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的主题关于萨满主义。在传统意义上萨满是由“博数”(男性萨满)和“巫堂”(女性萨满)所引领,他们精通法术,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能够以个人的躯体作为人与鬼神之间实现信息沟通的媒介,穿梭于现实与灵界,通过催眠等方式指引人们的灵魂来重获新生,在幻境中与熊、凤凰、狼等动物守卫进行交流。艺术家南希潮也是如此,她通过对一些常见的材料如羽毛、松树枝的再利用,结合萨满精神制成龙或者乌龟等通灵动物,作品含蓄而不失犀利。如果说萨满是通过进入灵魂世界实现灵魂重生的话,那么艺术家南希潮则是通过艺术创作为作品赋予新的灵魂,在孤独的路上与世界之轴(Axis Mundi)相遇,她将创作中的独特经历以异彩纷呈的方式展现给观众。
作品《云顶祥龙》(Dragon Above the Clouds 2017)中,南希潮将碟子重叠组成龙身,用木头刻成龙头组成综合材料装置作品。同时由手工纸托起龙身,营造云朵的效果。艺术家发挥想象力以旧碟子、电线等偶得物品进行艺术创作,成功塑造了一条具有凌霄之姿的祥龙形象。且她在陶瓷、纸制艺术品当中也运用了传统的艺术手法,比如通过色彩调节明暗对比等。在农耕时期雨水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人们相信龙具备呼风唤雨的能力,所以在当时龙是当之无愧的王者象征。
虽然很难给萨满主义下定义,但在北亚部分地区尤其在使用通古斯语系的地区当中,萨满(Shaman)有着领袖的意思,正是这种神秘的原始社会传统孕育了萨满主义。作为宗教的一种,萨满以祈福人类或者统治灵魂的目的与灵魂进行接触并进入幻境。萨满主义不仅祈求农业与牧畜社会的繁荣,还崇尚自然的周期性再生(循环)。作品《韵律》(Rhythm 2016)整体为圆形,由传统的蓝色与绿色绘制而成的神圣金刚山脉图案被刻制在圆形中央,由柞树枝、生锈的金属汤匙组合来表现自然界的生生不息。
从作品《绿魂》(Green Spirit 2016-2017)当中可以看到在原始社会人类对精灵生命的循环特性的信仰。该系列作品涉及到自然精神、早期精灵崇拜者、萨满主义以及后期道教哲学的重要思想理念。南希潮从自然界的青色、绿色、黄褐色当中获得灵感,利用韩国古漆创作出了12副犹如宝石般的作品。该作品不仅表现出了大自然的魅力,还通过描绘四季的变化呈现了不同色彩。然而南希潮与强调色彩变化效果的莫奈不同,她的作品通过激发人们对于自然联想从而带来一场视觉盛宴。相关作品《吉兆图十副》(Ten Symbols of Longevity 2014-2017)由多幅抽象画组成,让人不禁联想到十大长寿象征(十长生)之一的龟。
韩国的萨满主义不单是流传到现在,它更是与民族主义相关且正在逐渐复苏成为文化遗产。萨满举行仪式时所需的特殊法器及饰品已经被现代社会作为宗教物品所接受,韩国男女萨满都可以通过举行仪式进入灵魂世界。
与沟通媒介相同,萨满担任着连通人类与灵魂世界的角色。在南希潮的作品当中,人们不仅可以发现许多与萨满文化相似的元素,还能通过多种创作材料领略到作品与萨满仪式间的异曲同工之妙,体验韩国萨满文化中的社会前瞻能力以及即兴能力。
人们通常认为萨满身兼治疗师、创造者、表演家、顾问、导师以及与亡灵对话的咒术师等数职,所以萨满对于社会传统有着深刻的理解。南希潮利用高丽与朝鲜时代尤为出名的漆艺进行创作,从作品《瞳》(Eyes Wide Open 2017)当中即可看到这种漆艺。作品由两个由贝壳制作而成的眼睛分别被放置在两个独木舟型的漆艺制品当中。漆由漆树脂反复提炼后制成且具有一定的毒性,在经过多道工序对漆树进行加热,再在特定的环境下烘干后才能提炼树脂。可以说它的生产过程本身即是一种通过反复冥想实现净化的过程。作品制作时,如果采用有色漆或者贝壳装饰涂层的话,在提高了制作经费的同时也大大延长了制作时间。如同萨满主义与民族主义息息相关一般,漆艺与韩国民俗艺术的关系也是如此,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对于某些萨满来说,眼睛并非一般的图案而是神灵的象征,所以该作品对萨满文化来说非常珍贵。在萨满的法器中出现具有灵性的绘画作品是有驱邪的作用,需要由萨满谨慎保管。南希潮在本作品中也扮演了为人们连接灵界与现实的萨满的角色。
艺术家南希潮利用金、麻布、折纸、丝绸等材料表现传说中的神灵、动物、山精、松树、龙、虎、狗、狮子等形象。《吉兆》(Auspicious 2014-2017)即是利用漆艺制成。她利用金箔纸表现山精以及其他神灵的目光。褐色、浅褐色、黄褐色、绿色等自然色彩则以阴影的形式呈现。作品中间弯曲至折断的金色代表着神灵,不仅是因为昂贵的素材,还因为艺术家勾绘出了让人联想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