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历史的杰作”国际摄影大师作品典藏

开幕时间:2015-06-14 14:00:00

开展时间:2015-06-14

结束时间:2015-06-22

展览地址:DDC酒吧(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山老胡同14号)

参展艺术家:林永康,包泽伟,陈向兵,范勃,郭润文,钟曦,梁宇,刘颖悟,文祯非

展览介绍


虽然影像收藏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但是作为重要的艺术收藏门类之一几乎世界所有一流美术馆都已经将摄影收藏纳入其收藏体系之中。这几年随着东西方文化更加便捷、频繁的沟通交流,从国家美术馆到民间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影像收藏。中国美术馆于2013 年正式将影像纳入“国家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的序列,2014 年更是开展了“国际摄影典藏系列”。在民间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将影像作品作为自己未来收藏的重要方向展开系统收藏。

不是所有的绘画都有收藏价值,同样不是所有的摄影作品都值得被收藏。对于那些已经在摄影史上功成名就的艺术大家,那些在摄影史甚至艺术史都广为传颂的名作,无疑是影像收藏中首选的珍品。本版块推荐的10 件作品出自摄影史10 位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手,其中不乏像尤金·阿杰特珍贵的早期名作,阿尔伯托·寇达拍摄的切·格瓦拉这种世界级名作。这些艺术家的历史地位已经早有无数的理论家评论家予以盖棺定论。这些艺术作品的收藏价值也早已有如纽约现代美术馆,盖蒂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泰特美术馆等世界顶尖的一流美术馆的馆藏给予了最有力的认可。对于这些博物馆级的藏品,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好好欣赏、好好收藏,让这些艺术珍品永远的流传下去。

尤金·阿杰特 Eugène Atget

(1857-1927,法国人)

尤金·阿杰特一生几乎都默默无闻,他完成中学教育之后就成为了一名水手。之后他尝试做一名演员,却因声带感染而不得不放弃。后来他拿起画笔开始绘画也没能获得成功。1890 年他回到了巴黎,看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笼罩下的巴黎正在发生飞速的变化。因此他开始拿起相机拍摄巴黎的老建筑。

当时,一些艺术家、画家、建筑家买他的摄影作品,大多都是作为参考资料。由于当时拍摄设备和照相材料等限制,他使用的底片感光速度很慢,熙熙攘攘的巴黎街道,来来往往的人总是会在他的照片中产生令人讨厌的阴影。因此他只能在每天清晨街道还很安静没有行人的时候出来拍照,这一拍就是37 年。

作为摄影史上最重要摄影大师,他像是一位站在分叉路口的导师,为后来多种艺术流派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超现实主义将尤金·阿杰奉为重要的先驱,直接摄影、纪实摄影等一批艺术家无不将尤金·阿杰的作品视为他们学习的前辈和创作灵感的来源。

爱德华·柯蒂斯 Edward Sheriff Curtis

(1868-1952,美国人)

爱德华·柯蒂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出生在威斯康星州一个农场,他自幼便长期和生活在底层的人打交道,大学毕业之后他买了自己的照相机。1885 年17 岁的爱德华·柯蒂斯开始正式学习摄影,之后他有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从事摄影及照相凹版制作。1895 年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印第安原住民,并由此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对于印第安人的拍摄记录工作。

爱德华·柯蒂斯不仅仅是个摄影家,更是一位伟大的人类学家。他记录了一个正在飞速改变甚至濒临消失的民族。同时对于摄影来说他是第一个以摄影为手段去完成如此庞大的记录工程的人。单纯就人像拍摄方式而言,他似乎和同时期的德国摄影家奥古斯特·桑德颇为相似,也是以冷静客观的手段记录下一个民族的一切。与同时期其他著名摄影师大多拥有欧洲留学或游历的经历不同,他作为美国本土摄影的先驱对后来美国摄影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曼·雷 Man Ray

(1890-1976,美国人)

同拉兹洛·莫霍利·纳吉一样,曼·雷也是一位具有综合才能的艺术家,摄影只是他众多艺术才能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表达手段。他是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两大艺术流派的发起人和重要成员。虽然他出生在美国,但是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巴黎度过的。

受到当时欧洲绘画的影响,1913 年他就已经开始尝试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之后他接触到了达达主义,1920 年他和现代艺术教父杜尚共同在纽约出版了第一期《纽约达达》,该刊物用来发表他们的作品。

1921 年他移居到当时的世界艺术中心——巴黎,并且接触到了当时一系列的先锋艺术家。之后他和马克思?恩斯特、乔治·米罗、安德烈·马松、巴勃罗·毕加索等人共同于1925 年在巴黎举办了一次展览,这个展览被定义为超现实主义的开始。

他对于自己的摄影和绘画曾经做过如下区分:“我从来不会去拍摄我的绘画,因为我的绘画都是源自于我的想象和梦境,或者是一个无意识的冲动。我拍摄的对象是我并不想绘画的东西,是那些已经存在的东西。”他还说:“我不拍摄自然,我拍摄我自己的视觉!”

