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8日下午3时,由印度尼西亚OHD美术馆创始人黄鸿仁医生策划的《我的"三国演义"-张可欣当代艺术展》将于马来西亚吉隆坡WarrenArtGallery开幕。恭请马来西亚前任国家上议员、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拿督斯里纪永辉主持开幕仪式。
这是着名当代艺术家张可欣在马来西亚的首次个展。本次展览的参展作品均为张可欣在其位于中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三个国家的工作室中所创作完成的当代艺术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他三个工作室所在国目前的社会现状。
张可欣的作品中体现了宗教信仰与人类社会欲望的交织,他在将中国传统文化再创新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艺术表现语境。参展作品中的中国当代水墨部分,让人们的视觉充满着新鲜感,在富有东方诗性美学的同时也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性。参展作品中的油画、当代木雕和影像作品,突显了张可欣所具有的国际性艺术经验和无穷的艺术创造力,同时作为成熟艺术家驾驭当代艺术多种表现形式的能力。
近年来,张可欣作为一个游牧艺术家,凭借着自己独立并富有革命性的艺术语言,"演义"了他在三个不同国家的艺术工作室所形成的一种鲜活的世界观和生活观,一种他自己的当代艺术方式。
开幕式当天,印度尼西亚OHD美术馆创始人黄鸿仁医生还将主持展览研讨会并与现场来宾分享交流。
感受《我的"三国演义"》
记张可欣的当代艺术方式
黄鸿仁
2016年5月至9月,印度尼西亚OHD美术馆有幸与活跃于国际艺术舞台的着名当代艺术家张可欣进行"对话OHD--张可欣当代艺术"的艺术项目合作,他以个人化的艺术形式将我们"黄氏祖屋"变成了一个工作坊,并因地制宜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当代艺术作品。2016年8月张可欣在印度尼西亚黄氏祖屋和OHD美术馆举办了展览。
张可欣在实施艺术项目过程中,经常去印尼马吉朗周围的穆斯林社区考察,同时也到华人社会调研,从而他的艺术表现有了鲜明的课题。印尼爪哇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感,美丽的大自然和举世闻名的宗教艺术圣地,激发了可欣的艺术灵感与创作欲望,他想在印尼有一个自己的艺术工作室。面对艺术家的希望,我建议可欣应该在印尼中爪哇建立一个创作的工作室。这样既可以此为基地,随时可以去各地考察多元的印度尼西亚文化艺术,从而也有利于艺术活动的发展。可欣接受了我的建议,并很快在马吉朗市的文池蓝镇上找到了一座有百年历史的宅子,作为他印尼的工作室。
在他的印尼艺术工作室之前,可欣已经在北京和曼谷设立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他拥有这三个艺术工作室,会让他的艺术语言更具自由、独立性,进而成为世界艺术舞台中富有个案的优秀艺术家。
可欣在泰国曼谷已经工作生活了近二十年时间,在曼谷工作室里他以东南亚的人文情境与地域文化,结合自身母国的传统文化,创作了许多当代艺术作品,如《中国营造法式》这一组大型系列油画作品,整个作品的强大艺术阵容与视觉冲击力及其史性价值意义,在艺术界获得了重大影响,并被中国艺术评论界权威学者肯定为"泛亚洲新波普"的艺术现象。可欣并没在成功面前止步,他以《中国营造法式》的艺术主题,又在北京工作室完成了大型装置、木雕等系列作品,并多次在美术馆和一些艺术机构举办个展和联展,获得成功。
2007年,是可欣艺术上的重要时期,他去北京从事当代艺术活动,参加了很多展览,又创作了许多大型装置和绘画作品,同时也设立了他在北京的艺术工作室。从此他的艺术工作重心放在了北京。
他在北京的工作室的创作主要是以《浮华超市》系列为主。这个系列主要表现了在中国当下炫富浮夸、缺乏信仰的名利社会里,中国知识精英和精神贵族们在高速发展的物质社会里,正在被欲望俘虏,成为了物质化的新贵族阶层。面对一个宛如"浮世"的过度商品化社会,及人类在物质与精神失衡的问题,当代艺术敏锐的触角让可欣开始了认真思考,之后,他便以此为创作的宗旨,完成了有关"浮世"的系列性艺术作品,除了当代水墨绘画,还有木雕和装置等艺术,同时在中国多次参加联展和个展。其中《美艳诱惑的橱窗》、《中国礼花》在展现美丽、灿烂辉煌的视觉盛宴之时,也将中国的过度物化社会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生活在灰与蓝里》是他在北京工作室创作的另一件反映当前中国的社会问题的作品,北京严重的雾霾灾害不仅吞噬了人类的健康,更给人带来阴霾下的郁闷与焦虑。
