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新轴线——2017武汉CBD•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

开幕时间:2017-03-26

开展时间:2017-03-26

结束时间:2017-05-10

展览地址:武汉中央商务区核心景观轴

策展人:冀少峰

参展艺术家:ArndChristianMüller(德),BharatSingh(印度),丁浩,于凡,王中,王志刚,邓乐,邓柯,石向东,龙翔,申昊润(韩),田汀洲,田喜,史金淞,冯崇利,朱达诚,朱尚熹,任戎(德),任思鸿,刘宇泽,刘雅丽,许正龙,许珍珍,孙伟,孙绍群,孙晓晨,李占洋,李承九(韩),何岩青,余积勇,余景学,余普彪,汪玉峰,汪甜,沈允庆,沈烈毅,宋建树,张永见,张松涛,张国召,张俊,张翔,陈文令,陈志光,陈克,陈松涛,陈辉,林岗,金善珍(韩),周腾霄,项金国,项祎,赵东风,赵磊,胡又笨,查志源,柳青,姚艳

主办单位:武汉市中央商务区管委会

展览介绍


  展览介绍
  一.展览概述
  "新轴线--2017武汉CBD·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以来自不同国家雕塑家们的视觉表达,多元与多样的艺术风格、手段及差异化的视觉精神诉求,带来了他们对当代的社会生活和艺术人生的真诚思考。参展艺术家紧扣生命、自然、环境这些主题,以自我的视觉经验,多角度呈现,抽象表达的背后亦让公众看到了他们在精神自由之下,实则是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寻与渴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当代雕塑的一个缩影,也是体现中国雕塑发展变化的一条轴线,更是艺术家创作的一条逻辑线。展览以"新轴线"为名,立足本土艺术,力图推动当代艺术融入国际艺术,承载着与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社会形态等相关联的多种意义,对于中央商务区泛海国际文化氛围的营造,提高泛海国际的文化品位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武汉市中央商务区管委会
  承办单位: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艺术集团、"正负零"空间
  艺术总监:傅中望
  策展人:冀少峰
  学术主持:孙振华
  三、展览时间
  2017年3月26日--2017年5月10日
  四、展览地点
  武汉中央商务区核心景观轴
  五、参展艺术家(按姓氏笔画排序)
  ArndChristianMüller(德)、BharatSingh(印度)、丁浩、于凡、王中、王志刚、邓乐、邓柯、石向东、龙翔、申昊润(韩)、田汀洲、田喜、史金淞、冯崇利、朱达诚、朱尚熹、任戎(德)、任思鸿、刘宇泽、刘雅丽、许正龙、许珍珍、孙伟、孙绍群、孙晓晨、李占洋、李承九(韩)、何岩青、余积勇、余景学、余普彪、汪玉峰、汪甜、沈允庆、沈烈毅、宋建树、张永见、张松涛、张国召、张俊、张翔、陈文令、陈志光、陈克、陈松涛、陈辉、林岗、金善珍(韩)、周腾霄、项金国、项祎、赵东风、赵磊、胡又笨、查志源、柳青、姚艳玲、夏和兴、钱亮、徐光宇、殷小烽、高蒙、展望、宿志鹏、隋建国、彭辽伶、董书兵、韩创圭(韩)、韩藜蘩(法)、景育民、傅中望、焦兴涛、鲁闯、鲍海宁、谭勋、熊春林、颜石林、霍波洋、戴耘
  六、论坛发言嘉宾
  城市论坛主题:公共艺术的地方性
  城市论坛时间:2017年3月27日上午8:30
  城市论坛地点:汉口喜来登酒店3楼宴会厅
  发言人(按发言顺序排序):皮道坚、景育民、孟勇、冀少峰、TomMoran(美)、AssadourMarkarov(保加利亚)
  今天谈论公共艺术已不再只是特指艺术作品本身,公共艺术在当代都市,是城市各界对公共事务、公共空间的一种共同参与的文化艺术活动,有关公共艺术的话题也是城市的话题。
  城市公共艺术是一门有具体的空间指向的艺术,对于不同城市、不同社区而言,如何根据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未来期望,有针对性的展现它的地域、地缘特征,这就是公共艺术的地方性,也是本次"新轴线--2017武汉CBD·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城市论坛的主题。
  武汉市乃至武汉中央商务区无论在历史、文化、空间、功能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殊的地缘特性,本次公共讲坛,正是通过集合国内外各界精英,讨论武汉城市亦即中央商务区所在区域的地方性问题,将它变成一个开放的,接地气的,针对性强的公众参与活动。
  在公共艺术的地方性这个主题背后,有太多的故事需要我们去回顾,需要我们从城市、历史、街巷和各种城市记忆和城市符号中找出蛛丝马迹,把街头笑谈还原成清晰可辨的语言,在传说和记忆的背后挖掘出被浓缩抽象的了事实。本次论坛将是一次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和城市市民生活的一次交汇,让我们能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了解这个世界更多一点。
  拥抱未来
  冀少峰
  在城市化建设中,经济的强势发展的确是需要文化先行的。因为当我们选择一座城市时,其实就选择了一种方式,而当我们去规划一座城市时,其实就等于去设计一种生活。理想、健康、理性、平和的生活方式无疑就是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丹尼尔·贝尔曾言:"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武汉中央商务区正是以一种拥抱未来的态度着力营造着一个可行、可居、可游、可赏的人文色彩浓烈、健康美丽的现代化艺术之城。举办"2017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整个计划、方案构造的拟定、实施,也同时提高着城市居民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提高着他们社会教育和文明修养,进而创造城市新生活,拥抱未来。武汉中央商务区本着其文化良知及一种文化自觉、自醒意识,在规划之始,就打破了单方面决定一件事的个人行为,充分听取了专家建议,采取通过与学术机构、艺术机构、艺术家、居民、社会多次互动讨论的方式,来实现自我的方案。
  那么"2017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至少给了我们这样的提示:
  一、居城市之中,以艺术为轴
  当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以长江作为城市之中轴,引领武汉向中轴结构发展就成为武汉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而武汉中央商务区作为新崛起的城市中心,必然会以其鲜明的文化理念参与到武汉向中轴结构发展的格局中。如何走出一条和其他城区不同的发展之路呢?居城市之中,以艺术为轴,"打造新轴线、新空间、新亮点,拥抱城市新生活。再次凸显武汉中央商务区引领城市生活的前沿,以高起点、高品质的艺术氛围和文化格调,阐释武汉新的风范"(王军语)。从中不难发现,艺术氛围和文化格调是其核心主旨,而城市雕塑将会与泛海国际共生,将会与中央商务区的自然环境和建筑交相辉映,融为一体。都市空间经艺术空间的重组与再造,终于让艺术、生活融合在自然与建筑中,这才是居住的本质--即营造一个能让人感动的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居民可以充分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同时也会为能印证生命的生活工作场域而感动,因为艺术并不是目的,它只是表达了城区与自然,文明和人类的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
  二、专业性与学术性的结合
  专家的参与及学术的品质是"2017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的又一大亮点,选择傅中望作为雕塑艺术季的艺术总监可以说是最合适也是最正确的选择,傅中望不仅仅是雕塑家和美术馆馆长,他也是一位公共艺术专家,在建筑、雕塑、城市规划与设计领域都有自己独到的见树,而他严谨、务实、理性、高效、节俭的作风无疑为本雕塑季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发展之路。学术主持孙振华亦是在公共艺术领域建树颇丰,他所策划的作品《深圳人的一天》,为公共艺术与城市文明的发展进程、为人与艺术、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本次雕塑艺术季,他亦为城市论坛贡献出自己的思想,策划、汇集多学科、跨门类的专家共同研讨"公共艺术的地方性"问题,在逆全球化的国际发展格局中,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文化发展之路,即立足本土艺术,推动当代艺术融入国际艺术,进而发出武汉声音,讲好武汉故事,彰显武汉自信,让武汉融入世界。
