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米巧铭油画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6-04-16
开展时间:2016-04-16
结束时间:2016-06-30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先声画廊
策展人:彭锋
参展艺术家:米巧铭
主办单位:先声画廊,大连沃•美术馆
由着名策展人北大美学教授彭锋先生策划,中国着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先生作为学术主持,并由先声画廊、大连沃·美术馆主办,台北金陵艺廊、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艺术家委员会和《中国国家艺术》杂志、58艺术网联合协办的“观--米巧铭油画作品展”将于4月16日在中国798艺术区先声画廊隆重拉开帷幕。
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米巧铭,很喜欢画写实的作品,同时也在确立自己的风格。她认为风格对画家来说非常重要,不想重复别人的艺术。留俄十一年,为她以后的创作之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归国后创作了一批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她希望能将西方传统的古典油画技法和中国传统绘画的晕染方法两者相结合,找到一种独特的方法,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次展览将展出米巧铭2015-2016年的全新创作《梵韵吉相》系列作品。
此在的景观--读米巧铭的油画作品
彭锋
第一眼见到米巧铭的“梵韵吉相”油画,感觉像国内美院壁画或版画专业的高材生,在用油画追求“中国风”。这种画风近来席卷画坛,再多一位画家也不意外。但是,经过交谈之后,我发现此前的判断完全不对。巧铭一直在俄罗斯列宾美院油画系学习油画,从本科读到博士,加在一起已经超过十个年头。我对于列宾美院的保守教学早有耳闻,曾经就此跟该院当代美术史教授叶莲娜·波罗夫斯卡娅教授做过交流。她的观点是:艺术创作可以百花齐放,艺术教育必须是始终如一,即始终如一地保守。叶莲娜的这种看法,代表了列宾美院的美术教育观。这种保守的美术教育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西欧和北美就被完全摒弃,近来在俄罗斯和中国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批判。但是,列宾美院不为所动,极端的保守反而显得特立独行,成了一道另类的前卫风景。
对于从列宾美院从本科读到博士的米巧铭,我不由得刮目相看。但是,无论我展开怎样的联想,都无法将面前的“梵韵吉相”系列油画与列宾美院联系起来。于是,我要求看一些巧铭在列宾美院的课堂作业。巧铭随后发来了她读本科时的静物、头像和风景写生的图片。果不其然,这些课堂作业完成得一丝不苟。与国内美院学生的课堂作业相比,无论从色彩、构图、调子还是模特选择等方面看,巧铭的作业都要考究得多,有一种典型的列宾美院风格。
经过列宾美院的洗礼,米巧铭做到了脱胎换骨。换句话说,她的油画创作,用的是俄语而不是汉语。十年寒窗,巧铭学会了列宾美院的所有技法,也沾染了列宾美院的全部习气。将她的课堂作业与她的俄罗斯同学的作业混在一起,几乎没有人能够看出她的作业是出于中国学生之手。然而,当巧铭开始探索自己的艺术道路时,她决定与列宾美院分道扬镳,先是从中国戏曲人物寻求突破,随后在“梵韵吉相”系列油画中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表面上看,巧铭的“梵韵吉相”系列油画既像超现实主义,又像后现代主义。其中三个因素引起了我的关注:一个是作为背景的历代名画,一个是作为主题的佛像雕塑,还有一个是点缀其间的桃花或木棉花。这三种图像,在通常情况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巧铭把它们集中到自己的画面里,用的是后现代绘画中常用的挪用和并置。真实的桃花和木棉花,与作为艺术作品的佛像雕塑和绘画,本来处于不同的时空层面,巧铭将它们组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超现实的感觉。不过,无论是哪种组合或并置,在巧铭的画中都显得浑然天成,尤其是没有后现代艺术常有的反讽、调侃和批判。巧铭在用她特有的方式,让艺术重新回到人文、审美和技巧,回到当代艺术中久违了的正面艺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画面上的不同因素造成的时空错位,在给观众愉快的视觉经验的同时,又能让人追忆、憧憬和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它为什么能够让我们如此牵挂其中而流连忘返?
占据画面最大面积的是中国历代名画或者画作的局部。经过油画的诠释,画面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但是,巧铭没有画得很实,而是注重画面的气氛和调子。这些作为背景的古画,给人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就像“过去”,逐渐退为人生的背景。但是,佛像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画的非常坚实、细腻,甚至有点超级写实的意味,与佛像题材刚好吻合。巧铭画的佛像,不是她自己创作的佛像,而是现成的佛像雕塑,就像她画的背景山水,不是她创作的山水,而是山水画。山水画重气氛和意境,可以画得较虚;雕塑本身就是三维,适合画得较实。但是,我看重的还不只是题材与语言的配合,而是寓意与语言的配合。如果说作为背景的山水画象征对“过去”的追忆,作为主题的佛像雕塑又象征什么呢?诚然,这些佛像雕塑也是过去时代的产物,就像那些作为背景的绘画作品一样。但是,如果我们将佛像作为信仰对象来看的话,它们就永远不会过去。佛不仅不会过去,而且始终作为理想存在于“未来”的时间维度之中。尽管“未来”与“过去”一样,都不是我们直接经验的时间维度,但是它们给我们的印象全然不同:“未来”总是清晰的,“过去”总是模糊的。这不仅因为时间是由“过去”向“未来”推移,“未来”变得越来越清晰,“过去”变得越来越模糊,更重要的是“未来”是憧憬的理想,“过去”是已逝的追忆。“过去”是业已存在者留下的痕迹,它们或深或浅,或明或暗。但是,“未来”不同。作为尚未实现的理想,“未来”是没有区别的完满。巧铭将佛像画得很实,将国画画得很虚,不仅与题材有关,而且与它们唤起的时间感有关。
画面中最不起眼又最惹人注目的,是桃花和木棉花,它们三两枝甚或三两朵点缀在画面中。说它们最不起眼,是因为它们既没有像作为背景的绘画那样,占据较大的面积,也没有像作为主题的佛像那样,占据中心的地位,它们所处的位置和地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说它们最惹人注目,是因为它们开得那样灿烂,作为唯一的有生命的存在,它们的出现让画面顿时充满了生机。我特别愿意将花朵解读为“现在”的象征。与漫长的“过去”和“未来”相比,“现在”只是一瞬,“过去”和“未来”的夹缝中一闪而逝。但是,“现在”又是我们存在的真实的时间维度。无论“未来”多么值得期盼,“过去”多么值得眷恋,我们只能现实地生存于“现在”。“现在”虽然短暂,但是如何没有“现在”的照亮,“过去”和“未来”就只能沉睡于茫茫的黑暗之中。花朵之所以既不起眼又惹人注目,与它所象征的“现在”的意义密切相关。
在巧铭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山水、佛像和花朵,而且体会了“过去”、“未来”和“现在”三种时间维度给人的感受。这种时间感受,让我想起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在《存在与时间》(BeingandTime)所描绘的“此在”(Dasein)的生存状态。作为人的存在的“此在”,就是向着“未来”、带着“过去”、在“现在”中存在。巧铭的绘画,给我展示了“此在”的生存空间,唤起了我作为“此在”的生存经验,或许这就是我在画面前流连忘返的原因了。
2016年3月29日于北京大学蔚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