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问——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白南准三人展
开幕时间:2016-09-17 15:00:00
开展时间:2016-09-18
结束时间:2016-10-30
展览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策展人:张尕
参展艺术家: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白南准
当观众步入展厅时,率先见到的是由白南准所创作的一座不无戏谑感的二十世纪成吉思汗的机器人雕塑。经改头换面后的大汗不再从马背上威武地发号施令,而是风趣地踩着脚踏车。一代帝王头戴潜水帽,躯干是由一具加油机改造而来的拼接物,其双臂则由两根塑料管充当。他的坐骑显得负重累累,后座上叠置着一堆电视机壳,里头可见由霓虹灯管制成的符号和字符,预示着加码信息经由电子路径得以传输。在一块嵌入到加油器中空部位的屏幕上,播放着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物件渐变到象征着古代荣耀的金字塔的录像。创作于1993年,正值第一个图像浏览器Mosaic诞生之际——自此,信息高速公路成为了一种物质现实,《成吉思汗的复原》(The Rehabilitation of Genghis-Khan)与一个新的历史纪元的降临直观地产生交感共振,在这一新纪元里,人类的全部经验将很快被由网络之直接性、微处理器能力之巨大化以及存储媒介之细微化所达成的瞬息性和同步性所改变。
环绕在这一堂吉诃德式的景象的四周,展开的是纪念碑式的装置作品《失眠的重量》。经过与技术团队历时一年半之久的紧密合作,此作品是艺术家刘小东对远程信息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生成自动化系统这一其以往并不熟悉之领域的一次最新的尝试。将其现场作画的记录性风格之边界拓宽,艺术家以数字技术重造自我。三个地点被分别架设了摄像头:一处位于有着地标意义的上海外滩,在此,行人、汽车、公交车和自行车争先恐后地穿过马路;另一处则探视着北京三里屯时髦街区里的一个十字路口,在这儿,老练的都市客和新来的外地人摩肩接踵;第三个摄像头注视着艺术家家乡的一处广场。每当拂晓或黄昏,广场上常常聚集着成群结队的跳健身操的老年人,他们踏着富有民歌韵味的迪斯科的节奏翩翩起舞,因而广场的气氛也变得生龙活虎起来。三块3×2.5米的巨型画布,架置在粗陋的建筑脚手架上。一支由机械操控的画笔抖动着,将由摄像头捕捉到的持续不断的数据转译为建筑物的轮廓、树木的侧影、交通工具的轮廓线和人物的影子。如果说,现场作画旨在捕捉一个飞逝的瞬间,将过去的某一时刻定格,以此生发出意义,那末,刘小东的画布上所描绘的则是处于永恒的波动状态中无数瞬间的多重性,且在每一刻生成一种新的情感的沉淀,它们或重叠,或并置,或联结,亦或被割裂。在此,艺术家仿佛成为机器意识的化身,开始了一场与无尽之不眠的博弈,将那无可名状的欲望与焦虑,飘逸的梦魇和升华相互交织成一幅不断展开的拼图;技术在此与艺术家共谋,构建了对当代性的一种全新理解。 刘小东由此不仅在互联网和算法时代对绘画进行了新的解读,同时还揭示了一种新的现实:这种现实本身存在于数据流动所赋予的媒体之物质性中。
与《失眠的重量》中经由实时流媒体数据所造就的忐忑起伏的敏感图像形成对比,卡斯滕·尼古拉装置《unitape》则以类似于早期计算机穿孔卡片的图像结构来提供一种对感知的检验。如果说,刘小东的实时流媒体数据之渐进式抽象化是由现实世界之不确定性的递增般的熵化所致的一种结果,那末,尼古拉完美无瑕的图像与声音则是纯粹的数学之精确,亦或是算法之崇高之境。系列的图案及无穷的置换使人联想到符码扫描,它们与生成的声音之间达成共鸣。在此,重复创造着差异,而差异又催生出一种统一,此种和谐蕴藏着心灵的力量,以及图像之精湛。生成数据的物理属性经由投影媒介而得以显现,并进而在位于投影两侧的镜子中得到增强——镜子将图像之域延展至无限深广,而与此同时,声音之变化的节奏和韵律则与之共鸣,从而创造了一种感官沉浸的总体性。《unitape》之灵感来自于艺术家对开姆尼茨这座城市历史的关注,该城曾经为德国纺织工业重镇之一。受到约瑟夫-玛丽·雅卡尔(Joseph-Marie Jacquard,1752-1834)发明的机械织布机的启发(该织布机采用由穿孔卡片自动化控制的原理来快速生产纹样复杂的布料),尼古拉的《unitape》对工业时代的通讯过程进行了观照思考,与此同时亦提出了人与机器之间互动的社会及心理层面的相关议题。
“术问”将三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并置,其所阐发的新关系揭示了信息时代的“实在”(the Real)逻辑:一个基于由1与0之规范化所构成的通用二元指令而达成的现实,并且从这一通用性中产生了形态与样式之实体化(hardening)。透过使感知之痕迹沉淀并激发情感之潜能,从中显现了一种技术“自主生成”(autopoiesis)的意识,此种意识具备另一阶序的主体性之所能,诚如媒体理论家弗莱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所察:“艺术(采用一个适用于旧体制的旧词)仅容纳其认为理所应当的感官领域的象征性关系。相反地,媒体则与物质性相关联,并且正是有赖于物质性它们才得以在实在(the Real)本身里运作。”