  如果没有对专业与学术的充分尊重,如果没有对艺术规律的遵循,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呈现出这么一个高品质的国际性雕塑展览。恰恰是中央商务区在尊重专家、尊重艺术家的基础上,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他们视觉思想的有效平台。而傅中望的责任、担当和勇气,也使他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汇聚了当代雕塑的实力派,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际着名公共艺术专家及公共艺术界的新生力量共同助力,来自不同国家雕塑家们的视觉表达,以多元、多样的艺术风格、手段及差异化的视觉精神诉求,带来了他们对当代的社会生活和艺术人生的真诚思考,他们紧扣生命、自然、环境这些主题,以自我的视觉经验,多角度地去反应现实社会真实的生活,生存的焦虑,现代性困惑及个人生存、都市化进程和全球化的关系,部分参展作品真实地反映出对已逝文化的追叙与记忆、对传统文化的守望和对传统走向当代的困惑,以及夹杂在传统与当代之间的尴尬与无耐。亦有表达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疏离、迷茫及面对现代性进程的迅猛,特别是告别计划经济,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面对政治偶像的消失,资本神庙的兴起,物质主义横行带来的精神的失落、信仰的缺失这么一个生存窘境。此外,部分作品摆脱了文学叙事和宏大叙事的结构模式,从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情结中出走,把思维的视角植入日常烦庸的平淡生活中,在宏观与微观、真实与虚幻、抽象与具象间,呈现出的不仅仅是青年一辈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直觉体察和个人生活经验的延伸,也是他们这一代人观念的阐释和精神的纪录,更有的是对生态问题的深度思考和对人类行为的质疑,抽象表达的背后亦让公众看到了他们在精神自由的背后,实则是对自由生活方式的追寻与渴望。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当代雕塑的一个缩影。这些雕塑对于中央商务区泛海国际文化氛围的营造,建构泛海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以艺术为轴,居城市之中"的文化品牌,提高泛海国际的文化品位都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
  三、本次雕塑艺术季以一种平视而不是仰望的视角,以一种介入而不是有距离的叙事方式彰显出一种城市生活美学方式,其真实意图是让泛海国际社区的市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他们的真实精神诉求,才是整个泛海国际的精神生态。
  四、开放性、未来性、国际性
  本次雕塑艺术季以大型实体雕塑为主,不仅是对雕塑家们的一次考验,亦是对主办机构的一次检验,其中工作的艰辛与困苦是难以想象的。但挑战未来和创新的想象力,也使得工作团队以一种开放性、包容性的国际视野和严谨、务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吸引了来自美国、印度、韩国、德国等不同国家艺术家的参与,这将会是一个带有国际性视野的雕塑艺术盛会,来自不同国别艺术家们差异化的视觉讲述,无疑将丰富并不断促进雕塑艺术季走向未来。
  当然,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泛海国际的一种主观选择,更体现的是在新常态的发展状貌中,他们面向未来、拥抱未来的一种梳理、研判与渴望。它连接的不仅仅是社会、现在、未来,更彰显的是多元渠道办文化的自信与自觉,而时代的特质、特征、特色,参展艺术家的个体经验、鲜活表达,及多方合作的共生与共赢,都为本次雕塑艺术季提供了动力源泉。本次雕塑艺术季所着力打造的人文形象与艺术之轴,其贡献并不在于吸引多少居民居住于此,关键在于其勇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及带有主体性的中国精神,同时能够回到自身的文化本体中,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形态过渡中寻求一种当代的结合,进而激活传统资源,从自身文化的新形式、新要求、新任务、新保障入手,推动文化认知,形成文化共识,倡导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社区相共生的生活方式,他们以雕塑的方式教会人们走进艺术、走进社区,欣赏艺术,才是其真正的意义所在。
  2017年3月6日午12:00
  于东湖三官殿

  "新轴线--2017武汉CBD·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公共艺术的地方性
  主持人:本次论坛主题为公共艺术的地方性,将由七位发言人依次上台进行20至25分钟的发言。下面有请承办方领导代表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女士上台发言。
  尊敬的孙老师,尊敬的各位艺术家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今天上午的论坛。我谨代表组委会的各位领导向大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武汉刚刚获批国家中心城市,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武汉CBD借助这个好消息这段时间也是好事连连,喜事连连,顺事连连。三周前陈一新书记到武汉中央商务区的现场指导工作,对商务区的规划、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继续按照现代化、国际化和生态化的要求来打造好武汉中央商务区,打造好武汉新的亮点、新的名片。两周前,我们的邮储银行大厦喜封金顶,邮储银行大厦是继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国移动大厦之后定制的又一栋写字楼和银行的分行总部大楼,意味着商务区产业日益完善,而且商务区的功能会更加优越。一周前投资两个亿的山体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有山花烂漫,有峡谷,以后武汉市民老百姓又会多一个游玩、赏花、观果、品吃的好去处。昨天是商务区的又一次文化巅峰盛会,80件雕塑作品、80位艺术家来自全世界各地给武汉市民提供了一次丰富的文化大宴、文化盛宴,今天我们又迎来了这么高规格的艺术论坛,所以我们的商务区好事连连、喜事连连、盛世连连。孙老师说让武汉发出自己的声音,我首先预祝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以及艺术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同时让武汉发出声音,祝愿我们的武汉更美好,祝愿我们的武汉CBD更美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将我们的舞台交给孙振华先生,本次论坛的学术主持,请大家欢迎。
  孙振华:各位尊敬的艺术家,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武汉地区的能够参加这次论坛的听众,上午好!
  刚才王总的致辞让我听得热血沸腾,我们这次泛海国际雕塑艺术季除了有一个大型的雕塑户外展示活动之外,还配套有今天的城市论坛,城市论坛的主题是公共艺术的地方性。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呢?公共艺术的概念引入到中国之后其实是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引入的,但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现在大家经常诟病的千城一面的问题,城市缺乏个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公共艺术何为?公共艺术在这个城市化浪潮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很重要的就是公共艺术如何和地方历史、文化、文脉、公共艺术与这个城市和市民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对应性的个性化的关系,这就是公共艺术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如果说过去我们还在探讨我们要不要搞公共艺术的话,那么今天我们的问题已经深入了,我们要讨论的是公共艺术如何做到有自己城市的特点,如何做到有地方性,地方性,台湾的说法是在地性,其实就是一个意思。
  联系到这次武汉中央商务区,联系到CBD,这个地方本身就是过去武汉本身很着名的王家墩机场,承载了过去武汉的城市记忆,有城市的历史凝结在这里。今天在王家墩机场上建立起来的中央商务区,我们在考虑公共艺术的时候怎样从地方性的角度,从城市个性和城市独特的文化角度来对它进行梳理,我想这对于中央商务区的未来建设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这个板块大致是两个内容,第一个部分主要是从武汉这个城市入手,谈武汉的城市资源,谈武汉的户外雕塑发展过程,谈武汉的园林建设过程,从中探讨它和武汉这个城市地方的关系。第二个部分是荣幸地邀请到来自美国、德国、保加利亚的专家,他们分别从自己的经验中,从他们所在的国家和地区来探讨他们是如何把公共艺术和地方性结合起来的,如果有了我们自己中国的、武汉的经验,加上国外的经验,或许对我们未来武汉的城市建设和武汉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起到参考作用。
  下面我们正式进入到论坛的环节,有请第一位演讲嘉宾是德高望重的皮道坚教授。皮道坚教授就是武汉人,他的家就在我们住的酒店不远,他来讲这个题目意味深长。皮道坚教授过去在湖北美术学院担任教授,后来调到华南师范大学担任教授,他是中国美协策展委员会的副主任,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的着作等身,很有名的着作包括《楚艺术史》,对楚文化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同时他在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在当代批评和策展领域都是非常有建树的一位专家,下面我们以热烈掌声有请皮道坚教授。
  皮道坚:谢谢主持人孙振华先生,各位早上好!
