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非客观性绘画:何赛邦,黄渊青,王劼音三人展

开幕时间:2017-06-10 16:00:00-18:00:00

开展时间:2017-06-10

结束时间:2017-08-06

展览地址:上海市四川中路33号703室,近延安东路

参展艺术家:何赛邦,黄渊青,王劼音

主办单位:周围艺术画廊

展览介绍


  前不久刚刚公布的2017年英国特纳艺术大奖最终入围名单中,四名艺术家中有两名以绘画为主要创作媒介;评委认为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创造性地使用绘画这一传统的媒介,表达了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内容与精神。周围艺术此次展出的三位艺术家也同样选用绘画为媒介,只不过他们表现的不是具体的人物或风景,而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知,以及对现实生活与艺术世界的理解与诠释。
  唐代史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论》中提到“工画者多善书”,这也是中国艺术史上“书画同源”的元命题。三位艺术家的作品都带有一定的书写意味:黄渊青研习书法多年,虽然采用布面油画(丙烯)为媒介,其笔触与对节奏韵律的把握深得书法之精神;王劼音的作品中线条的勾勒转折也与“碑学”书法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何赛邦的画面留白处理显然是来自文人画的手段趣味和洒脱精神。
  除了在中国传统艺术中找到渊源,三位艺术家的绘画在当代西方艺术史中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坐标。何赛邦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笔墨的极简主义和观念艺术。黄渊青的作品在色彩上与美国艺术家琼·米歇尔(Joan Mitchell)相近,构图方式又令人联想到赛·托姆布雷(Cy Twombly)。王劼音曾在维也纳学习西方油画,却没有走向具象绘画的道路,带有几分稚拙的笔触与大块的色彩运用似乎受到马蒂斯与米罗的影响,也是在向德国抽象表现主义致敬。就连他们的作品标题——多为《无题》——也与现代主义艺术反对绘画为文学、历史、宗教等题材服务的颠覆精神一脉相承。
  艺术的传统与经典总是在不断地积淀,也将永远强大,成熟的艺术家不会在此重压下迷失自我,而是以之为源泉和主题,不断创新,改变视角,走出自己的道路。三位出生在上海的艺术家,处在中国当代艺术引进西方潮流的前沿,又根植于传统,从书法、文人画等多种元素中吸收营养;他们的作品既出自相同的血缘,又各自生长出独特的风格,周围艺术将他们聚集在同一个展览中,呈现了他们与传统和当代、东方和西方艺术的对话与融合,进而体现出中国当代艺术中坚力量的强大生命力。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