与其在数学含义当中的所展现的稳定性恰恰相反,但实际变化的则是其180度的视角而已,因三角形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最佳代表图形。
正如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度都是小于90度的特征,在视觉上给人强烈的刺激和尖锐感以外,它还具有侵略和攻击的可能性。它的侵略和攻击性产生于它本身的自相矛盾和锋利的锐角。类似于尖刀的感觉同样的都和三角形锋利的锐角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随着符号在绘画作品以及雕塑作品当中的延伸,三角形也用来指代女性,因为倒立三角形形似女性的子宫,这在很多女性主义的著作中时常被提到。
审美,在我看来可以说是一种酒神(戴奥尼索斯 感性)和日神(阿波罗 理性)结合的行为。
在我最近的作品,我尝试结合“不可见”的酒神与“可见”的太阳神于一起,共同呈现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所体现的二元对立(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男人与女人的对立以及冲突与和平的对立),碰撞,结合的过程。感性,最初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世界-完全无意识的本我性征;先天形成和后天形成的自然反应自然的反应,以及无思考的评判,所有的这些特征都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所以,用“通感”的感觉体味来形容感性,它是不可捉摸和不可视的。因此,我称感性的戴奥尼索斯(酒神)是“隐形”的。
在我手绘的图稿上,基于我感性的选择,我随机的使用之先河曲线,以及随机的使用黑白灰三色的灰度变化来创作自己的小稿。甚至是决定起点和终点的过程对于观众而言都是“不可视”的,与此相反,理性则是可见的。因为它需要实践,经验和数据支持。这些实际的发生和实际存在的要求决定了我们理性行为的可视性。除此之外,人类精神中的超我也同时限制着我们的本我并且指导着我们的自我。也就是说,超我的行为(限制和目的)可以被捕捉到-也就是“可视的”。
首先,我测量了我的草稿(感性)并且把每段距离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然后等比例放大并转换结果与画布之上用以完成从酒神到太阳神的过程的转变-从不可视的到可视。作为总结,酒神和日神的想法也正延续着我之前作品中对于数学的理论(黄金比例和斐波那契数列),并扩展了自己的极端工作方式(完全专注于绘画的本身并不允许出错)。
郭梦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