  一个城市的今天预示着它的明天,一个城市的现在孕育着它的未来,同样的,这个城市的当下的现实文化创造也携带着它的历史文化基因。它的现在也是从它的过去走来,所以当我们谈到一个城市的公共艺术创造的时候很有必要回顾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我今天在这里演讲的题目是《楚艺术中的公共艺术资源》。
  我这里讲的楚艺术是楚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湖北、武汉是楚国的腹地,最中心的地方,楚国的鄞都距离武汉市才200多公里,我原来到荆州去,要坐三四个钟头的车,所以我印象中是有600公里,没想到今天是高速公路,所以这个概念转化不过来,我说有600公里,他说才200公里。我今天讲的楚文化是中国先秦时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楚国立国800年的历史,楚文化的辉煌时期是从楚昭王时期大概是公元前500年前后到公元前223年,还早一点,大概是278年的时候,那个时期就进入了衰落期,整个楚文化的鼎盛时期有500年的时间,我今天讲的大家回头要看到的楚艺术的代表性文物主要是春秋战国,更多集中在战国时期,各位今天来到了武汉,我建议你们到湖北博物馆去看看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那是典型的楚文化的代表,非常精彩。
  艺术作品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留给后来人们的最为珍贵的遗产,他们闪耀着人的永恒追求精神的光芒,凝结着人们创造智慧和才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文化内涵。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几张片子的原件都在湖北省博物馆,这个是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的钟具的文物,这个是编钟钟架上的挂钩,这也是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架。这不是处于曾侯乙墓,但是属于楚文化的。
  每一个民族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杰出的美术作品,都不仅仅只是这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而应当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上出现过的优秀的美术样式都要对其后的人类文化发生影响,如沃尔夫林所说,他的意思是说人类的想象力和他的肌体,这种想象力的载体,通俗来说就是人类的创造,包括艺术创造,可以说最主要的是他的艺术创造,他的机体,以及各种发展的可能性,想象力和机体的发展的可能性,总是要在美术史中体现出来。人类的美术史就是人类的想象力和他的机体发展可能性的一部历史。沃尔夫林同时又说,毫无疑问,某些观看的形式,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就是观看的形式,它作为种种可能性事先存在着,这些形式是否发展和如何发展取决于外部环境。它的内因和外部环境的结合,他在这里强调外部环境。
  这个是楚文化的一件代表作品,这件作品是一个复制品,原件在今天的荆州博物馆,一个小小的屏风上雕了55个动物,55个小动物组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动物的王国,这里面的关系非常错综复杂,非常生动,直接就是一个现实世界的浓缩和反映。这个小屏风的原件,这两个青蛙就是原雕的,全部是漆,整个屏风是榫卯结构,天衣无缝地组织穿插在一起。
  对于艺术史、艺术学、文化习领域的研究者,中国古代南方楚艺术的发现,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令人激动的考古发现之一。尽管无论就艺术样式、制作技艺还是他们所包容的文化内涵而言,楚人的杰出艺术创造都具有十分独特的魅力,座位上古时期人类心智和精神的一种十分独特的视觉方式显现,他们完全可以预中国商周时期中原和北方地区的美术、古代埃及美术、巴比伦美术和希腊罗马美术相互辉映,相提并论,但是很遗憾,它和古代的埃及美术、希腊美术相比,楚美术远远没有埃及美术、希腊美术那样显赫的声名和对人类历史文化所产生的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楚文化是一个被掩埋了2000多年的文化,它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在安徽出土了一些文物,才引起了考古界一些学者的注意,到上个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新中国的大规模基本建设,才有众多楚文化出土。所以它和希腊美术、埃及美术不同的是,它是很早才被我们知道,一直是掩埋在地下。
  这是楚文化的代表器物,这是在河南出土的,刚刚是原件,现在这个是复原件。由于一些不好说清的历史机缘,他们在地底下埋藏了2000多年才重见天日,在大量楚文物面世之前人们对楚文化的了解只能是楚辞中的描述而激发的想象,楚辞中铺衬的究竟是怎样的场景和想象我们具有办法具体把握。公元前224年到公元前223年那场楚秦之战,楚国被秦国灭了,楚艺术所代表的传统,和一种积极进取发扬的文化精神,不仅没有被后来者发扬光大,反而被2000多年的儒教理性的历史沉积物不断掩埋。
  这是楚文化的一件代表作品,它把一个现实的世界打散,重新构成,充满了想象力,一只凤鸟在虎上,凤鸟的身上插着鹿的角,非常超现实,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创造着大胆想象把他们组合在一起,让我们产生一种独特的联想。这个是楚文化的代表作品。那种艺术构思的能力,想象力,不受拘束的想象力,把现实世界重新打散组成,创造了一种奇特的艺术景象。
  从已经出土的文物来看,楚美术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漆器、雕刻、绘画、丝绸等方面,我们刚才看到的青铜器也是楚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楚美术中的漆器作品,这是一个凤鸟双连杯。做当代艺术的可能知道艾未未有一个作品,把两个皮鞋对接的作品和刚才的那个漆器作品异曲同工。
  战国时期楚绘画与雕刻已经有不少珍贵遗物出土,我们已经看到实物的楚绘画,除了两幅着名的《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之外,还包括一些精彩的漆话和插图,一些丝绸上的图案花纹也可以说是特殊材质的绘画,雕刻遗物有大量的不同造型的镇墓兽、木桶及各种木雕工艺品,还有青铜器物中的许多极其生动的人与动物雕塑,而楚美术的一些绘画漆木器。非常像中国后来的卷轴画,这是一个车马出行图。这个是长沙出土的,楚国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的一部分,江西的一部分,都在楚文化的版图之内。从楚国的漆器、丝绸艺术品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文化精神,楚漆器和丝绸上的流边着的鸟纹、云纹、气象纹和动物纹就是一种活跃的生命机能的尽情发挥,让我们感觉到一种充满运动核力量的令人振奋的美。这是一种在辽阔深邃的空间里所展现的运动和力量的美,他们源于楚文化所特具的观察方式,这种观察方式我叫做不碍于物、不滞于心、无拘束、无挂碍的审美关照方式,显然与千古以来被誉为奇文郁起的楚辞文学是相一致的。
  这是楚国的一些漆器,漆盒,楚文化中有一种非常深邃的,在楚美术中无论是漆器造型,丝绸的纹样,还是绘画作品的图式都透露出某种神秘的宇宙苍穹意识。楚美术图式显然区别于希腊美术立足于固定的视点,以静观的方式对具体对象所做的如实模拟,楚美术的空间也不是希腊美术那种可度量的三维空间,而是一种不可度量的幻化空间。我们在楚美术中所看到的图像是只有遨游的心灵才有可能获得的图像,因此我们面对楚美术作品,往往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轻快的,仿佛离开大地般的超脱感与升腾感。这件作品是一个根雕,上面有很多小动物,上面雕了蛇、蜥蜴,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在局部,就像一个游走的大的爬行动物,但是它的四肢和躯体上由很多小动物所组成。
  楚美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幻象与实像交织,抽象与具像手法并用,常常将现实的世界打散,将具体的对象肢解之后重新构成新的艺术形象和审美空间,这是一种只有现代艺术才常常运用的抽象构成手法,这种奇特大胆的手法所造成的形象、空间和氛围,其整体效果总是大于局部的和,其规模气度往往出任意表、不同凡响。如果说楚美术的中心母题是凤鸟,楚美术的色彩基调就应该是红黑二色。这个是刺绣,主题是凤鸟,楚美术中那种以红黑色的强烈对比为基调,在敷陈五彩,深邃、幽怨,缤纷、悦目,深沉的哲理感受与愉悦的感官刺激,心灵的震慑与感官的享受,奇特的交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惊才绝艳的色彩风格,这来源于楚人的远古图腾观念和祖先崇拜意识。楚美术的色彩表现方式基于一种抽象的色彩意识,它在色彩表现方面的艺术追求倾向,与其流观的审美方式,抽象构成的象征手法本质上是一致的,其共同美学特征是超越静观的模拟,超越视觉的表象结构,不重复再现可见的东西,而是将不可见的东西、想象中的事物创造性的表现出来。正如希腊艺术的人文主义精神及其解决形体塑造、空间、质感等一系列艺术问题的方法,以及它对比例、平衡和节奏的艺术处理手法等适应了伟大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一样,楚美术对生命活力的崇尚,它那开朗、进取的精神以及它那放纵主观、勇于想象,以超模拟的手法建构的奇特艺术空间的本领,也正好适应于当今时代。谢谢!
  主持人:谢谢皮道坚老师,刚才大家听的都是兴趣盎然,他为我们公共艺术在今天的发展展开了一个很恢弘的历史维度。我们要探讨公共艺术的地方性就要探讨文化,第二个发言的是天津美术学院景育民教授,景育民教授是天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也是全国城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他还是天津市公共艺术委员会主任,他常年游走与国内各个城市,对国内公共艺术现状非常熟悉,有请景育民教授。
  景育民:大家好,我的发言主题是公共艺术的在地性。
