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中瑞当代摄影中的新叙事”于6月19日起在OCAT上海馆呈现,展览邀请来自中国和瑞士的10位年轻摄影师,用影像语言搭建起层叠交错的叙事时空。两位策展人——彼得·福伦德和施瀚涛——对中、瑞两国的当代摄影实践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与研究,他们发现两国的摄影实践者不约而同地在利用摄影作为媒介展开叙事,在纪实和虚构之间创造出一个想象的现实。这也是当代摄影实践的共性。一方面,叙事这一人类自古有之的记录与表达诉求,不断在各种媒介中找到承载的语言和形式。自摄影诞生之日,影像叙事便展开了自身独特的历史,虽经时代变迁,却历久弥新,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在摄影中发展出既属于这个时代,也属于个人的表达。另一方面,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每一个社交媒体的使用者都成为生活的讲述者,宏大叙事进一步分崩离析,浩渺的微观叙事汇集在一起,显露出人类新的境遇。因此,展览不仅邀请观众“听我说”——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发出“Follow Me”(跟我来)的邀请,邀请每一个观众成为叙述者。
参展艺术家的叙事虽都以摄影为基本语言,但是展示的形式和技术也因不同的叙事而各不相同,静态图像、动态影像、投影、灯箱、物件交织在一起,成为每个故事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展览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身份的探讨,大卫·法沃、Kimisa和萨尔瓦托雷·瓦塔伊尔在自传式的故事中发出“我是谁”的追问;在第二部分中,刘卫、安妮·格拉兹、曾忆城围绕着各自生命历程中的重要地点展开回忆与追寻;在展览的第三部分,刘思麟和罗曼·马德尔通过角色扮演模糊着虚构与纪实的边界;而展览的最后一部分则有着历史考古的意味,弗吉尼·瑞贝特和石真借助影像记录这种“不可靠”的证据探讨个人和集体的记忆。
策展人语:
在中国和瑞士的当代摄影实践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一媒介正在被用于故事讲述,并且在纪实和虚构之间创造出一个想象的现实。艺术家们以一组相互关联的照片为基础,顺着一条线索或者一个特定的情节建立起相应的视觉叙事。它可能是线性或者非线性的,曲折的,跟从时间的推进、空间的转变或者一段旅程。这些故事可能是传记(或自传)式的,或者是旅行见闻,再或者以梦幻般的抒情的照片序列去探寻一个未知现实。它们的实现是基于照片序列中所藏有的提示性的力量,这个力量远大于对于现实的简单描述。艺术家们创造性地利用了图像的模糊性和被捕捉到的时间碎片之间的空隙。
展览标题“听我说”是艺术家以作者/摄影师/叙述者的角色向观众发出的邀请,艺术家根据一条故事线索对照片加以选取、排列和编辑,来引导观众对照片的阅读。艺术家把自己作为讲故事的人,但究竟何谓“真相”,则留给观众自己去思量。“听我说”也暗指社交媒体上的叙事形式,在这些媒体平台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自己日常生活的讲述者。在本次展览中,作品多在各种媒介之间跨越和融合,这也是故事讲述的基本特征。而展示的形式和技术也因不同的叙事而各不相同,静态和动态的图像、投影、灯箱和物件相互交织在一起。同时,大多数的参展艺术家也已经出版了摄影书,这是他们讲故事的另一个重要方法;他们运用了对页、排版和多点阅读等各种书籍所特有的可能性,在纸面上发展他们的叙述。
本次展览的第一部分包括了大卫·法沃、Kimisa和萨尔瓦托雷·瓦塔伊尔的作品。他们都用摄影来向自我发问,探求自己的文化和自然身份,以及自己的过去、自己和历史的联系等等。他们以自传的方式,关注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仿佛穿越回无意识的过往,通过诗意梦幻的语言和对想象的叙述来填补意识和记忆的罅隙。
第二部分艺术家的创作更多聚焦于艺术家生命历程中的一些重要地方,及其周围的领域和环境。刘卫和安妮·格拉兹将物理空间作为个人表达的基础。人们在空间中所留下的痕迹、物件,甚至房间里特别的气氛,都成为摄影师身份的一部分。曾忆城在这里呈现的则是一段爱情故事,一组非常个人化的视觉诗句。所有这些作品都围绕着时间的流逝,试图在令人费解的碎片所构成的世界中找到其中的相关性和意义。过去与当下在这里纠缠在了一起。
模糊纪实和虚构的边界是第三部分的艺术家,刘思麟和罗曼·马德尔的叙事策略。他们把自己置于镜头前,并且打造出各异的场景,他们的身份在其中发生了有趣的转变,从而成为一部虚构的自传,或者一系列从未发生过的小故事。在此,身份成了与行为和角色扮演相关的问题,它更多地取决于对现实的感知而非固有的现实。图像成为主人公自我定义的重要元素。
