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86400——李泽民

开幕时间:2015-08-15 15:00:00

开展时间:2015-08-15

结束时间:2015-09-11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7中街01商务楼北楼 作者画廊

策展人:丁晓洁

参展艺术家:李泽民

主办单位:作者画廊

展览介绍


文|丁晓洁

认识李泽民有些年头,算是他从加拿大来北京定居后结识的第一波人,每次见到泽民都会感受到他生活中发生的变化,比如说他会去学古琴、阿根廷探戈、周易、木工,工作之余的时间会去喝茶、抽雪茄、找美食,打德州扑克,他从不避讳承认自己是个爱玩儿的人,有意思的是就算是在玩儿也看上去总是一本正经的,这些看似吃喝玩乐的日常生活经常让人难以和他那严谨的创作习惯联系起来,每当这种时候就会想起他说过的一句“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

作为一个在西方文化背景中长大的华裔艺术家,无论是生活还是作品在李泽民身上都难以避免地会表现出两种文化交互的影响,从在加拿大时候开始,过去十年的创作中他最常使用的媒介便是“水墨”, “水墨”在李泽民的作品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墨分五色”等形式上的表达,也并非仅是简单的媒介材质和功能性的借用,在与“墨”的接触中他日益关注了“墨”本身有迹可循的历史或成因,抛弃了传统文人画中不可言说的虚构成份,在种种技法实验之后,创作出一种混合的风格,在其作品里“墨”的物理生命被不断激活,并通过他的纸上作品透视在“墨”这种媒介背后所蕴含的一条不亚于任何起源的生命线索,甚至是它的转化以及死亡。

无论是水墨系列还是其他材质的作品(如圆珠笔系列、马克笔系列、纸上烟熏系列)似乎都难以将李泽民的作品简单归结为是抽象作品或是传统意义上的水墨作品,尽管在他画面上的最终呈现效果始终是二维的和去形象化的,并且也包含了抽象表现主义中的“行为”“行动”等因素,但是其关注的焦点显然更集中在画面之外所延伸出的“时间”概念上,以及由“时间”所裹挟而来的关乎存在与消失等生命问题,感性地说就是“脆弱”。

毫无疑问,在“时间”面前任何存在物都会有消亡的一天,人类从来到世界直到离开世界,每一个生命的长度都可以计算出是多少天、多少小时、多少秒,甚至分秒,因此,“时间”并不是一个被语义夯实的抽象概念,在李泽民的作品里“时间”通常可以成为可视物,此次展览《86400》展出的《#1263》就是这样一件重要的也是他最新的作品,李泽民将一天(86400秒)转换成86400个敲打的小圆洞,再用水墨将其过滤出来,形成不规则的墨点,只是这次和以前手工滴墨所形成的墨点有所不同,它经过了更加繁复的人工处理,在偶然性上增加了更多的未知和变化——“于是物件会泛黄,干枯的木梁会松裂,人类会走向着灭亡,我们会过着每天不一样的86400秒。”

如果说《#1263》中的86400秒是对时间以及死亡的回应,那么2009年其作品《#1075》就用近似渲染效果“烟熏”出了两个具有亡灵观念的骷髅头骨,形成与“消逝”本身相关的对应物,它也是李泽民对“时间”阶段性的观察和投射,这一阶段的作品类似于电影默片,每一帧之间的关系尽管隐晦、微弱却表现出一种暧昧的近似关系,当然这种观察也传达出李泽民刚刚定居北京时的某种内在冲突或者是在知识更新与交替之间的不明确。

随着作品编号的向后延伸,李泽民的作品也渐渐和以往的经验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时间”在其作品中的表达形态也更为自由放松,此次展出的作品《#1190》中“时间被享乐所拉伸、被科技所弯曲、被紧张所压缩。引发、穿梭、历史的重复。”可以看出,李泽民在作品中放弃了可以聚焦的视觉表征物,于是“时间”成为一个随时搅动神经的音符。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