  进入21世纪,公共艺术作为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形态,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在中国全面加速城市化进程中,整个城市规划建设就象一场运动一样迅速改变着城市面貌。这种状态在世界格局中中国的建设状态是绝无仅有的,是一个特例。在公共文化的当代观念影响下,公共艺术尽管已经逐渐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去政治化趋向,但是高、大、上的传统思想已经依然是满意去除的痼疾,在城市管理业绩的驱动下,政府领导政绩的趋势下,由于要迅速实现建设成果,大量雕塑作品出现了涌现,也一些问题,这种问题与当代文化的文化现实以及时代语境,同时与公众审美已经产生了错位现象。因此在业界和一些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开始思考在地性的问题,因此产生了在地性话题的原由。这些图片是比较平行的概念,既没有褒,也没有贬,只是中国现代公共文化的基本现状。
  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从早期的政治化雕塑到城市美化运动,再到当下所提到的公共艺术的延伸,从正面和反面研究从城市精神到公共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既有中国城市建设的千城一面的同质化的普遍现象出现,这个现象比较多,同时也有旧瓶装新酒的陈腐观念,即后城雕时代架上思维的简单空间挪移,或是以公共艺术的名义从城市到乡村的直接转场的概念滥觞,种种现象构成当下中国公共艺术的常见病,症结所在是缺乏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本土化发展的纵向思考和"在地性"研究。在近年来公共艺术从开始的概念认知,到接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在社会文化进程中获得关注的最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意义的当代文化理念与形态。公共艺术是泊来的概念,在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时候,中国公共艺术真正被社会认同,被学界认同的时间并不是很长,我记得真正公共艺术书籍在9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一些国家范围的学术研讨,见证人皮道坚先生也在场,2004年在深圳一个休假村的国家范围内的一个学术研讨,那个时候的学术研讨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叫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在中国的实现可能性?是比较低端的一个话题,我们今天在武汉CBD要探讨的话题体现了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新阶段新思考,就是公共艺术的地方性以及"在地性"。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这个话题逐渐产生也是基于逐渐从城市传统思维范式中走出,开始更广泛的从空间层面去探讨新的可能,寻找当代公共艺术本土化的价值取向,以及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等横向领域的密切关系。
  公共艺术"在地性"话题的提出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必然反思,应视为升级版的新思维,我觉得这也是公共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理解和关注公共艺术"在地性"是公共艺术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
  何为"在地性"?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下,我们不能回避全球性来孤立讨论"在地性"问题,从历史维度,尤其是驻足当下,"在地性"一直是地方与全球之间冲突的协调的产物。苏格兰人文主义规划大师,社会活动学家盖迪斯首次提出思接全球,干在在地的发展概念。强调全球化离不开"在地性",没有在地的努力,全球化便是空话,没有全球化,在地性便永远只是地方的狭隘的局部行为。在此地与彼地的比较认识与研究,以及对自我反思、批评与创新过程中,个体身份能够在全球化语境中继续生存并获得意义,这个过程生成了一种打破和重建的新领土疆界,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疆界,这种疆界取决于地缘政治、历史形成、人文环境以及心理构建。美国的当代着名新马克思主义学者戴维哈维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角度唯艺术表现俞孔坚体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他将马克思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地理学结合起来,强调空间的问题的复杂性在于空间与社会历史语境、人类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之间不断变动着的互动关系。由于以上两位先生更看到广义的"在地性"。周彦老师认为,"在地性"是指:公共艺术走出了常规的展览空间而置于一个特定的地域空间,通常是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有上下文或者通常所说的文脉即非此地不可的关系。这非常简单的提出了上下文的概念。引申来看,在地性的空间表现目的,就是去捕捉场域空间背后不断流变的社会历史语境、物质实践活动,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实质,并从中抽取各种表征、特性,并把它固定座空间形式体验的营造之中。我们思考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应该理解成为艺术载体存在的场所的基本属性,其中既包含了自然地理的空间维度,也包含了历史人文的时间维度,时间创造文化价值,空间孕育不同文化的差异特色,空间作为一种文化资本在的场域在文化传承、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实践,既表现为场区内在系统如文化基因、民俗风情、人文信息、生态特征以及历史形成的链条关系等元素外化的空间营造,即在地呈现。
  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是对环境、场域、空间或人群的历史、生态、人文、习俗、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梳理、分析、判断与聚焦,是基于时空轴线与东西方文化交错的当代坐标上实现公共艺术参与与介入的有效方法论研究,以及公共艺术形态或者行为与场域的承接关系。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概念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遇的同时催生新的创造性,并且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变化持开放态度,这种新构建的"在地性"理念应该呈现创作者的独立精神以及非典型化的个性化特征。由此可见,"在地性"可以理解为具有指向性、独特性、开放性的对公共艺术实施策略与方法论研究具有导则意义的观念性思考。在中国农耕文明的历史背景下,乡村介入已是不能忽略的话题,乡村"在地性"介入作为一种创作方法论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精神,是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寻找新旧两种文化形态之间的对话关系,由此可以归纳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在地性"的本土实验。但是近年来,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个热点,作为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集聚地,城市依然是公共艺术不可忽略的主场,在体验"在地性"问题上,城市实践更加复杂和多样,极容易在国际化背景下被同质化或被类型化。
  以"在地性"的思考,解读案例。一些当代公共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命题和表现形式固然重要,而在最终评价成效的同时,"在地性"的观念性思维与创新型多元生成,成为了艺术介入场域的考量标准与合理性的关键,这是一个标尺。
  案例1,《点亮巴米扬》,阿富汗经过常年战乱,民不聊生,苦难深重,2001年3月塔利班轰炸了1500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建与1500多年以前,公元一世纪的时候佛教进入阿富汗,四五世纪佛教盛行,后来伊斯兰文化取代了佛教文化,但是巴米扬大佛作为一个城市记忆和文化依存,生活的依恋,还参与到巴米扬人的生活当中。但是塔利班在2001年把它炸毁,2015年6月中国的张昕宇夫妇来到巴米扬做了一个形象工作,右下侧这个是阿富汗的着名雕塑家阿巴斯,他主要是想恢复巴米扬,回到以前的生活记忆中,但这不太可能。左上角这个人就是巴米扬大佛的第一个人,那天他们带着设备准备用投影的方式准备重现巴米扬,这个时候一些警察、市民和艺术家和孤儿院的孩子们一起等待着制造的奇迹的出现,这个时候通过新媒体、空间3D技术,终于在原址上出现了巴米扬大佛的再现,感受到了整个巴米扬地区人民的久违的欢乐,他们在幻想当中度过了一个幸福的夜晚。后来这个设备由这对夫妇交给了阿富汗政府,2015年的时候丝绸之路艺术界继续做了这个项目,使用了这个设备。这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全球的视野反思战争的创伤,彰显人类正义。二是以新媒体的呈现方式再现时空转换的场域关系。三是以饱经战火民众的和平渴望与岁月的怀念呈现"在地性"。
  案例2,《羊蹬计划》希望通过艺术重回生活现场,在日常生活中重建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体现了生活方式的"在地性"介入,以全新的概念植入重新定义场所精神,人文风物的"在地性"重塑,以解构、重构的方式延续历史人文的当代价值。创作方式的"在地性"对话,以商量着做艺术的方式实现公众的广泛参与。当代意义的"在地性"思考,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激活当地的文化活力。
  案例3,《大地之子》,2016年董书兵带领团队在河西走廊瓜州做了一个4.3米、9米、15米的巨形婴儿雕塑,在河西走廊上隆起了一座匍匐在红色莽原上的红色之丘。第一个特点是以红砂岩材料与山岭造型,与千年戈壁之间形成场域的在地延续,以观念性主题的介入实现时间空间、传统当代的"在地性"对话。以人类学与生态学的现实关注提升艺术的"在地性"价值。
  案例4,《假山石》。假山石系列是艺术家展望重要的代表作,作品使用镜面不锈钢复制的天然太湖石,在材料观念创作与传统文化资源中探索当代语境。文化的"在地性",从私密性、独享性通过观念的转变与材料的嫁接实现传统与当代的文化学"在地性"。时空的"在地性",传统的园林文化与都市背景之间的开放性转场,呈现"在地性"的时空关系。场域的"在地性",从架上雕塑到公共艺术的转型,实现"在地性"的场域实验。
