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赖少其版画艺术文献展

开展时间:2015-05-15

结束时间:2015-06-30

展览地址:广州艺术博物院

参展艺术家:赖少其

展览介绍


由广州艺术博物院主办的“纪念赖少其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赖少其版画艺术文献展”, 2015年5月15日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展出。

据广州艺术博物院院长陈伟安介绍,今年是赖少其诞辰一百周年,为弘扬这位杰出的艺术家,广州艺术博物院策划了赖少其版画艺术文献展,集中呈现赖少其在版画艺术方面的杰出成就。

赖少其在艺术界崭露头角时是以版画家名世的,1932年,他考入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系,却很快就被新兴木刻艺术所吸引。1934年,他参加了老师李桦组织的“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积极创作木刻版画,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主动写信求教于新兴木刻运动倡导者鲁迅先生,成为了“现代创作版画研究会”骨干。

赖少其一生都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在鲁迅先生的影响和指导下,他走上了一条进步的文艺道路,也为其日后的艺术道路奠定了方向和基调,被鲁迅先生称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

当我们回顾三十年代前期的木刻作品,时代迫使木刻家将激愤的情绪从内心深处倾泻出来,形诸画上。赖少其这一时期的版画作品也打上了这时代的烙印,彷徨无助、呐喊、咆吼的人物,硬朗有力、黑白对比强烈、节奏鲜明的线条,形成了他版画的塑造力。他早期的作品《卖女》、《孩子死了》、配诗套色版画《饥民》等,是以暴露社会的不平等、悲叹人生为主,其刀法、木味乃至作者情感历历可见,饶有木刻的趣味。除了社会内容之外,赖少其也创作了一部分反映地方色彩的传统民间风俗的木刻作品,如普宁地区的《皮猴公仔》、陆丰地区的《骑布马》等,还刻过装饰性较浓的藏书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赖少其在国家危亡的关头,又积极用刻刀创作发表抗日救亡题材的版画。1938年广州沦陷后他在武汉,被选为“中华全国木刻总会”理事。1939年他以《救亡日报》战地记者的身份辗转来到安徽泾县新四军总部,参加了新四军,在新四军军部主编《抗敌画报》。

作于1939年的《抗战门神》是套色木刻,描写群众簇拥着抗日战士奔赴战场,它以民间版画中的门神形式承载抗战救亡的内容,极具群众宣传力量。该作品在当年春节大量印刷,贴在桂林以及抗战大后方的千家万户中,唤起了“匹夫有责”的抗战气氛。

建国后,赖少其历任美术界、文艺界领导职务。20世纪60至70年代中,在任职安徽文化界领导期间,他复兴当地传统版画艺术,领导安徽版画创作小组,赖少其通过实践探索,独创了“以白压黑”木刻艺术创作技法,即线与面的结合,一反套色由浅入深的老模式,而用重色打底,然后覆盖浅色,剥出灰色,空出飞白,用颜色的效果产生第三、四种的独特艺术效果,后为版画界广泛采用。这一时期《黄山后海》、《淮海战歌》、《金色的秋天》、《陈毅吟诗》等一批两米高、一米宽的整件大型套色版画,运用和创新传统徽派版画艺术,吸收了西洋画的瑰丽色彩,表现现实生活。每幅版画构思新颖,造型准确、场面广大、形式创新,具有地方和民间特色。同时也培养出师松龄、陶天月、林之耀、张志等一批出色的版画家,为全国美术界赞誉为“新徽派版画”,为新中国的版画艺术,留下了闪光耀眼的一页。

展览期间,广州艺术博物院还将为观众举办“版画艺术体验”、“我眼中的赖少其”、“专家带你看展览”等不同类型的专场教育活动,让观众从不同角度感受赖少其版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