近些年来可欣在中国与东南亚的艺术活动非常多,来往频繁的流动生活让他多了观察和思考,《当曼谷遇到了北京》的当代水墨作品,就是近年来他对自己亲身经历的两个国际都市的心灵写照。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寻觅精神家园》、《孤岛》等当代水墨作品,是可欣在曼谷工作室中完成的。2013年,可欣到泰国阿育他耶府的萨满那寇塔拉姆寺修行。在这个乡村寺庙,他与住持一起托钵化缘,与众僧共上早课,晚课,做一个粗使和尚所做的全部工作,如打扫寺院,清洁庙堂等。修行期间他得到的最大收获便是"学佛先做好自己,做事认真富有责任心,同时面对一切都能放下"的道理。他在抗拒欲望的诱惑中,孤寂行走着自己的艺术之旅,他自己心灵中的那座佛寺,一直引导着他在工作上的修行,所以可欣的人品和作品都是值得称赞的。
相较于曼谷和北京工作室,可欣在印尼的时间较短,但他的创作反而有爆发点。2015年,他身穿一身洁白的穆斯林礼服,头顶鸟笼,走在日惹的大街小巷与举世闻名的婆罗浮屠佛寺,并在与爪哇普通民众的友好互动中完成了《都市的孤岛o鸟语》的行为影像作品,这一创作是通过反映爪哇人传统文化及宗教问题对当代社会的反省。
2016年,他在马吉朗黄氏祖屋的艺术项目期间,共创作了三幅作品,其中一幅名为《北京雅加达相逢天堂》的作品,将中国印尼两国关系的发展史、政治与宗教对其不同民族的影响,不同种族的融合所衍生的问题,当下精神世界与物质社会的失衡问题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等等都浓缩在画面中,使这幅叙事性的绘画重新有一种当代性的语言。另一件绘画作品《郑和o风筝》则表现郑和下西洋时威武的中国船队以及他在印尼爪哇的作为,使我们海外华人有了异乡生存的信心和对母国文化的认知意识。而《展品包装箱,从北京到马格朗》的绘画作品,通过"展品包装箱"的国际运输功能,反映出保持自身民族文化和本土艺术在对抗经济文化全球化中的重要性。这三件绢本绘画作品都已经被收藏,其中《北京雅加达相逢天堂》为OHD美术馆收藏,另外两件作品则被印尼华人百家姓协会主席林万金先生收藏。
有关印尼的题材,可欣还创作了绢本作品《信仰o鸟语》、《新的驿站》和纸本作品《生命的图像》、《宠物比赛》、《景点》等。
自从可欣在印尼文池蓝建立工作室后,我常常去看他的新作品,目前他正在创作的《写意风筝》系列影像、行为和装置等作品,更强烈地表达了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宗旨。风筝,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两千多年,可欣以风筝来作为他艺术表现的媒介,无疑是得益于他来自中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三个艺术工作室的广阔视野和思考,风筝是海外华人对母国的一种文化乡愁,同时也受到世界各地民众的喜爱。风筝作为可欣最新的一个艺术表现容器,承载着华人的历史、政治社会地位,同时也承载着我们华人的希望……
可欣近几年来在北京、曼谷和马吉朗三地创作的当代水墨作品,我认为也是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创新,并形成自己的艺术表现语境,也真实地反映了他对三个工作室所在国目前的社会现状,他的作品中总会有一种宗教信仰与人类社会欲望的交织,他独树一帜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让人们的视觉充满着新鲜感,强烈的色彩竞和谐地处在一个基调里,富有美感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度,让人们思考社会,人的生存,人性,人生等许多问题。
我与可欣相处久了,也越来越了解他,我很喜欢他的作品,也希望能与他再次合作。2017年5月,在我们OHD美术馆成立20周年庆典后不久,可欣来到我家,我们如往常那样聊天,他告诉我他将于2017年10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Warren画廊做个展,参展作品均为他在中国、泰国和印尼三个工作室所创作完成的。同时他转告了Warren画廊希望我能作为这次展览的策展人,我欣然应允。随后,我们商定展览名称《我的三国演义--张可欣当代艺术展》。我相信以可欣具有的国际性艺术经验,无穷的艺术创造力,他会凭借自己独立并富有革命性的艺术语言,来"演义"他在三个不同的国家的艺术工作室所形成的一种新鲜的世界观和生活观,一种他自己的当代艺术方式。我非常期待可欣在马来西亚的首次个展能获得圆满成功。
写于印尼马吉朗OHD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