  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依然是主场,案例5,这个案例相对来说比较老,99年的案例对我们来讲,随着当代公共艺术的创作新作品不断涌现,可能有点久远,这件作品在公共艺术历史上非常重要,是由孙振华先生率领的团队做的场域空间的一组作品,背景是当时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同时在城市雕塑的文化传承下做的作品,它的意义非常重大。以具像写实手法有生活原型的定格社会众生相,从高高在上的城市雕塑到朴素性的人文关怀的新思维,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下新型城市生活的社会学"在地性"。
  案例6《大地延伸线》,是我自己带领的团队在青岛祥茂河畔,江河水磨砺和冲刷过的卵石用不锈钢网架盛起,高新区的文化和经济发展现在改变了祥茂河的面。这个作品是自然与人文的河流,用传统的鹅卵石与不锈钢材料延伸河流,营造农耕文明向现代科技时代发展的身心体验,基于社会学、生态学的"在地性"思考。
  公共艺术的公共文化思想主要是西方传过来的,我们说一个西方大师的例子,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在地性"的问题。
  美国极简主义大师理查德塞拉先生,他的作品以宏大抽象雕塑闻名,更多强调体验感与心理暗示,这件作品是经典作品。我们看一下他的环境作品,我们曾经去体验过这件作品,在天空和绿草的天际线之间横切出一个钢板,它的视觉冲击力和给人的心理暗示是非常清晰的。这件作品是1981年为联邦广场做的作品,这件作品受到很多作品,第一个问题是维护费过高,第二个问题是妨碍交通,第三个是影响审美,在不断的反对之下,85年的时候政府决定拆除这个雕塑,这件作品改变了公众对周边环境的视觉认知。我个人感觉,之所以这个问题出现,在空间审美的整体性以及交通与城市生活的问题上,塞拉先生忽略了场域的"在地性",与环境之间的审美不完整,同时干扰了城市生活,交通便利,这件作品对于他来讲是一个失败的作品,由于他的身份,我们可以把这作为一个案例进行研究。
  公共艺术的"在地性"思考是基于文化母体之上的精神再生,是建立艺术与场域之间的和谐关系,也是地缘文化的创新型思维,"在地性"研究不仅是对人文自然的敬畏之心,也是对历史、当代与未来的诚恳态度。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景育民教授,第三位演讲的是湖北美术馆馆长,着名批评家、策展人冀少峰先生。
  冀少峰:谢谢主持人,我演讲的题目是与武汉共生,武汉城市的公共艺术。武汉城市公共艺术和武汉这个城市是不相符的,特别是武汉城市的公共艺术和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相比,没有他们发展那么快,武汉的城市公共艺术和武汉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有密切关联,重大事件在公共艺术当中表现的非常凸显。我们可以看到,重要的事件,文革结束、汉口保卫战、苏联解体、1992南方谈话,这些重要事件影响的公共艺术分为两大板块和时期。
  两大板块是从民国初时期和新中国,新中国分为四个时期,积淀期、复苏期、繁盛期、多元期。
  民国初时期,武汉的公共艺术起步较早,这相对于其他城市比较领先,因为开埠较早,1861年开埠。这里有两个着名的作品,一个是在三民路上的江小鹣和滑天友的雕塑,后来由于抗战,就没有出现大型的公共艺术,在39年出现的公共的壁画,后来就没有了。在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公共艺术表现的重要元素,基本上是艺术语言以写实为主,地点一般放在交通要道。积淀期1949年到1976年,50年代在洪山公园的《施洋烈士》,东湖公园的《鲁迅先生像》。屈原像在50年代建造的,后来文革期间被毁,在70年代又恢复了,这个是张季友、黄光溢和周桐在行吟阁建的,在东湖公园可以看到。《少年英雄吕锡三》,在强大政治中还有一点平面意识,这非常难得的。武汉的公共艺术比较有意思,武汉高校比较多,在大学里产生的公共艺术是一个特点,不仅仅在公园,在交通要道,这个是《李达像》,这是在武汉剧院,在全国各个城市这个时期都有,在68年。武汉防洪抗讯一直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98抗洪,这个是《武汉防汛纪念碑》,现在在江滩公园。政治性对于公共艺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出现了民主化的曙光,这个时期材料很单一,作品也可能比较粗糙。
  复苏期,1976-1992年。复苏期是文革结束,两个凡是的否定,这些政治事件。为什么选了1974年的作品,这个像对于东湖和武汉的人来说太熟了,是用水泥做的,在东湖公园有三处这种大象,70年代做的,和一代人的记忆有着非常明确的关系。题材主要是动物,有大象和很多其他的动物,和当时造型艺术讲究形式美有关联。后来从英雄题材向平常题材、日常生活题材转变,在武大的闻一多先生像,86年刘政德在东湖公园做的寓言雕塑。雕塑大师刘开渠也开始进入湖北,在90年做的项英烈士像,这种重要的雕塑家对于湖北艺术的影响开始出现。
  这个时候雕塑出现了耳目一新的形象,不仅仅有工农兵和重大题材,还有少女、动物和平常的题材。这个时期的出现了一些合作,比如防洪纪念碑,在往后也影响到当时的青年艺术家。
  繁盛期,1992年到2010年。主要是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全面进入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终结。这个是编钟,傅中望、项金国他们合作的。《希望》这个雕塑是在大学的,和神话、传说、楚文化联系在一起,开始走向抽象。当时各个高校都普遍出现这个作品。《生命》,这是非常早的,在90年代末,它在是鸟巢之先。《传统与现代》,对接传统与现代,中国在走向世界的雕塑的倾向。钱绍武先生的《老子出关》,可以看到雕塑大家对湖北的影响。周桐的《足球少年》,这个是项金国的《热干面》,在这个时期全国到处出现了步行街,热干面代表了湖北,江滩、沿江大道出现了很多类类作品。这个是汉口的江滩公园。高校出现了历史人物像,这也是一个特点,文化广场的毕生像,傅老师的。
  这个时候可以看到雕塑前辈来到湖北,这是雕塑大家,青年雕塑家异军突起,傅中望、项金国、孙绍群,还有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师生关系,师承关系非常明显,这对于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确实很重要。场域的和观看方式发生变化,公园、广场、高校、江滩、黄鹤楼、步行街,公共艺术开始走入民间。
  多元期,2010年到现在。由于艺术机构的出现,美术馆的出现,楚天艺术集团,泛海国际、福星惠誉,合美术馆等等艺术机构在湖北非常繁荣,艺术机构的出现对整个湖北的公共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几年湖北美术馆馆长傅中望先生的核心主导作用非常重要,他整合了合美术馆、湖北美术馆、花山生态城、华侨城、楚天艺术集团、泛海国际、BIGHOUSE、石门峰公园、城市地铁、园博园等,他在整个系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是我们一起合作的花山生态雕塑展,和楚天艺术集团、华侨城合作的东湖雕塑展,系统穿越、多元参与。这个是我们去年做的"多元参与",宣传的力度非常大,只要一到武汉下飞机就可以看到,这个展览的影响确实很大。这是和孙老师合作的两届雕塑展,这是在湖北美术馆做的雕塑2012,以及今天的泛海国际新轴线国际雕塑季。这是在机场地铁的作品,以及合美术馆的作品,展望老师在合美术馆的"大药丸",今天城市化改造,出现了很多时尚性的雕塑,多是青年艺术家做的,代表民俗风土人情的。吉庆街,这个是美术馆门口的作品。
  武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在不断日益开放的环境中讲好武汉的故事,发出武汉的声音。谢谢大家!
  主持人:冀少峰是学历史出身的,这种考据和整资料很详细。刚才我们有三位讲者,主要是两个主题,一个是关于武汉的公共艺术雕塑文脉主题,是由皮道坚老师,他先从楚文化入手把武汉地区、湖北地区的精神文化源头梳理一遍,做一个大的历史参照。然后是冀少峰,他把从现代雕塑出现以来和现代公共雕塑出现以来在武汉的发展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线条的勾勒。这两个演讲内容之后让我们对湖北武汉地区整个精神文化源流和城市公共艺术雕塑的发展状况有了一个基本了解。另一个主题是景育民教授,对公共艺术"在地性"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释,他举了六个例子来解读什么叫公共艺术"在地性"。
  主持人:我们有请美国新泽西州大地艺术委员会艺术总监汤姆莫兰。
  汤姆莫兰:大家好,我叫汤姆莫兰,我要感谢本次活动的组委会对我的邀请,也非常感谢所有艺术家们作出的杰出工作。今天我会谈一下大地艺术话题,如何将大地艺术和现有的环境结合起来,并且使大家更好体验美妙的雕塑艺术品。
  几年前我们也做了一些项目,现在我们注意到数码技术已经突飞猛进,我们每天都会低头看手机,我们要选择一个很好的场域,它可以帮助我们去承载雕塑作品。这是一个48英亩的大地艺术作品公园,在武汉的王家墩CBD这里的艺术展也是非常生动的。我们这个展览经历了25年的沿革,我们一开始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几乎是寸草不生,我们引进了一些大地艺术品使它进一步丰富、丰满。有很多艺术品进驻到大地艺术公园,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些空间设计,这里是瀑布,让所有观众可以更好体会和体验艺术,这是来自阿根廷的雕塑家所创造的《宙斯的九个女儿》艺术品,我们觉得这是非常优雅的。这是根据希腊古代的神话所创造的。另外,我们还有雕塑和树木相互互动对话的一组场景,不仅有很多细节,而且还有颜色上的相互协调,这个是罗伯特所做的一个作品。这一组经过涂色的钢铁结构件的朝向和树木朝向相互协调,另外还有日本的艺术家设计的宅园,也就是家庭的庭院。另外一组是韩国的jaeko所做的室内雕塑品,用到了14吨纸张,还有费明杰以纽约为工作基地,来自香港。这是一个80英寸的墙面,在20世纪60年代非常着名的作品,在犹他州,这是引导大地艺术运动的发展,这在美国是非常有代表性和划时代意义的。我们可以在材料以及装备方面去进行艺术方面的前沿的新探索,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前瞻性的尝试。在沙漠区域,在新墨西哥州,在当地有很多闪电,所以建立了这样一个闪电地域,这成为当地一个着名的旅游景点,大家可以留连在大地艺术作品中。有些艺术家也在分析这些成功的艺术成功的原因,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运动发展方向,也就是在现有的环境中植入和更好地协调大地艺术。
