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苏州博物馆、《诗书画》杂志社和潘公凯艺术工作室联合主办的“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于2017年3月26日至2017年5月23日在苏州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自20世纪以来,中国的艺术和它的社会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何面对新的世界格局,从理论上来阐释传统艺术的价值,从实践中来发掘这种价值的潜力,是现当代中国艺术家的重要使命。潘公凯先生身兼艺术家与理论家二任:在理论研究上,自1980年代初,他就已经开始了对中国画未来学意义的深入思考,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撰述的一系列关于中西绘画比较及中国画传统核心价值的文章,亦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新近完成的《中国笔墨》一书,更是将“笔墨”——这一中国绘画的核心观念与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宏观的历史考察,揭橥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和演化过程,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令人信服。同时,潘公凯先生在其当代水墨艺术实践中,更是践行着自己在理论上的学术主张,在对笔墨传统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参悟基础上,坚持以笔墨书写的方式直抒胸臆,展现品性,在巨大尺幅的作品挥洒创作中,兼寻传统温厚文雅的精妙意趣。纵贯古今的学养和广览中西的视野,使得潘公凯先生的当代水墨作品在气势磅礴的当代视觉冲击中,饱含着传统文化高雅的格调和深远的意境,既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率真、精妙之趣味,又与当代文化情境形成了自然恰当的融合互动,具有独特的当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张力,是大写意中国画在当代发展转型的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与可能。
本次在苏州博物馆的展览以“会通之界”为主题,由寒碧任学术主持,杨杰进行展览策划。展览融合了苏州的城市历史文脉,更尊重贝聿铭先生所设计苏州博物馆的空间原貌与特色,借鉴苏州园林“造景”与“借景”的经典方法对展厅进行适度分隔,同时抽离苏博建筑风格中的部分典型元素融入展陈设计之中,尝试突破常规展览中作品与场域情境之间缺乏融合互动的模式。通过潘先生的水墨创作、装置艺术、跨界设计等作品展示,辅以多媒体影像、理论文献、创作心声等穿插并置的方式,真实生动地呈现他的学术研究次第与成果,揭示其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试图探索对中国文脉“传承”和“改变”二者关系的个性化理解与体现,并由此窥视他始终独自坚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从中国文化内部推进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道路,并企图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建立并拓展自己笔墨风格的理想主义情怀。
本次展览开幕式将于3月25日下午4:00在苏州博物馆正厅举行。《诗书画》杂志作为本次展览的主办单位,还将于展览期间策划举行一系列不同主题和内容角度的学术研讨会。
粉墙为幕,片石成山,春寒料峭,碧波小池,水光粼粼,枝丫摇曳,柔软的绿意,从拙政园溢入,苏州的初春,从博物馆的落地玻璃门外透进来。
古典在这里沉淀,现代在这里生长,静穆与活泼,仿佛古今,自然融会,寂寞无声,一无痕迹。
潘公凯先生幼承家学,步趋之外,独得心曲,兼蓄新声,吐纳之间,而能广大,以至于随心所欲,任意挥洒,水墨所见,彼岸此际,无非融通,境界自出。
若说贝聿铭先生笔下的苏州博物馆,兼具古今、中西,是在当代建筑中是无可置疑的会通之界。那么,潘公凯先生在绘画、学术上的融会兼通,正与此冥合。
陈瑞近
苏州博物馆馆长
一个城市,蕴藉着数千年的吴地文脉,天地山水间充盈着独有的书卷文气,士人修养与风雅之趣并重的绘画价值取向,开创了历史并绵延至今,这城就是苏州;
一座艺术殿堂,继承了传统吴地建筑风貌与精神,借由现当代全新的设计语言与材料工艺,成就出举世公认的现代东方园林建筑新典范,尊陈着古往今来的艺术经典,这殿堂正是苏州博物馆;
