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灵晕与气韵:当代艺术的十二个东方样本

开幕时间:2017-03-19 16:00:00

开展时间:2017-03-19

结束时间:2017-04-24

展览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创意园北区A4栋1-5号

参展艺术家:卜镝,段建伟,范勃,江大海,梁铨,刘野,尚扬,王顷,徐累,余友涵,严善錞,周力

主办单位: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介绍


  作为蜂巢(深圳)当代艺术中心开馆展,“灵晕与气韵:当代艺术的十二个东方样本”2017年3月19日于深圳华侨城创意园蜂巢深圳空间正式推出。展览邀请了十二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展,试图从西方的“灵晕”和东方的“气韵”概念切入,探讨他们作品中彰显出来的美学力量与深度,并经由西方现代美学路径,返观中国传统的艺术评判标准,以及考察他们在创作中进行融会贯通的继承。虽然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各有差异,但在艺术美学标准认知上趋同化的现象,显然是一个值得去考察的当代艺术命题。
  “灵晕”(Aura)是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在他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在机械复制时代凋萎的东西,正是艺术品消逝的灵晕”。本雅明神秘主义的学术倾向,让这个作为对艺术核心价值的修饰而存在的词汇,看起来多少有些含混、暧昧不清。然而,从他伤感于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复制手段造成艺术品瞬间脱离人类的意识控制,与灵晕形成了生关死劫的道别,大约可以理解为那是一些环绕在艺术品周围的灵性、气息和光环。灵晕消失的艺术品大约等同于一个人的死亡,物理性的肉体依然存在,而依附其上的生动的魂魄却从此香消玉殒。对于自己的理论阐述,本雅明时常以摄影图像来举例佐证,以此指出灵晕基本语义包含着本真性、膜拜价值和距离感。在他看来,人与自然的神秘交往体现于感应的召唤,人虽然看见了自然对自己的凝视,从中也读到了自然的语言,但还是他始终无法接近触及的灵晕中的自然,总有让人产生一种距离感、敬畏感与膜拜感。被机械抛弃、从艺术品身上逃逸四散的灵晕,正是本雅明意欲拯救和还原的艺术往昔的光芒。
  在中国传统美学史中,与本雅明“灵晕”概念可资对应的,恐怕是南齐时代(公元479-502年)谢赫提出的“气韵”学说了。东晋画家顾恺之(约345-406) 关于艺术“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言论,以及魏晋以来社会形成强调人的精神气质自由生动的表现,为谢赫的理论提供了学术基础。“气韵生动”即是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绘画理论之一,其概念大意是指艺术品中刻画的客体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度和精神力度,并呈现出与生命相关联的气质以及神采。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开始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这个一千五百多年前建立的艺术评判标准和创作标准,从古至今,在历代艺术家的实践运用过程中,不断地被充实和演化,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和涵盖力的原则之一,同时也成为衡量绘画艺术品质高下的重要维度。北宋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而当代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则认为,“由气韵生动一语,也可以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
  无论是本雅明的“灵晕”还是谢赫的“气韵”,考察这两个美学概念内在的意义,都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创作和品评恒定的核心价值标准,不管是身处古今还是中外。这大约与人类深沉生命的任何冲动,都能在艺术精神的灵晕中找到其肯綮有关,并试图使之无牵无挂、自由地悬浮在历史的时间之上。在数码图像信息时代,继续谈论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技术带来的后果,难免落入马克思主义“技术决定论”的窠臼,或者如本雅明所说的另一种“政治”实践之中。这不是本次探讨的初衷。因此,着眼于被机械复制掠去之前依然蕴含“灵晕”或“气韵”的艺术品标准,或许更有建设性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当代艺术整体缺乏高蹈出尘的精神气质,依然深陷于政治化对抗、社会介入与现实反讽倾向的风气之下,从而提出一个问题的现实存在。
  本次展览受邀的十二位艺术家,他们的创作及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回应、印证了“灵晕”或者“气韵”的美学品质。但是,我们也觉察到这两个本质相同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流失、代际的变迁而正在产生不断的变化,因而,与其说这是一种理论和证据相互印证的艺术实验,不如说是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现场展开的一次富有探索性的生动冒险。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