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怪谈,寻常之物的变容
林追追
正祷告之时,他的面容改变了,衣服洁白放光。《新约. 路加福音》(9:29)
“寻常之物”,在这里更多意味着那些包含于人类普遍经验的“日常”。在遥远的19世纪,“日常”曾被与美好而超越性的“自然”所对比,它常常被描绘为肮脏,晦暗,单调,沉闷的所在。从美学史来看,迄今为止,“日常”的确曾经历过多次的审美变容。无论审美态度的确立可以将任何事物转变为审美对象,或是理论解释的重要性一度成为“日常”与“艺术”的判断关键,“艺术”与“日常”,之间的关系都从未跳脱过二元对立的格局。在我们对于当代艺术的讨论之中,当代艺术总是背负了进入日常领域的重责,而进入的前提必然是分裂。在二元对立的系统之中被授予了“艺术家”身份的人们尝试着让“艺术”再次进入“日常”,这似乎是充满悖论而毫无力量的抗击。
基于对“日常”与“艺术”的关系思考,我想讲述的“怪谈”不再强调艺术是如何转译或无限的接近着真实的世界,甚至不再强调“艺术家”个体的身份与经验是如何特殊。所谓人的成长,其实是“不断发现个人独特的经历原来都只是人类普遍经验的一部分”,诚如充满幽暗虚幻色彩的“怪谈”对于真实经历过的那些人而言,不过只是一段回忆。
究竟何为“寻常之物”?在关于“艺术”与“日常”长达几个世纪的漫长争论之间,问题的主体始终沉默的演变。当现代科技足以令人类相当程度的理解并修改日常之时,现实变得如此柔软而顺从,且自发的进入了审美理想所渗透的领域。与此相应,艺术的美学不再是少数人所垄断的象牙塔,而成为一般大众的生存策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艺术,通过每个人自己的方式,或强化或弱化,或顺应或改变这个世界的结构,重构出新的视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