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比利时艺术家Pieter Vermeersch个人展

开展时间:2015-07-03

结束时间:2015-08-15

展览地址:贝浩登(香港) 中环干诺道中50号17楼

参展艺术家:PieterVermeersch

展览介绍


贝浩登(香港)很荣幸继2013年巴黎个展后,第二次为佛兰德斯(比利时)艺术家彼德·维米尔什(Pieter Vermeersch)举办个展。展览于7月3日至8月15日举行。

彼德·维米尔什生於1973年,2000年後开始创作极度概念化的单色画,风格表面上介乎色域绘画与极简主义之间。他善于分辨色调,能在画布或墙上精准描绘特定色彩的渐变色调。另一方面,大片单一色彩却又接近艺术家所谓的图像「零度」(pictorial ‘degré zéro’),一个平衡抽象与具象、超越两极的意象。

面对此矛盾,早於1999年,维米尔什便以相机捕捉模糊对象,把光亮有色的景象(例如一片晴空)拍摄下来,然後根据相片的正、负片,以分格和配色方法复制成既写实又抽象的画作。他的画室充满这些纯色彩相片,全无时空指涉,最重要是色彩、原物的实体及其再现。用维米尔什自己的话来说,绘画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在再现之中展示顔色本质?可否既展示顔色,又不忘再现内容,不忘意象?」

今次个展会展示维米尔什近期两组渐变油画和一个壁画装置,从中可见艺术家如何运用各种单色技巧达至图像「零度」。第一组作品包括两幅并列大型画作,全部按照晴空相片绘制,但影像却上下倒转,令画面更显得模棱两可、无足轻重。那纯洁空灵的渐变色彩经细心临摹而成,为求像真,色调更与原相片配对;换言之,最终抽象的画作,背後有其真实依据。

积极推动法国非形式艺术(即欧洲版本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 )的「黑色画家」皮埃尔·苏拉吉(Pierre Soulages)经常说:「我不要再现,我要呈现。」相对于苏拉吉(更遑论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巴内特·纽曼(Barnett Newman)等色域画家),维米尔什的想法刚好相反:不要呈现,要再现色彩。

维米尔什另一模糊抽象与再现界线的方法,是复制相片的负片,进而倒转色调。展厅里一系列小画作,都是这类负片作品。原本浅色的地方,经转换色调後,虚变为实,就如揭示了另一面真实。更甚的是,艺术家用橡胶刮刀在每幅画刮走一角顔色,刻意在画面中央留下痕迹,为原本客观精确的创作引入一点主体性。

事实上,多年来钻研单色美学,绘画渐变色彩时尽量内敛,维米尔什也感到需要加入个人元素,但碍於画风较冷静,不可能像色域画家般感情奔放。於是,他开始用刮刀或间尺(即用工具而非画笔效果)刮去大大小小的色彩,以此营造抽象与再现、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张力,而这也正是极简与色域绘画的分歧所在。有了这些刮痕,观者便可适度感知画家存在於当下,不多也不少;否则,不管画作如何成功复制负片色彩,画家也只会隐没其中。

最後,遍及整个展厅的壁画装置,由白色渐变到三成黑色,展示艺术家如何令空间消失。在这里,色彩无外部指涉,完全与周围融和。据维米尔什表示,他的壁画和油画互相影响:「没有传统油画推动,我的特定立体环境作品根本不会出现;同样,没有经过立体创作,真正感受到画面边缘,今天我对传统油画的探索也无从说起。」换言之,两者的区分乃人为造成,尽管壁画与油画不同,无关乎意象,只是作为工具,逐渐融和周围环境。维米尔什有时会在装置中加入镜子,令人在迷蒙的展厅里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影响观赏经验,就如在画作上增添刮痕一样。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