“术问”是由张尕构思并策划的“艺术&技术@”之框架下的系列展览之首期项目。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和白南准艺术中心(NJPAC)联合呈现,展览将巡回至德国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及其它地点。《失眠的重量》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委约,并获得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和中鸿创艺(北京)的共同支持。柏林Eigen+Art画廊为作品《unitape》的实现提供了慷慨协助。
9月17日开幕当天,将举行由艺术家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以及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策展人菲利普·齐格勒(Philipp Ziegler)和白南准艺术中心(NJPAC)总监徐真锡(Jinsuk Suh)参与的座谈。座谈将由展览策展人,CAC艺术指导张尕主持。
9月18日,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著名艺术史家卡洛琳·A·琼斯(Caroline A. Jones)将带来一场题为“能量/熵——艺术、自主性、信息”的讲座。作为列奥纳多艺术与科学系列讲座的组成部份,此讲座系为此展览所策划的公共项目之一。
关于艺术家
刘小东
刘小东对现代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他的大尺寸作品将当下飞速发展的世界中的不同切面以绘画的形式一一定格。透过精心构设的画面,刘小东探索着人类经验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人口迁移、环境危机、经济震荡等等。
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活跃起来的中国后现实主义画家中的领军人物,刘小东对于写实主义绘画尤其执着,这在被摄影媒介主导的当代艺术语境下成为了一种观念上的表态。他所奉行的“看到人们本来的样子”的创作原则,激励人们看清真实,也警惕艺术对于真相的粉饰;他的绘画笔触松散随意,但却富有深意。刘小东的绘画通常从生活和户外写生出发,他选择的模特为身后风景或情境增添了一种辅助叙事。这种绘画实践中的参与性反映了一种对建立关联的迫切要求:“社会和艺术”,他说,“应该像呼吸一样密切相关——一个吸入,另一个呼出。”
刘小东,1963年出生于金城,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曾在西藏、日本、意大利、英国等地进行创作。刘小东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本科(1988)及硕士(1995)学位,现于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授。1998-1999年间,他曾在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艺术学院深造。刘小东曾在奥地利格拉茨美术馆(2012)、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2010)举办个展,也曾参与许多群展,包括上海双年展(2000,2010)、第15届悉尼双年展(2006)以及第47届威尼斯双年展(1997)。
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
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德国艺术家及音乐家,1965 年生于卡尔-马克思城(Karl-Marx-Stadt),现居柏林。与许多同代艺术家一样,尼古拉的创作集中于音乐、艺术和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通过将声光频率这类科学现象转化为可被感知到的作品,来抵御人类感知的分离。在科学参照系的影响下,尼古拉常常着手于研究数学规律,如网格和代码,以及错误的、随机的和自我组织的结构。他的装置作品包含着一种极简主义美学,优雅、连贯,令人着迷。继参加众多重要国际展览(如第10届卡塞尔文献展 、第49届和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后,尼古拉的作品以个展和群展的形式在全世界广泛展出。尼古拉的艺术作品与其音乐创作交相呼应。这些署名阿尔法·诺托(alva noto)的音乐创作,带着对化约主义的强烈坚持,将他自己的声音实验引进了电子音乐领域,并开创了自己的标志和视听符号。他与奥拉夫·班德(Olaf Bender)、弗兰克·布莱特施耐德(Frank Bretschneider)一起创办了音乐厂牌“Raster-Noton. Archiv für Ton und Nichtton”,展开丰富多样的音乐项目,其中也包括了和坂本龙一(Ryuichi Sakamoto)、 池田亮司(Ryoji Ikeda)、比利克沙·巴戈尔德(Blixa Bargeld)、米卡·崴纽(Mika Vainio)等人的合作。尼古拉常常以阿尔法·诺托(alva noto)的身份在欧洲、亚洲、南美和美国进行巡回演出,包括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旧金山现代美术馆、蓬皮杜中心(巴黎)以及泰特美术馆(伦敦)等。最近,尼古拉为墨西哥导演阿利安卓·岗札雷·伊纳利图(Alejandro González I?árritu)的新作《荒野猎人》(The Revenant)创作了背景音乐,该影片获得了美国电影金球奖(Golden Globe)、英国电影与电视艺术奖(BAFTA)以及美国电影评论家选择奖(Critics’Choice Awards)的提名。