  这是由法国本纳尔大师的作品,他在新西兰也有这些作品,他是法国概念性艺术家,用线条来发展艺术。用到了钢铁铸件,在当地的海港,在2011年的时候在凡尔赛宫标志性门口的钢铁雕塑路易十四像旁边也有他的雕塑品,这是路易十四,这是整个凡尔赛宫的标志性雕塑。让大家感到很震惊的是,一个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和古老的凡尔赛宫以及整个场景可以非常和谐地相处,并且从远景还可以看到,当我们眺望埃菲尔铁塔的时候可以看到这组作品。这是在新西兰用到57块铁板,是宏观极简艺术家。这里的组图是非常巧妙的,他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整个图片的左边就观众的视角而言,当我们看天空的时候会形成一个方块的形状。在卡塔尔的沙漠地区,它经过了40多年,接近50年,从现在的现代大地艺术重要发展期,现在到这个时候,经历了接近50年,大地艺术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也关注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这是离多哈不远的地方,我们谈到这样一些艺术品,但是它也不是件件成功,这是在1984年出现的一个非常遭到美国国内争议的作品,这是一个联邦政府建筑物之前的艺术品,当时因为考虑到当地的条件情况不足,我们觉得这至少是一个合理的尝试,尽管它失败了。同样的建筑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经历了上一次尝试的失败十多年之后,同样构型的建筑却在巴黎宫殿金碧辉煌的建筑物中相得益彰,因为它的整个场景有巨大的区别,整个是非常空旷的宫殿内部,所以即使这个建筑物是非常庞大的,但是也和整个非常宏大的宫殿巧妙地结合起来。
  AnshKapoor,这是一位出生在印度的艺术家,他是用简单弧线方式表达,色彩简单鲜明,如果进入到这个雕塑作品内部,远方还有海洋,这是对空间、对光以及对大自然的一个整体高度的认识和认同。我们进入到城市,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雕塑建筑物,进入到中国的艺术要重视空间和场域,必须要考虑到如何吸引在他周围的人群,这是芝加哥千年公园的例子,在纽约,和中央公园委员会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项目,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也是一个花费数百万美元的项目,所以它有巨大的影响力,它很重要,因为我们做了一些基础工作,使艺术能够走进寻常老百姓中,公共艺术之前并没有那么接近人们,所以这是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这是一个构图非常鲜明的艺术品,这是一个临时的展览,为期几个月的时间,在2012年,我们用到了这些纤维产品来进行展览,我们用到这样一些方法,把这些纤维产品带到公众视野中,和树以及其他的艺术元素进行很好的组合,这是在选材方面另辟蹊径。
  下面是在最近几年的一些作品,它还会展出接近一个月的时间,然后人们才会把它迁出。考虑到中国,我们要考虑到它的优势和需要加强的地方,这是去年伦敦的一组作品,在我们的泊船上的一组作品,这个船会溯游而上或顺水而下,我们这里有长江,中国还有黄河,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做法,在船的游动过程中接触到沿江两岸的社区。
  这是非常有争议的美国的艺术家作品,这是反思很多年前美国的奴隶制的情况而作出的作品,在纽约的城市,包括数字博物馆都中有展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一个大尺寸、大规模的作品,它已经接近一个纪念碑的尺寸,这些现代的艺术作品展览,包括一些工厂式的展览,这是对艺术有意义的尝试,所以这些大型、大规模的雕塑作品也可以比较有视觉的冲击力,使大家比较容易看到他们。我会给大家选择这样一些典型的案例,因为他们和当地的区域非常融合,地域性很强,刚才我们看到一些纤维作品展出,在05年的时候,我们在葡萄牙的一座城市也得到的艺术品的展览批准,包括当地的曾经用过的鱼网进行一些展览,创造了非常美妙的一系列的古色古香的作品。交通的环线往往是堵塞或者是感觉到非常糟糕的,通过艺术家巧妙构思可以把它变成有艺术感的地方。这个是韩国的艺术家的作品,未来一代的雕塑作品在这其中有很好的指向性,包括在美国一些作品,美国的雕塑家们也作出了相似风格的作品,这是非常有趣的。这个是华盛顿特区的11大道,这是一个普通的电灯泡,用这个来照明,但是它改变了人们经过它的时候观看的体验和方式。这是一个有着色的玻璃,当人们通过这个桥梁的时候使平常的生活变得不寻常。这是一个非常新的艺术作品。现在人们还可以观察得到。这是一系列的作品,一些雕塑,把当地的一些景色汇入到条形码照明艺术框架构思中,在夜晚的时候,这是非常美轮美奂的,这也是艺术品的美妙之处。这是来自巴塞罗那,西班牙裔的艺术家做的,在喷泉之前,在芝加哥进行一些展出,人们多次去看这个展览。这是日本的在美国工作的一位雕塑家,他用到了一些黏土材料,这是65英尺高的雕塑品,是公共艺术的一些雕塑作品,是非金属材料所做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和美妙的方式,吸引了和当地居民的互动。这是一组神话人物的雕塑品,因为这些神话人物会沿街摆放,行人必须有通过他们,会有不同的体验。在沙漠地带,大家还记得前面一幅图里面,也就是在美国的犹他州的旋转状的防护梯的作品,在50年后的今天有新的作品产生。艺术、空间和当地的自然风光能够很好地结合起来,以上就是我要讲的主要内容,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汤姆莫兰,让我们耳目一新,我们今天立足在武汉的中央商务区,我们来思考我们的未来和城市公共艺术的时候,从他所播放的这些图片里给了我们很多参考。我们谈到了武汉自己的文脉,自己的特点,有楚文化的,有城市公共雕塑的特点,再结合国外的非常鲜活的丰富的五彩缤纷的案例,我们的未来怎么走,这恰好是我们这个论坛所要探讨的问题。
  下面一位演讲嘉宾是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总工程师,也是高工,孟勇先生,孟勇先生是武汉去年落成的武汉园博会公共艺术和景观环境的主要操盘手,他对武汉有很深入的研究,欢迎孟勇先生。
  孟勇:首先祝贺泛海国际雕塑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感谢策展人给我作为一个风景园林工作者机会与大家交流这方面的体会。
  这个是华尔街的无畏女孩,和这个牛有很好的迎合。园林和雕塑是分不开的,两种艺术的融合,融合得好的话可以做出很好的作品,园林是雕塑的重要载体,雕塑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园林也有地形、水体、植物、小品。在两年前,武汉园博园做雕塑的时候,当时是由策展人孙老师和傅老师以及美院的徐院长一起,同时邀请到几位艺术家进行雕塑设计。当时他们跟我说了一个理念,可能大家习以为常,觉得这是最基本的,最好的雕塑不是在工作室里做好找一个场域放出来,而是应该针对这个地方需要什么东西,与环境怎么很好的结合,武汉园博会的一些雕塑也是想遵照这个原则来创作,当时的艺术家跟我们说这些东西部仅仅是可以看,甚至可以用,比如一个桥,一个亭子,又是雕塑,本身又是桥,可以使用,就是雕塑和园林的很好结合。
  雕塑也不是孤立的,去年入选的十大优秀建筑,有八个非常有雕塑感,我们往往喜欢把建筑中几何形状比较突出的作品叫有雕塑感,国内有三个,中间这个是苹果的总部,非常有雕塑感。这是法非常着名的园林作品,拉维莱特公园,全园里有几十个红色的雕塑点缀在方格网上,与雕塑很好的结合,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作品。我们国内园林设计,这个公园里的设施比较少,用红飘带,在场地里很长的红飘带,也可以是园林艺术,也是雕塑,本身也有一定的功能,人可以在上面走,灯也可以装在里面,可以作为照明,同时也使得场地增加艺术气息,在场域里放了很多盒子,景观盒,华侨城公园里也有类似的,这个公园看出到水可能会淹没掉场域,就设计了人在极端情况下能够使用公园的道路系统,这个道路系统用飘带进行实施,我们认为这就是雕塑。这个场域里有一个水塔的记忆,拆了之后做了一个构架,同样对场地有一个回应。
  2015年举办了园博会,当时几位艺术家跟我们提供了这些作品,比如王教授的楚凤,我们这次选择了多色。还有九头鸟,后来不仅做成一个雕塑,还做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奖品,给参展城市颁奖。当时为了让奖品能够很好的表达设计者的意图,要让这个叶子能够转动起来,我们还在鸟的肚皮里加电池,非常高难度的,要让这个鸟转起来,不仅是大的作品让大家看到,同时作为奖品,还可以转起来,也不能转得太快,要慢慢地转,我们非常尊重艺术家的创作,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感受。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担心安全问题,把下面的杆子做得很粗,和原设计还是有一些出入,这是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和艺术家们可以沟通的地方。园博会还有很多园景,与雕塑也有一些关系,这是我们获得创新奖的东营园,这是用很多石油管道做成的廊架和设施,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创意不错,我们认为应该是雕塑的思想做出的园景给它添彩,这是九个创意园中的一个,就是用钢板做成的,题目是乡园,展示乡情,表示乡间房屋的轮廓。这是一个大师园,也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师建造的,用28个水泥管所做的。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设施,晚上可以开灯,轮廓相互呼应,效果也不错。在园林建设过程中大量的石头造景,我们感觉可以由很多可以探讨的空间,到底怎么做才好看,在武汉园博园林大量是垂直做的,很多人说看到了假山硕石,一般是水平线条,怎么是垂直线条,我们在里面进行露天探索,这样可以更好的沟通,艺术家们可以进行探讨怎么做出效果更好的作品。园博会里面的坐凳尽量有一些艺术气息,老百姓也很欢迎,又可以用,又可以看。在建筑里,打桩的时候桩头要作为垃圾扔掉,这对于城市是非常大的负担,我们把一部分的桩头做成一些小品,这对于艺术家来说是太小菜一碟了。雕塑和环境的结合,这是济南园,设计了一个荷园,两个戴着荷叶做的帽子小孩,是比较简单的,大家看得懂的,不太想引起争议的,艺术上的追求可能稍微低一点,写实一些的,这方面的用的多一些。这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料,我们把这些废料做成了一个桥,把工地上的废料做成了一些桥。我们把展示的盆景上加上一个框架,品位和气息就完全不一样了,右下角这个图是上海园林的,多肉植物,里面和墙体结合起来,用植物和实体形成一个雕塑感的作品,雕塑无处不在,可以和园林很好的结合。
