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文艺复兴——2015许莹个展
开展时间:2015-05-29
结束时间:2015-06-03
展览地址:大千画廊
参展艺术家:许莹
重逢文艺复兴
前言
早在1918年,前北京大学校长、二十世纪初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上,就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艺术家在形象艺术经验的关系提出见解:“今世为东西文化融合时代[...]故甚望中国画者,亦须采西洋画布景实写之佳,描写石膏物象及田野风景,今后诸君均宜注意。[...]今吾辈学画,当用研究科学之方法贯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精心之习,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见之讥,用科学方法已入美术。”事实上,从那个时代中国学院艺术已经诞生了一种新观念。籍贯天津的艺术家许莹(1973年生)的某些作品的背景中,显见来自意大利、或更广泛欧洲地区的艺术作品的应用借鉴。在精美的《对话系列之一》中,许莹无庸置疑的唤起了一个学院派的场景:在一群举手投足颇具魅力的中国女画家─模特的背后,可以看到两个大画架上有两幅类似佛教壁画作品,在中间则是现藏在法国卢浮宫的米开朗基罗的《Schiavo ribelle》(叛逆的奴隶)的石膏像。
在她的其他作品中,诸如波提切利、达芬奇、杜勒和霍尔拜因等艺术大师在西方艺术史上留下令人难忘的杰作片段也交叉错纵的呈现。几乎都是面孔或胸像,从其原始环境〔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艺术文化背景〕中裁剪下来,置入一个宏观的构图(通常是近2米见方的大尺寸画面),将这些元素以一种流畅的手法融入一种崭新的—色彩缤纷并且相当写实—中国意境之中。欣赏许莹的作品时,对于该类状况真确性的质疑与现代想像经验本质的推论相互结合,尤其像是中国或意大利这样已经历史饱和的国度。事实上,由于新科技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似乎已经被打破了,于是,对另一个时空的梦想和从现实启发的创造力在艺术家与观众的想像力中合而为一。
我认为,许莹以毕生的工作、梦想和研究而从现今中国许多城市中、那些走在时代流行前端、但内心也有担忧的年轻人,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在原生传统与其他文化潮流之间,以及对于美感的不同观感之间游移,进而收集了俯拾皆是的想像力线索。
我们的古老文明期待着令人眩目的进展,但风险在于为了迎合一切而丧失了某些自身特质,为哗众取宠而不留馀地。然而现在的每个艺术家都有机会建立一套自我与传统或未来的关系,甚至从创意价值中获利。
许莹以令人惊艳的缤纷彩墨描绘的年轻中国女性是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主角。她们有小巧的脸孔和大大的眼睛,不仅是
作者的艺术暗号,也像是漫画或海报中的角色。她们漂亮、恰如其分的优雅,有吸引力但不魅惑,即使在某些佛教的场景前,这些穿着时髦洋范,或代表某种现代潮流的女孩们,却也流泄出略具讽刺意味的惆怅。
结构坚实的表现形式在极为丰富缤纷的色调衬托下显得生动而讲究,不禁令人忆起前世纪维也纳的某些画派,尤其是埃贡·席勒。然而某些绿、蓝和灰蓝色调的运用则让我联想到受欧洲艺术薰陶(尤其是法国)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大师:林风眠〔1900-1991年〕的水墨作品。至于许莹画笔下个人风味独具的人物造型,特别是眼睛和脸孔的处理,则让我想到美国艺术巨匠:佩尔斯坦的新写实主义的高深莫测。
事实上,这些学院艺术的元素并未削弱许莹的艺术作品中的原创力和新鲜感,而是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意表风格,能在现今社会中找到一席之地:换言之,将自我想像中的当代中国女性置于中心。延续这个脉络,我想顺带提及一件1978年的单色木版画《主人》─以我对东方艺术的观点─似乎具有代表性的意义。徐匡(1938年生)和阿鸽(1948年生)联合创作的这幅着名的单色木版画中,手持镐头的(藏族)工人以英雄般的姿态矗立,一个阳刚、甚或有些浮夸的形象,和许莹画笔下的主角有天壤之别。然而,许莹呈现的是个非常女性化的感性世界。从中甚至可以深思在现代中国绘画中属于女性的道路。
(许莹2015意大利归尔法宫个展前言)
Francesco Vossilla
郎世宁学社 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