白南准(Nam June Paik)
白南准(Nam June Paik ),生于1932年,卒于2006年,是国际公认的“录像艺术之父”,曾创作大量作品,包括录像雕塑、装置、表演、录像带和电视节目,活动和影响遍及全球。他那独具创新的艺术实践和富有前瞻性的艺术理念仍继续启发着新一代的艺术家。
白南准于1932年出身于韩国首尔一户富有的工业家庭。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际,他举家迁离韩国,先是到了香港,之后去到日本。1956年,白南准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之后到德国求学,以继续发展其在先锋音乐、作曲以及表演方面的兴趣。在德国他遇见了约翰·凯奇(John Cage)与乔治·玛修纳斯(George Maciunas),并成为新达达主义激流派运动(Fluxus)的成员之一。1963年,白南准在德国乌帕塔(Wuppertal)的Parnass画廊举办了传奇性的个展,展览所呈现的电视机系列作品,对电视的外观和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变。
1964年移民美国后,白南准定居纽约,开始着手扩展其对录像和电视的创作,并在新学校(New School)、Bonino画廊以及Howard Wise画廊等地举办了展览。1965年,白南准成为第一位使用便携摄像机的艺术家。1969年,他和日本工程师安倍修也(Shuya Abe)合作制造了一台早期录像合成器。这台录像合成器让白南准能够对不同素材来源的图像进行整合和操作。安倍白(Paik-Abe)录像合成器从此改变了电子移动影像的制作。白南准以电视和录像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媒介,并创作了一系列数量惊人的艺术作品,从影响深远、具有突破意义的录像带作品《全球凹槽》(Global Groove,1973)到雕塑作品《电视佛陀》(TV Buddha,1974)和《电视大提琴》(TV Cello,1971); 到装置作品《电视花园》(TV Garden,1974)、《录像鱼》(Video Fish,1975) 以及《世纪末II》(Fin de Siecle II,1989); 录像带作品《致敬“生活剧院”》(Living with the Living Theatre,1989) 和《瓜达尔卡纳尔岛安魂曲》(Guadalcanal Requiem,1977/1979); 以及全球卫星电视节目《早安,奥威尔先生》(Good Morning Mr. Orwell)。该作品于1984年1月1日在巴黎蓬皮杜中心和纽约一个WNET电视工作室里播出。
白南准已成为无数展览的主题,包括两个重要的回顾展,同时他也参加过许多重大国际艺术展如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和惠特尼双年展。白南准艺术中心于2008年在韩国首尔市郊开馆。
关于策展人
张尕
张尕,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艺术指导,国际知名媒体艺术策展人。为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曾任清华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媒体艺术副教授,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CSB)以及以及纽约市立大学(Graduate Center,CUNY)研究生院研究生院分别担任过访问职务。2007年至2014年,他于中国美术馆担任媒体艺术顾问策展人,并在期间策划了广受瞩目的国际媒体艺术三年展系列,其中包括“合成时代”(Synthetic Times,2008)、“延展生命”(Translife,2011)、“齐物等观”(Thingworld,2014)等。这些大型展览批判性地探究和考察了全球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并衍生出有关艺术、技术和文化方面的讨论。他还担任过奥地利电子艺术奖(Prix Ars Electronica)、 VIDA以及富兰克林熔炉基金会之“当下的未来”奖(Franklin Furnace’s Future of the Present Award)等诸多奖项的评委。他就媒体艺术与文化在国际上发表过广泛的演讲,并担任多本书籍的编撰工作。这些书籍与他所著的许多论文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MIT Press)、《October》杂志、利物浦大学出版社(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他目前也担任列奥纳多丛书(Leonardo Books)的编委,该系列丛书由麻省理学院工出版社(MIT Press)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