  去年年底武汉中山大道改造完成,大家很兴奋,参观的人很多,现在全国都有一种新的反思,现在汽车越来越多,我们总觉得不够,不停地把道路拓宽,去年中山大道的改造成功之处应该是人性化,把道路变成街道。上海在这个方面做的工作更多一些,今天是在王家墩商务区,这是一个新的区块,大武汉不能完全做得到的东西应该在王家墩商务区做到,我们可以自己探索出一个非常人性化的王家墩商务区,在这个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有人调侃上海的几个新大楼,厨房三件套,在前一段时间有一个说法,陆家嘴的交通非常拥堵,大家上下班非常不方便,参观的人流、工作的人流都在那里,找停车位非常不方便,停车需要上百块钱,非常不方便。但是我们觉得那里很高大上,远远看上去高楼林立,非常现代化。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上海去年推出了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更好强调以人为本。它的主要思想是从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从强调通行效能向促进街区发展转变。
  江汉区也是历史老区,这个方面有一定的借鉴,设计必须极大的同情心为行人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果凭道路拓宽就能解决交通问题,那么或者不妨拓宽,但如果这样做,到底能缓解几年的交通拥堵呢?我们在历史风貌和缓解交通拥堵之间应该做什么选择?武汉这几年大力抓交通建设,交通建设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道路不停地拓宽,园林绿化也造成了一定破坏,主干道上的绿化都很受影响。上海原来的黄浦江江边是双向车流,后来改造了以后变成只有一边,把这一边的车流埋到地下去,把整个上海的外滩往前延伸,这是前些年做的一个项目,充分表达了刚才说的思路和理念。如果要贯彻这种思想,就要强调人、公交,公交可以根本解决交通问题,我们每年增加那么多小汽车怎么办呢?我们把街道里人行慢行空间做足,车子能走就怎么走,国外的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这些过程,后来更多习惯用公共交通解决问题,步行设施非常齐全,以前的转弯半径非常大,车子可以以很快的速度转弯,人过马路非常不方便,现在根据新的规范,转弯半径减少一半,有点接近直角,在车子转弯的时候不得不把车速降下来,人过马路的时候距离就比较短。为了强化非机动车道,甚至像建绿道一样涂上颜色。比如停车,现在大家比较头疼的是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他们的做法是在人行道和绿化代之间停车,这条主要道路在右侧,道路更加关注道路红线以外的区域,国外的红线是可以满占的,可以完全把道路建到红线边上,建筑外轮廓往往是奇形怪状的,边线可能是斜的,建筑就是斜的,中国有一个特色,就是要退多少米,也就让出了一个道路红线和建筑之间的空间,怎么利用好这个空间,这有很大的工作可以做,这就是把步行、休息和商家的商业活动延伸出来,缔造了街道空间。有些街区不是越宽越好,上海的历史街区道路宽度不是按照今天的模式,我们现在的模式是3.7米,一车道,他们发现以前道路是多少英尺的,道路宽度和现在不一样,在恢复历史风貌区的时候就规定有多少条道路,不再拓宽,甚至是压窄,一般要按照多少的红线宽度设置道路。就形成窄马路、高密度的路网格局。王家墩商务区多少年前都已经曾经做过总体规划,当时也想把密度比较小、单条道路比较宽的规划布局变成窄马路、高密度路网。大量的空间是慢行、人行空间,甚至店面的活动可以和外面结合起来,而且鼓励街头设置一些公共空间,有些道路比较窄就要做分流,可以混行,道路沿着红线做,和道路衔接,以前由于历史风貌区以10英尺为模数,道路宽度王9.1米、12.2米、15.2米、18.3米,上海准备把64条道路拓宽,还有的道路做的比较窄,很好的注重人性化空间。人行的和车行的铺装一样的材料,在工作日的时候主要是以通行为主,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出店经营。常规的出店经营,旁边是行道树。原来的道路宽度是行道树之间的,在旁边做的非机动车道,在外面利用场地做了很宽的人慢行空间,而且有很多树和设施都包含在里面,对于学校瞬间很大的交通流解决的非常好,我们在王家墩首先对道路进行调整改造,把人行慢行交通做好,可能使得王家墩商务区更加有特色,更加人性化,艺术品可以有更多地方放置,也会有更多人欣赏王家墩商务区的风情。
  主持人:孟总是建筑学背景,长期从事园林工作,从他刚才的演讲中说明现在城市发展越来越强调跨界思维,我们不能再拘泥于你是雕塑的,他是园林的,我是做建筑的,做城市道路的,更多是把城市看成一个整体来思维,就需要我们综合的复合的眼光,孟总的发言是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从雕塑和园林的关系上,特别是以园博会的雕塑为例来讲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特别有针对性,从上海的城市道路改造实践来看中央商务区,这有一种未雨绸缪的前瞻性,我们在建设之中可能会有很多未来出现的城市问题暂时意识不到,如果我们提前把这些问题纳入到思考的视野,也许对未来中央商务区的发展建设会更加重要。
  下面有请来自保加利亚艺术家Assadour·Markarov,他一个中国通,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都很书记他的面孔,很长时间在中国学习,他读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美院的书法专业,学习了四年,他是保加利亚索菲亚美术学院的教授,壁画艺术系的主任,同时他也兼职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公共艺术学院新闻艺术系担任教授,同时从事策展工作。
  Assadour·Markarov:大家好,我首先要感谢大家今天来到这个论坛,同时也要感谢孙振华老师邀请我参加这个论坛,探讨一些公共艺术的问题。
  我谈一下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任何一种种类的艺术,如果没有艺术家的话,都不可能实现。艺术家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艺术家的参与,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艺术家所做的事情就是创造出人们没有觉得没有必要生产的,但是艺术家觉得给人们展现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艺术家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在创造作品,这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公众艺术,公众艺术中很重要的就是,从我的经验上来说,我想谈一下我认为的公众艺术。
  软材料,一些布,比如纤维,他们也会影响着场所,很重要的一点是场所。场所是非常重要的,就我来看,我觉得公众场所必须要和公众结合在一起。这是在密歇根,在1961年,这个作品还在那里,我的同事莫伦说过塞拉的作品,塞拉的作品可能是比较失败的,会被拆掉。这是毕加索的一件作品,在芝加哥,它现在还在那里,人们可以欣赏这幅作品,这两个作品的区别之处在于毕加索是很有天赋的,这就是我刚刚所谈论的塞拉的作品,这个是倾斜的弧,很多人都觉得这不是很好看,公共艺术可能是暂时的,有时效性的,可能只会展出几天,也有可能几年。这是love的雕塑,这是一个衣夹,这个美国的艺术家是怎么样受到场所的影响。人们也是场所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里我们看到塞拉的作品,这个是1992年的一部作品《路人》,我觉得这很有趣。这会展出四个不同的地方,有一些作品对于后人来说有很深远的影响。这是在另外一个地点的展品,在广场当中,它是由石膏做的,不是石头。
  公共艺术也会参入纤维艺术,这是丹妮尔的一件作品,在1973年的作品,他用了一些像旗帜一样的东西,这也是丹尼尔的作品,在2004年10月份,在北京。他会用一些旗帜。另一个作品,这是一个现代作品,是用木头,木头也是用纤维做成的,纤维艺术也会用到木头,可以用任何一种纤维,比如塑料,木头,Quinze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比利时艺术家,他用了木头制品。这是在上海的静安区,2010年完成的,它现在还在那里。
  这里有一个艺术家,他想到了材料的灵活性,我非常喜欢这句话,他说"我们没有办法定义电,我们也无法定义艺术,要给定义是非常难的"我在这里介绍一个很成功的奥地利艺术家,主要是她的视角非常有艺术,这是一种一分钟的雕塑,这是和雕塑之间的一种互动,观众必须要参与其中,参与一分钟,这是一个真人,他要沉浸到盒子当中,沉浸一分钟,这里有不同的案例,有用铜、纤维玻璃,在园林当中也会有使用。这是一个很窄的房子,在2011年。这部作品是一辆车,他非常喜欢制造车,这是一个胖胖的房子,融化的房子,这个房子在园林当中,这也是一种车。
  下面我介绍另一位艺术家,shonibare,这位艺术家有很多公共作品,这个是用钢做的,会把它进行弯曲,2013年9月,他受邀作出展览,这里我会你们展示一下。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这是第二次展示,我和他一起做的这个三年展,我请来这位艺术家,他现在很有名。这是一个雕塑,放在展厅里面,这是一个秋千。所有的这些都是由他来做的,有他自己的想法,这是在一个雕塑公园里面,约克郡的雕塑公园,这是对于布的很有趣的展示,这可能是最有名的一部作品,每两年在伦敦会选择一个艺术家来展出一个雕塑,在公共空间当中的作品,这是一个瓶子中间的战舰,在2010年的展出。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和观众的互动,公共艺术家需要和公共们进行互动,其中很重要的是罗伯特,罗伯特有一个很重要的作品,非常有趣,这是一个迷宫,它是用玻璃做成的,人们进到迷宫当中可以看到其他人,但是你摸不到旁边的人,这非常有趣,罗伯特同样也是极简主义大师,这个艺术作品在堪萨斯的艺术公园,是非常有趣的作品。
  这位艺术家Neto是很有趣的,他用一些装置,用一些可延伸的材料,他会在里面放一些植物,在图片中有装置,人们可以进入到里面,和空间进行互动,这是他最近的一个展览。这是在纽约。另外一个很有趣的是托马斯,他的作品也介入了很多空间元素,用了空间与人的融合,这很有趣,我这里会有一个视频,他用纤维,这可以伸展,他在创造空间,请大家观看一个视频。这个视频是2011年的作品,他做了云中城,这是他其中的一部作品,人们生活在城市当中,人们可以进入到这些材料当中,他们可以感受到周围的材料,感受到水,感受到植物,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体验,一次性不能进入太多人,可能只有四五个人左右,因为这是塑料材料,很有可能会破。这是云中城,还植入了一些植物,还有水,装在这些塑料球里面,这是在德国进行的展览。这就是我刚刚展示的一些展品,它用同样的材料,把它放在一个空间的顶处人们就可以进去。
  另外一个艺术家,他叫AnnHamilton,他的主要观念是记忆,和人相关的,人们的回忆是什么,人们能看到什么,能感受什么,我同样也准备了一个视频,这是一个有互动性的装置,这是一个很大的空间,Ann现在非常着名,人们可以参与到艺术作品当中,这是公众艺术的新一代,这是和人们之间的互动,这里有风,还有人在这里朗读,还有鸽子,每天有那么一次,他们会放飞这些鸽子,人们可以在这里阅读,可以坐下来,还可以写作。
