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人机合一——人机关系艺术展

开幕时间:2017-03-26 16:00:00

开展时间:2017-03-26

结束时间:2017-05-26

展览地址:北京•宋庄徐宋东五街90艺术区临街2号

策展人:张海涛

参展艺术家:陈娱,宁筱函,吕连涛,裴玉林,邵煜璇,孙贝蕊,杨铭

主办单位:NO!空间[NO!SPACE]

展览介绍


  人机艺术是借机喻人的表达方式,通过机器关注人的社会历史、现实生存环境与状态;也会借"机"谈论对未来想象的可能性,反观现实,从而打破艺术描摹和反映现实的模式。人机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将人工仿真技术作为媒介载体,加以艺术的语言转换。人机艺术跨越物理、生物、数字几个领域,是艺术的集合体现,它与我们有情感交流,不只是我们生活中实用冰冷工具的体。除了可以讨论人工机能对人类的影响,也需要有想象力的造型,通过非功能性的自动装置来表达思想与伦理,而非自动化设计的实用机器。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逐渐由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关系拓展到人机合一的关系,两种关系可能会并行或交互发展与融合,人机合一是人机关系终极的精神观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潜意识一体化的状态。
  人机将来逐渐会成为艺术作品中的主角和载体。人机关系是未来人与人、人与自然物之外新的生存关系,我们与人工生命,人造物的和谐相处成为关系美学中新的伦理课题。这也会给我们提出很多新问题:人造的自动化给我们将带来什么改变,自动化的意义是什么,是实用服务、创造精神感受还是毁灭自然物性,这也会引发我们对"自然·人工自然"课题的讨论和判断。
  人机合一的几种技术呈现和交互方式
  1、自然人体与人工机体的组合;2、自然人思维与人工思维的结合;3、人机虽然没有在身心或身体结合,但人类可以由传感器对人工机体进行控制;4、人在创造机器时就融合了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其实也是一种人机合一的方式;5、人与人造人、人造动物或人造物体的关系:人与数字虚拟人、虚拟世界的关系,甚至人与通过机器而克隆、杂交出的生物的关系和伦理。
  人机合一的艺术化处理与转换
  人机艺术其实也是科技与艺术关系的体现,科技具有发现和实证的特点,而艺术必须有想象的空间,这里人机谈到艺术语言问题,人机语言是也可以从造型、色调、声音、质感、材料、动态、空间、道具、环境、身体、技术、化妆、身份、气味等等艺术元素入手来进行转换、创新和想象,借不同的题材和符号来表达当下人的观念和感受。
  未来终极的人机伦理
  60年代的人机不具备智能化,后来逐渐有了人工智能化机器人,需要增加传感器、人机交互系统以及其自主性。未来机器一旦成为我们生活中如手机、电脑、网络无法隔离的一部分,我们必然会面对很多伦理道德、情感、甚至是法制问题的挑战,如与机器人的感情纠缠,甚至会超越我们对宠物的情感,因为他们和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形象更相似,相比其它动物更容易接近,投入大量情感难以割舍,甚至排斥其他人类。反之亦然,机器人也可能陷入与人类不分你我的情感,如《人工智能》、《Eva》机器主人公的痛苦体现,在他(她)得到来自人类家庭的关爱后,也为投入所有的情感而无法自拔,但多数人类还是把他们视为异类或物件,进行大量销毁,场面极其残暴。不论自然界的有害生物还是有害人工智能的身份的认定,这个标准都是以对人类的利益弊端来判断的,这也是一个权力化的界定标准。未来应该制定保护智能机器的利益的机制,同时也应该制定机器人犯罪、审判、奖罚规定,目的与人类和平、自由、平等的生存,甚至监督人类犯下不利于地球生态与文明发展的行为。
  结语
  高端人工智能自身系统会随着经验的演化,不断自我学习、创新。当下与未来的趋势是大数据暴增、万物互联、再向万物智能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会将平凡的人类变得更伟大,逐渐成为驾驭机器的人;而智能机器会逐渐改变社会结构,人与人的交往增加至人与机器的交往结构,会让人类智能、智力下降逐渐产生懒惰思想;同时需要健全智能网络部门,预防或管制机器人犯罪。人工机器社会也会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语言和文化生活,人类只有在顺应时代大潮流的基础上迎接各种有利或有弊的挑战,人类文明才能有所创造和发展,人工机器也会逐渐成为未来艺术世界中具有创造力的主角。
  2017年3月14日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