安德烈·柯特兹 André Kertész

(1894-1985,匈牙利人)

安德烈·柯特兹作为现代摄影的一个拓荒者,柯特兹的照片与人生姿态一直给全世界的摄影家带来回味无穷的启示。各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影子。

柯特兹在四十岁时就被尊为摄影媒体的大师,而执欧洲的摄影牛耳。在这段时期,柯特兹尝试了一系列新的表现手法,照片比街头景象更加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意境,结果这种把现实转入奇想的超现实观念,使他影响了不少绘画界的朋友。短时期的超现实表现,同时也影响了自己对街头景象的观察方法。柯特兹开始对线条、角度、光影之间的抽象关系有更高度精炼的敏感性。之后他的街头照片充满一股新的情趣——日常生活本来就有一股丰富而精致的美,柯特兹将人人不易见到的气息攫取在照片之中。罗伯特·卡帕、曼·雷、比尔·布兰德、布列松等艺术家都曾经从柯特兹的影像表现中汲取养份。柯特兹1926 年的作品《蒙德里安的烟斗和眼镜,巴黎》曾以376,500 美元的价格成交,买下这幅著名作品的是收藏家艾尔顿·约翰。而另一件代表作《蒙德里安的工作室,巴黎》则以200,500 美元被纽约杰曼纸张公司的老板皮里·阿普拉星收藏。

伊莫金·坎宁安 Imogen Cunningham

(1883-1976,美国人)

伊莫金·坎宁安是摄影史上最重要的女摄影师之一,她在摄影艺术上产生了空前的巨大影响。她的一生横跨了近代摄影的几个关键时期,因此她的摄影历程可以看作是这个时期摄影史的浓缩。

伊莫金·坎宁安一生经历了画意摄影的巅峰时期,并作为核心人物成为了直接摄影的创始人之一,在她晚年的时候还进行过彩色摄影方面的创作尝试,这是非常罕见的。从她18 岁拿起相机开始,长达75 年的拍摄创作生涯也是摄影史上独一无二的。她师承了那个时代欧洲和美国的两位摄影巨匠,结识了那个时期欧洲和美国最杰出的摄影家,并且自身在摄影史上也创造了多项创举。她的花卉拍摄无人能及,后续几乎所有拍摄花卉的艺术家都坦言受到了她的影响。她的自拍肖像,已经成为将自拍作为艺术表达的先驱,影响了后来众多以自拍为创作形式的艺术家。早在1916 年她拍摄的男性人体作品也开创了摄影史上男性人体摄影的先河。

鲁丝·伯恩哈德 Ruth Bernhard

(1905-2006,美国人)

鲁丝·伯恩哈德出生在德国柏林,父亲是著名的设计师。1927 年她从柏林艺术学院毕业后随其父亲移居到纽约,自此开始了她的摄影生涯。

1935 年,鲁丝·伯恩哈德邂逅了生命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爱德华·韦斯顿(EdwardWeston),她看了韦斯顿的作品后深受震撼,其后她成为F64 小组的工作伙伴,与爱德华·韦斯顿、安塞尔·亚当斯、伊莫金·坎宁安等人一起工作,并成为爱德华·韦斯顿的助手。受韦斯顿的影响,她一生专注于女性人体的拍摄,并成为世界著名人体摄影师之一。亚当斯给伯恩哈德的评价是“最伟大的人体摄影师”。鲁丝·伯恩哈德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工作室完成的,从简单的静物到复杂的人体,她说:“我通过将光和影分离、简化,用最大清晰度展现神奇的效果,用最理想的比例展现出作品雕塑般的质量和其内在的精神,这些是我追求的目标。”

哈里·卡拉汉 Harry Callahan

(1912-1999,美国人)

哈里·卡拉汉出生于底特律,这位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职员是如何走进摄影世界的,还得要从他的好友——美国著名摄影师托德·韦伯说起。因为与托德·韦伯交往密切,哈里·卡拉汉渐渐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开始自学摄影。1941 年是他摄影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这一年,他听了安塞尔·亚当斯的一次讲座,于是便开始了对摄影的深入研究。