展览最后一部分所讨论的是个体和集体的记忆问题:我们的记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这里的两位艺术家像历史学家一样工作,用收集来的照片和档案材料重新构建他们并不认识的人的生命故事。摄影成了研究的工具,但与此同时艺术家也质疑了我们所抱有的“照片即是证据”的想法。在弗吉尼·瑞贝特和石真所讲述的故事中,记录并不能证明任何东西;它们所再现的现实取决于观者的投射,参观者基于被混合了的事实和想象,创造出新的故事。叙述中的连贯性构成了故事可靠性的唯一参照标准。
关于策展人:
彼得·福伦德,1959年出生于瑞士,先后在苏黎世、柏林及蒙彼利埃研习文学,于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之前,彼得曾作为自由撰稿人、作家、展览策划人,完成了许多关于摄影史的出版和展览项目,将视野着重对准瑞士本土。1998年起,彼得出任温特图尔瑞士摄影基金会(FotostiftungSchweiz)——致力于瑞士摄影遗产保存与维护的国立机构——总监和策展人。任职期间,彼得为基金会策划了超过25场展览并定期参与各种国际摄影盛事,包括近期参与的连州国际摄影展(中国)和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法国)。彼得的出版项目包括:《西奥·弗雷,摄影》(苏黎世,2008),《圣哥达·舒——一种迷恋》(哥廷根,2009),《1927年至今的瑞士摄影书——另一种摄影史》(巴登,2011),《再见瑞士!摄影神话的建构与解构》(巴黎,2012),《瑞士童年》(苏黎世,2015),以及《熟悉的陌生,从外部看瑞士》(苏黎世,2017)。
施瀚涛,1973年生于上海。“上海种子”项目研究与公共教育部总监;曾在爱普生影艺坊、上海外滩美术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及瑞象馆等机构工作。长期从事艺术展览及公共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2002年成立的“原点画廊”为中国最早的摄影画廊之一;2005年在首届连州国际摄影节获“年度策展人”奖;2008年获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政策研究"硕士。主要策展经历包括《走神》(连州,2005);《别扭的焦虑》(纽约,2008);《欢迎来到鸟头的世界》(连州,2010);《线索II》(大理,2011);《上海祭忆1980s》(兰州,2012;上海,2013)等。已发表数十万字的当代艺术、摄影以及艺术体制相关主题的写作和翻译。编撰有《身体-性别-摄影》、《摄影的多元化空间》;其他文字散见于《摄影-社会-空间》、《上海-影像-都市》等文集,及《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书城》、《艺术当代》、《艺术世界》等刊物。
关于机构:
OCAT上海馆是一家致力于媒体艺术与建筑的专业非营利艺术机构,由张培力先生担任执行馆长。OCAT上海馆以媒体艺术与建筑设计为专业方向,通过展览、学术研究、交流、教育、出版和国际艺术家工作室交流等项目,致力成为一所具有前瞻性和社会触觉的,活跃、互动、开放的艺术机构。
瑞士文化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致力于推动瑞士与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地区之间的艺术文化交流。为提升瑞士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我们与本地项目主办方建立联系,培育并发展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发起项目合作,并组织各项驻留项目。
听我说——中瑞当代摄影中的新叙事
相关活动安排
6月18日
开幕论坛
7月1日
讲座:镜头里的“我”:家庭影像与记忆构建
余天琦(美国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电影研究副教授、纪录片制作人)
7月15-16日
工作坊:叙事图录
言由(独立出版人,“假杂志”创办人,多年立志于发现新人摄影师)
7月29日
讲座:“纪录”的文化政治学——谈一九五〇年代末的“艺术性纪录片”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文系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导师)
8月12日
讲座:跟踪叙事——苏菲·卡尔的观念艺术
btr(作家、译者及评论人)
9月9日
策展人导览及特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