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当代美术馆一直致力于推进以表演为核心的当代艺术实践,继2015年推出《实验剧场30年》展览之后,美术馆继续探索当代语境下剧场与舞蹈的边界及其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相关性。《就地起舞 : 日常空间中的舞与影》,关注“舞蹈影像”这一自上世纪初即出现的艺术形式在当代日常空间和公共空间中的实践。展览由舞蹈影像研究者蔡昀庭策划,德国文学和舞蹈学学者、柏林自由大学戏剧学院教授加布里埃尔·布兰德施泰特(GabrieleBrandstette)博士和柏林舞蹈电影节(POOLTanzFilmFestival)组织人与评委萨拉·默勒(Sarah M?ller) 任学术顾问,由王霁青博士协助文本翻译及学术沟通,邀请来自18个国家的31位/组艺术家参展。展览期间美术馆还将推出一系列与舞蹈影像相关的学术讨论和工作坊,以及一个由青年舞蹈家联合呈现的现场项目。
舞蹈与电影
舞蹈与电影——显而易见,运动是两者的“公共点”: 如果说编舞(Choreo-graphy:“舞列-书写”)讲的是运动塑形,那么这一点对于电影(Cinemato-graphy:“运动-书写”)本身正是根本性的。舞蹈是电影一开始就钟爱的主题,蛇形舞的众多影像版本可以证明这一点,它确实使人们得以在范例中直观到电影那种矛盾的能力:拼接单帧图像并使之运动起来,就能够对运动进行固定。这又从来不只是对舞蹈的纯粹再现,因为电影(Kinema:“运动影像”)不仅意味着运动,还意味着改变。摄像机镜头所见的情形,随后在银幕上会显现为一种跨形(transformiertes)的他者,它处在电影专属现实和对应参照物所构成的张力场之中。影片(Film:“显影层”)把运动素材添写进编舞中: 摇镜,变焦,剪辑(对单帧图像、从而也对舞步顺序进行一种可能的重新安排),动画,通过改变单帧画面的韵律来快进或慢放。在舞蹈电影,或者说电影编舞这种艺术样式中,舞者展现的运动与电影专属的运动是如此交错重叠,以至于影片的整合运动本身最终成了一种舞蹈性的运动。
《就地起舞: 日常空间中的舞蹈与影像》展览汇聚了国际范围内选取的当代舞蹈电影,它们反映出这种艺术样式的丰富面向,反映出舞蹈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多维交织。电影编舞诸种可能性的宽广光谱无所不尽:数码多重复制的透明身体,肢体与运动的碎片化,万花筒式闪变的躯体编排——影片上舞者的躯体超越了它所对应的那个受缚于重力和整全性的参照体的自然-涌现(Physis)。观众们将遭遇有所回忆的躯身、介于传统和当下之间的运动素材、生命与死亡,正如遭遇某种诗性之物,语言、躯体运动和图像运动在其间进入对话,直到观众被带回到日常的空间中,带回到城市川流生动的纷乱中,就是在这里,这些舞动者匆匆抓起他们熟悉的运动样式,只为汇聚成缤纷的乱舞。
——萨拉·默勒(Sarah Möller),王霁青译
策展手记
舞蹈影像透过摄影观点,运用场景调度(Mise-en-scène),启动审美对话,摄录编舞者与舞者在公共空间或特定的场域,现场即兴实验现地(site-specific)创作;或为摄影机而舞、或与摄影机共舞、或凭摄影机而舞;经后制剪辑再一次编舞,完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艺术。被建构出来的空间,占据美术馆既有建筑的表面;重复播映的影像,回还往复的记忆之诗,提供观者随意进出的时间罅隙;置身其间,感知与再现身心位移或置换的可能,召唤舞动的本能,解放受生活日常禁锢的身体,灵魂深处表演的欲望。
行礼如仪,表情达意的手势、姿态;疯狂着魔出神忘我地颤动奔走,是舞吗?本能冲动,爱欲缠缚因缘生灭,死亡倏忽而过。身体袒露生命和生存的状态与处境,展现生命难以言诠的面貌,映照自我/人我之间,渴望被关注的需要,现身的觉受,关乎此身于此生的存在。即使害怕被看见、低调隐藏自身,承受不被看见、不受在意的可能,内心仍或渴望被看到;倘若全然不感到被看见,人是否能够看见自己?设或丧失视力,该如何观看/想象舞蹈?
身体智慧(somatic intelligence),倾听先行于观念,感受先验于知觉。舞蹈影像编录身体的真实、转瞬即逝的当下,探索身体更多的可能/不可能,通过剪接的时间轴,映现身体无法自行建构的时间性叙述,意义或者在「影像被观看的当下」产生?数码的舞蹈语汇,改变时间,舞动空间,过滤生命的曲折,重设生活的现场,期待更多舞蹈影像,颠覆既往,继续质问既野性也优雅的身体,起舞生命幽微的所在,探索险以远的未达之境。
——蔡昀庭
关于策展人:
蔡昀庭从事舞蹈影像创作,作品曾于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比利时、爱尔兰、瑞典、保加利亚、南非、土耳其、印度、俄国、巴西、美国、澳洲以及北京、广州、台北、香港、澳门等地展出。作品《非彼非此》于2015年德国柏林POOL国际舞蹈电影节获奖。蔡昀庭也策画国际舞蹈影像展览。2013年参与美国舞蹈节国际编舞者驻村计划。
关于学术顾问:
加布里埃尔·布兰德施泰特(Gabriele Brandstetter),德国文学和舞蹈学学者,柏林自由大学戏剧学院教授,曾客座于东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研究领域:当代舞蹈与表演、18世纪至今的舞蹈历史和美学、历史先锋的艺术理论、浪漫派文学。所获奖项:瓦尔堡基金会奖(1996)、莱布尼茨奖(2004)、联邦十字勋章(2011)。主要著作: 《舞蹈—阅读:历史先锋的身体图像与空间样式》、《跳跃的图像:媒体转换中的舞蹈、剧场和运动》、《舞蹈学方法:针对皮娜鲍什“春之祭”的模式分析》(合著),《浪漫派的知识诗学:1800年前后的艺术与科学》(合著)等。
萨拉·默勒(Sarah M?ller)是一名媒介科学家,她先后在魏玛包豪斯大学、法国里昂第二大学以及德国波茨坦大学学习。她以一篇探讨电影舞蹈技术的论文获得了她的最终学位,论文详尽研究了1960至1980年间纽约后现代舞蹈领域的艺术家所创作的舞蹈电影。从2014年起,她为柏林自由大学的加布里埃尔·布兰德施泰特教授担任研究助理。2012年,她开始筹划柏林国际舞蹈电影节(POOL TanzFilmFestival),设立于柏林的舞蹈剧场DOCK 11。作为这项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她受到国际范围的广泛邀请,邀请她策划舞蹈电影活动并交流相关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