一位当代知识分子,身兼理论家与艺术家二任,面对当代社会的巨大变革与全新语境,自觉肩负起从理论上阐释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从实践中发掘这种价值潜力的重要使命,在文明复兴的漫漫长路上孜孜以求、坚持前行,成果丰厚,这人便是潘公凯。
在我看来,无论是这个城,这座殿堂,还是这位知识人,他们在传承和保有中华传统优质文化基因与成果特色的基础上,坚守文化主脉与自信,不断寻求突破与创新,这正是三者卓越不群、独树一帜的核心关键所在。
今天,当这三者偶然会集,将会生发出何种可能与景象?这种生发是否属于有机的融通与充分的契合?这种融通与契合的成果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与指向?这些启示与指向是否具有真实有效的未来学价值?……这些问题,成为我策划的思路与线索。
潘公凯先生自1980年代初便开始了对中国画的未来学意义的深入思考,提出的中、西两大艺术体系“互补并存,双向深入”的学术主张,撰述的一系列关于中西绘画比较及中国画传统核心价值的文章,引起了海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他更是在当代水墨艺术实践中,践行着自己的理论主张,在对笔墨传统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参悟基础上,坚持以笔墨书写方式直抒胸臆,展现品性,在巨大尺幅的作品创作挥洒中,兼寻传统笔墨温厚文雅的精妙意趣。
纵贯古今的学养和广览中西的视野,开放豁达的心胸与细腻敏锐的情感,会通于潘先生身上,使其水墨作品在气势磅礴的当代视觉冲击中,饱含着传统文化高雅的格调和深远的意境,既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率真、精妙之趣味,又与当代文化情境形成了自然恰当的融合互动,具有独特的当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张力,成为大写意中国画在当代发展转型的一种难能可贵的探索与可能。
我希望借由此次展览,实现潘先生的艺术创作与苏州城市文脉,与贝聿铭先生的建筑空间作品,形成有机融合与叠加、对话与交融。为此,我借鉴苏州园林“造景”与“借景”的经典方法作为展厅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同时将苏博建筑风格部分特色元素引入展陈设计之中,尝试突破以往诸多展览中作品与场域情境之间缺乏融合互动的模式。
由此,展览以“会通之界”为题,通过潘先生的水墨创作、装置艺术、跨界设计等作品展示,辅以多媒体影像、理论文献、创作心声等穿插并置方式,真实生动地呈现他的学术研究次第与成果,揭示其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中试图探索对中国文脉“传承”和“改变”二者关系的个性化理解与体现,并由此窥视他始终独自坚持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探索从中国文化内部推进中国画现代转型的道路,并企图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建立并拓展自己笔墨风格的理想主义情怀。
杨杰
2017年3月
会通之界者,聚合同异,出入内外,瓦解范围,创化间距。会者人同此心,通者由此之彼,界者度量疆理,然后往复统摄,重构艺术人文。潘公凯教授的复杂深度,牵涉古今中西的值价之紊。继先尊“拉大距离”,乃昌言“两端深入”。问津讨源,内化自身传统;兼综条贯,消化域外新知,而求其并行不悖,会归理论反省,拒绝历史笼罩,进入当代生成。
潘公凯教授的艺术实践,乃是其思想之滋益、源澜之观想、生活之藴蓄、格调之特立。按照西籍,则卢卡奇( Szegedi Lukács Gy?rgy Bernát)“最佳之我”、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自为合类”与之榫接;征之古语,则体道游艺、养心化性、随时从俗、明权达理最为深畅。即内在超越的浑然不分、日常生活的现象深察、精神世界的升华辉耀。去框架、求开放、找问题,寻自由,而不废历史承担,以振救当下风会。其笔墨研索求纵的可能,要领在人格表征系统,其装置作品则横的发明,探微在不同文化阈限,使并作交引,乃生擒活捉,思力之强,往往穿透而出;格局之大,落落天壤之际。
展览在苏博,表里其建筑。清雅的江淮风,精谨的几何体,鲜明的时代性,深沉的历史感。古今的循环互证,中西的顺逆互用,出贝氏疏凿手,固会通之奇观。兹一道而同气,亦两优而咸宜。并志谨贺。
寒碧
丁酉二月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