  另外一位艺术家是Holler,我这里只会给你们一些例子,并不是全貌,这个艺术家会用一些装置,在空间当中的装置,这是他最近的一幅作品,在伦敦,这是蘑菇,人们可以转动整个空间,飞行的蘑菇,这里也有一个视频,这是在室内的作品,而不是户外。人们可以到里面去参与户外的项目,人们可以进入到里面滑下去,像滑滑梯一样,人们很开心,不单单是孩子会参与,我们这样的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是一个雕塑,有交互性的装置。
  这位艺术家,这是一个有装置的瀑布,在伦敦有四个区域展出这种瀑布。还有一个叫做"冰手表"的展示,在巴黎,正好是和气候变化相关,在巴黎气候大会期间展示的。公共艺术和表演艺术结合在一起,场所中的,这是在巴黎圣母院前面。这是在西湖的一个户外的展览,他们是一种社会艺术家。这里我想说一下克里斯托,克里斯托的作品主要是用包裹的,这是最大的一个艺术作品,会在这些建筑上挂一些布,他会用布料,有400万人会参观这个项目,这是一个门,我们也有他的一些视频和作品,这是第一个能够在中国做这种作品的艺术家,在2013年,一个德国的艺术家。
  最后我想介绍的在去年6月18日开始在意大利的一个作品,这可能不是最大的,但是它是互动性的,也很有意思,可以和人们之间互动,这是一个漂浮的码头,整个项目花了1000万美元,大家看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希望下一次在武汉的公众展览也可以感受一下,我想让你们听一下这些观众的说法。"年轻人和年老人都可以参与,他们可以拍拍照片,还可以休息一下。我觉得这很酷,这是一种艺术,这非常有想象力,也非常有创造力",这是克里斯托最近的一幅作品,他是一个概念性艺术家,他租了一个岛,也在巴黎的桥上做了一些作品,甚至还给国会大厦盖上了布,他最近的一个作品就是"门",有7000多个,这是在2005年的时候一个巨大的作品,在漂浮的码头的作品,我们来谈论一下这个作品。这边都没有扶手,这个作品的完成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这大概要53英尺宽,是用塑料的立体的小块做成的,这些作品会和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有山、有海,所有东西都是融合为一体的,他已经工作了53年,整个作品要完工了,它的团队在寻找合适的材料,他们花了5个月的时间来找到合适的小块,这可以让这些小块漂浮起来,然后他们用这种布把它们遮起来,整个作品都是暂时的,最后这些作品都会进行回收,这是一个作品还是一个景观呢?这展现出了一个独特的景观,这里注入了人们很多智慧。这是第一个没有在他夫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的项目,他的夫人在前几年去世了。我们也会碰到很多困难,因为有风,所以婴儿推车不是很适合用。
  有很多访客会参观这个项目,这是一个公共艺术,它非常成功,总共展出了16天,他用了布,这是临时使用的。
  当代艺术会谈论到很多社会问题,包括环境、全球化、消费主义等各种问题,纤维艺术的发展也必须和其他艺术结合在一起,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一直都这么说。像当代艺术本身一样,纤维艺术已经是由观念和理念所驱动的。
  最后,我想引用路易斯布尔乔亚的一句话,他说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艺术是关于生活,是关于生活的总和。他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法裔美国艺术家,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最后一个浮桥的例子点到公共艺术的地方性,那个浮桥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武汉有这么多水面,有东湖,我相信中国的公安首先就不同意,这涉及到公共安全,我们这么多人,甚至推着婴儿车在上面走,我们这里能允许吗?这恰好也是公共艺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会呈现不同的状态,这恰恰也是今天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所在。
  六位讲者的演讲已经结束了。
  提问:汤姆教授谈到大地艺术,景教授也谈到一些历史沿革的话题,有政治的变化,还有一些这样的作品,请问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话题上的区别?您刚才谈到一些雕塑作品,包括自然、光线,一些抽象的概念结合起来,来打造雕塑产品。景育民教授谈到他的一些理念,包括历史、人本思想,您觉得这两个话题的区别在哪里?
  Tom稭oran:我觉得这两者应该还是有很大的趋同性,艺术家必须要找到合适的地方来使他们的理念和大的想法付诸实践,但是在有时候有些理念在非常紧凑的城市空间布局中很难实现,他们有这样的哲学,就是要必须找到合适的场景,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和自然、大地融合,包括犹他州,在美国的其他地方,以及在意大利的一些地方。我们必须要创造一个历史的观念,有历史感觉的,包括景观建筑师那样的,我们作为雕塑艺术家应该可以学习这样的做法,在城市和公共区域做公共艺术的时候如何去布局这些空间,这非常重要,我们要有这种自然的尺寸,还包括时间轴。艺术家的思考应该是方方面面的,他的想法付诸实践的作品最终会成为城市设计中的一部分。杰姆,英国建筑设计师参加到纽约一些高地治理过程中,公共艺术家们也需要很好的时间和时空去探索和追溯他们的理念,作为艺术的前瞻。
  提问:您对我们在校大学生有什么建议吗?包括公共艺术,您建议我们做更多社会实践或是多学习理论,或者是把这些创造性的理论付诸实践呢?
  Tom·Moran: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历久弥新的文化历史,也是地大物博的广袤无垠的国家,还有一些考古发现,有历史的辉煌记录。美国、欧洲,他们往往有时候会受到中国或者其他古老文明的影响和启发,这些艺术作品在各个地区都产生了一些很好的思想火花,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启发,是一个启发的很好的模式,对现代艺术发展非常有指导性。另外,有一个很好的理念,但是要执行它,我们有了好的理念,必须要去探索它,并且去分析它实现的各种可能性。
  学术主持孙振华:根据议程安排,最后我进行简单的小结。全场在讨论中值得注意的一些很关键的有启发有意义的问题,我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第一,全场讨论中很多讲者在演讲过程中都有一个很突出的思想,就是我们要用公共艺术的观念来看待城市发生的艺术。什么是公共艺术的观念呢?大家在演讲中都突出这么几点,公众的参与,要和日常生活、老百姓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现在再来看城市艺术的时候总是强调以人、以人的身体作为我们感受时间、感受空间的尺度,而不再像是以前看艺术那样会有一个高大上的雕像站在基座上跟我们招手,这是城市艺术巨大的转变,这是通过公共艺术发生的。
  第二,我们讨论了公共艺术的"在地性"问题。关于"在地性"问题,"在地性"是怎么体现的?首先是历史文脉,然后是在艺术中的上下文关系,是这个城市或者是这个地域的民间习惯,生活习俗,另外还有这个城市和地域的地理、气候、空间和独特的产物。比如说关于楚文化,楚文化对我们这座城市的影响,对我们这个地域的影响,作为历史文化传承会影响到今天的公共艺术。另外,武汉是一个有这么多湖面和水的地方,我们要突出武汉公共艺术的地域性,怎么做好水的文章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从发言中还看到一点很重要的问题,图片中有大量国内的艺术家的作品,也有很多国外艺术家的图片,我们不谈"在地性",就把这些图片并置起来看就看到区别非常大,比如说汤姆莫兰和阿萨放的图片,外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他们的表达就跟我们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就是地方性的因素在决定,我们通常说在做作品或者是在做艺术,其实艺术也在做我们,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在这样的地域,接受这样的教育,有这样的环境,你接受这样的资讯,它决定了你只能做这样的作品,人们很难超越这些经验。比如在湖北地区或者在中国生活的艺术家一想到做作品的时候就自然想到这些东西,因为他的教育、环境给了他这么多东西。我们要打破个人相对封闭的东西,有更开阔的眼界,吸收更多的资源,更多的知识。"在地性"的东西,尽管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创作疆域扩大,但是"在地性"或地方性又无处不在,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我刚才在看视频的时候就觉得外国人做的作品就有这种很奇特的想象,为什么中国的一些艺术家已经很努力了,但是看了还是觉得就是中国人做出来的东西。
  第三,我们都意识到湖北武汉地区的楚文化传统,楚文化今后可以成为公共艺术创作的有效资源,它的造型、色彩、空间感、工艺制作的精细,都可以在未来值得我们借鉴。
  第四,我们今天的嘉宾们的发言对武汉公共雕塑的发展、复苏、繁荣、多元几个阶段的梳理让我们知道武汉公共雕塑的脉络,正是因为这种非常有效的梳理,我们才知道目前处于什么状态,未来武汉的公共雕塑、公共艺术将怎样发展,让我们现在很清晰如何超越自身,如何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艺术产品。这也是非常有收获的一点。
  第五,未来的雕塑和园林之间,未来雕塑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淡化,会出现很多跨界的互相渗透的可能性。
  第六,一个城市如果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拥抱艺术,它将具有很多可能性,比如说阿萨最后给我们介绍的那些纤维艺术,它有很多可能性,这种软质的东西,在城市和中央商务区也有非常广阔的运用前景,一个城市要创新首先是思想的创新,就需要更多思想的激荡、头脑的风暴。这次中央商务区展出的作品,我这几天在现场观感,市民也在进步,过去我们办这样的活动最怕的就是群众经常会说看不懂是什么,所有的东西都要迎合老百姓,他们都懂了就是最好的,可能这种情况这几天并没有太多发生,一方面我们的作品更加接地气,让老百姓懂,另一方面老百姓也在进步,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
  以上是我个人听了现场几位专家演讲之后的体会。我们的论坛告一段落!感谢大家的全程参与。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