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泰勒画廊(Timothy Taylor)荣幸地宣布在伦敦Frieze博览会周期间举办著名艺术家Josephine Meckseper的第二次个展。
过去二十年间,Meckseper通过对图像和物的驳论式并置开启了开放式的叙述,由此对政治、消费主义和艺术史进行批判。Meckseper从抗议运动和政治激进主义的视觉与物质文化、广告、电影和二十世纪初展示装置中取材,将其综合成为咄咄逼人又微妙的视觉组合。她的作品更多地基于一种下渗式策略,而非对明确立场的表述,张力从观念结构和彻底处理过的物品之间生发,由此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视觉语言,在本次展览中一以贯之。
Josephine Meckseper的大型装置作品和电影曾在世界各地多个双年展和博物馆展出过。她的作品被许多著名博物馆和机构收藏,包括美国惠特尼美术馆、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苏黎世米格罗斯博物馆等。今年她的作品出现在多个重要群展中,包括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故事主线》、伦敦的《萨布多维奇收藏展:20年》以及目前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美国难以看见》。艺术家在纽约生活和工作。
此次个展的新作品主体中心在于对作为模拟记录装置的物的考察。艺术家收集的材料记录了时间环境或状况,各色媒介包括玻璃橱窗、货架、牛仔布组合、工业展示架组成的抽象雕塑等等。回顾罗萨林德.克劳斯的论断“如果不讨论关于某种特殊形式安排的时间性结果,现代雕塑的历史是不完整的”,Meckseper的作品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印证了“雕塑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媒介,被置于静止与活动、捕捉到的时间和流失的时间之间的边界地带。这种张力定义了雕塑的本质,亦产生了巨大的表现力。”(罗萨林德.克劳斯所著《现代雕塑之路》,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1981年出版,p.4-5)
展览在记录了某个瞬间的同时,也向更广阔的社会变迁致意。在她之前的个展中,类似《美国商城》(2009)和关于抗议者的超8毫米电影是关键元素,而在这个展览中,Meckseper收集的材料成为初步的电影或叙事,主要是以静态形式呈现的。叙事仅为残余,将反映和表现区别开来,将挪用物(现成品)的概念延伸至一种救赎举动。胶片穿孔留下的颜料痕迹类同电影里的“帧”,尤其让人想起让-吕克. 戈达尔在电影《tract no 1968》中红色颜料染过法国国旗和法国《世界报》。
“窗”作为一个关键动机,贯穿了整个展览。窗框成为一种工具,传递了在工作室内外看世界的视角。Meckseper的这种既揭示又掩盖的手法,让人想起杜尚的《清新的寡妇》(1920)——来自杜尚的女性身份罗斯.萨勒唯的一扇暗无天日的窗户,其关键在于介于绘画与雕塑之间的含糊性。
站在二十世纪后期的装置艺术传统来看,这个展览中的作品是通过行动残余产生的,并非预制的发生,而是日常本身。它们作为单个的作品,仿佛一个光圈,从不同角度聚焦同一个观点;作为展览,则集合为一件完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