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水墨新干线——后海派(江浙沪)2016年度提名展

开幕时间:2016-12-04 16:00

开展时间:2016-11-30

结束时间:2016-12-13

展览地址:朱屺瞻艺术馆,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580号

策展人:杨维民

参展艺术家:蔡广斌,张正民,刘西洁,姜永安,李桐,毛冬华,李知弥,秦俢平,潘汶汛,王犁,李戈晔等

主办单位:朱屺瞻艺术馆,上海半壁山房画廊

展览介绍


“海派”出现于十九世纪中页,以其地域的独特性,在形成之初,就呈现出独特之处。海派画家上承唐宋传统技艺,吸取了明清陈淳、徐渭、陈洪绶、八大山人、石涛和“扬州八怪”等诸家之长,兼受清代金石学的影响,并且他们因近代上海开埠建港最早,也就得天独厚最先接受了维新思想和外来文化,对传统中国画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虽然作品以花鸟画、人物画为多,兼有山水画等其他杂项题材,但是以古诗词、文学为基调,佐以西方反衬法、结构法、设色法等,借鉴民间与西洋绘画艺术,对传统中国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作品独成一派,别树一帜。在当时正盛的“正统派”之外,独树一帜,形成“海上画派”。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海派并不仅仅限于上海籍画家,据有关资料记载,海派画家中上海本地画家之外,或旅居、或游历沪市的画家也涵盖,甚至于画家本人作品对上海有影响但从未去过上海的江、浙、皖画家也占了很大部分。这决定了海派的包容性和发展性,也是当代后海派的艺术家范畴界定的根基,那就是中国画长三角大海派——当代水墨江浙沪新干线。
艺术总是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海派艺术也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兼容并蓄不同时期的文化,形成新的风格和样式,我们可以称其为后海派。后海派是海上画派的继续和衍生,是以海派元素为其基本实质,同时具有现代感、时代性、新兴元素的当代海派绘画。后海派的艺术家群体成长于“八五”思潮后,对上海艺术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他们有着清一色的学院背景,比如参加此次展览的画家中,蔡广斌、张正民、刘西洁、姜永安、李桐、潘文汛、王犁、等先后就学于浙江美术学院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秦修平、张卫、赵怡文、单鼎凯等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毛冬华、李戈晔、丁蓓莉、贺戈箫、佘松等是来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中青年教师;宗锡涛、李忠印等是上海师范大学培养出的佼佼者。这些艺术家由于热爱艺术、受到系统的专业教育,既接受了中国艺术传统,又学有西方绘画艺术新观念。他们艺术潜质和创新能力极强,在不断的艺术追求之路中已逐渐成长为当代海派水墨艺术的中坚和新锐力量。后海派画家充分秉承了求新、求变的海派精神,在时代性上,表现当下他们对生活、社会的思考,以时代的精神融入绘画中;在题材选择上,花鸟、人物、山水都有涉猎,甚或打破传统定义中界定的三者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绘画的“跨界”;在形式上,以传统为内核,吸收西方绘画因素,传承人文精神,创新视觉张力,颠覆图像样式,强调图式的“构成”,在不失学术品味和艺术个性之时,又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和市场契机,以进取未来创造最大的艺术价值。由于后海派画家的鲜明特点,他们已成为当代画坛新宠,亦是海派艺术市场的新标杆。
此次“后海派·江浙沪”2016提名展的30位画家,既有引领当代海派水墨新粉本的60后艺术家,又有中坚方阵的70后和新锐力量的80后,阵容强大,风格多样,正是如此为大家呈现一个动态的长三角当代中国画艺术发展新干线,展现多元又有共性,而且内涵丰富、意味新潮的“后海派”。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