1946 年,他被邀请加入由拉兹洛·莫霍利·纳吉所领导的芝加哥设计学院,并教授摄影课程。他在芝加哥设计学院教学期间,不断受到来自德国包豪斯艺术思想的引导,他的摄影作品开始呈现鲜明的风格特点,并且在视觉化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1961 年,他到罗德岛设计学院为其建立了摄影专业,并在此工作到退休。

阿尔伯托·寇达 Alberto Korda

(1928-2001,古巴人)

1928 年出生在古巴哈瓦那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铁路工人。成年之后他逐渐成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为人们拍摄宴会、婚礼以及一些商业时尚摄影。在摄影上的天赋使得他成为那个时代古巴最出色的商业摄影师之一,寇达坦言,他不喜欢人工照片,并认为这是明显歪曲事实的。他更偏爱的是在自然状态下去获取绝佳的影响。古巴革命之后,凭借同卡斯特罗非比寻常的私人关系,寇达成为了卡斯特罗指定摄影师,并将古巴革命的每一件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

1960 年3 月5 日在一次集会上,寇达像往常一样拿着他的照相机去现场拍摄,正是这次拍摄诞生了可以说二十世纪被使用次数最多的一张经典影像。切格瓦拉的标志性形象。古巴革命成功之后寇达继续担任卡斯特罗十年的私人摄影师,2001 年在巴黎突发心脏病去世。

石元泰博 Ishimoto Yasuhiro

(1921-2012,日本人)

石元泰博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924 年,三岁的石元泰博离开美国,回到了父母的故乡—日本高知县,并在那里念完了高中。1939 年他回到美国芝加哥学习建筑。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政府为了保护在美日裔,将他们都聚集在科罗拉多的保护区中。正是在这里石元泰博开始对摄影产生了兴趣。当时西海岸许多著名的摄影师如安塞尔·亚当斯、依莫金·坎宁安等都曾经前往日裔保护区进行拍摄创作,或许这些大师是他走向摄影之路的启蒙人。1946 年他回到了芝加哥,两年后他选择进入芝加哥设计学院攻读摄影专业。此时的芝加哥设计学院的摄影系恰好是哈里·卡拉汉和阿伦·希斯金德共同执掌,这两位摄影泰斗对石元泰博的摄影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在毕业后的第二年即1952 年再次回到日本。

之后石元泰博经常往返于美国与日本之间,他的作品被收录到1955 年爱德华·斯泰肯策划的“人类一家”摄影展中。摄影起源于欧美,在诞生之初的一百年中,摄影基本上是反应欧美审美特点的艺术形式。然而作为一个出生在美国的日本人,石元泰博将西方的“石”与东方的“木”有机结合,他所构建的东西方文化完美融合的艺术之作既富有西方人的审美特点,也包含了东方文化的气质。因此石元泰博被誉为“第一位横跨东西方的摄影家”。

罗伯特·梅普勒索普 Robert Map plethorpe

(1946-1989,美国人)

摄影家罗伯特·梅普勒索普被大众称为“黑暗王子”,因为他从20 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一直围绕着同性恋主题拍摄。尽管他的作品带有一种谨慎的、诗意的优雅,但由于对性忌禁区的涉足,使得他一直被视为是先锋艺术家。

七十年代初,梅普勒索普发现了自身的性倾向。此时正与朋克女诗人派蒂·斯密斯(Patti Smith)同居的梅普勒索普,因为整天同安迪·沃霍尔的那帮人混在一起,日日流连在“堪萨斯城”、“密室”这类同志酒吧或浴室内,渐渐感到身体中有一股模糊的骚动。有一天,派蒂看到梅普勒索普领着他的密友回家,穿着新的装束,带着新的身份感,他对派蒂说:“看,我可以是这个,也可以是那个。”崇尚自由的派蒂虽然震惊,却默认了这个事实。他俩成为终身的朋友。

罗伯特·梅普勒索普是个喜爱拍摄花朵的摄影家,他的花朵个个都独立的,高高昂起头的,就像是男人勃起时的阳具。也有人说梅普勒索普的花卉影像是一个反向的性别寓言。通过这些阴气逼人的花朵来展示男性阴柔的一面,以此颠覆传统价值观念中的男性必须阳刚、必须具有男子气的社会要求,打破世俗观念对男性形象的刻板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他扮演成女性来自拍的“怪诞”举措也是一脉相承的。他以花来颠覆关于性别的既成观念,以花的“诡异”来穿透传统伦理的障壁。

1987年,梅普勒索普的导师和伴侣萨姆·瓦戈斯塔夫因艾滋病并发症去世。1989年,梅普勒索普相继去世,亲身实践了他的隐喻:爱他、毁灭他、从而获得永恒。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