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时代美术馆早在设计阶段就提出美术馆将以"生产"作为线索,同时带有对应的组织框架。因此原方案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它本身可以被视为一个关于美术馆的方法论。当面对真正的实践时,这些设想既是某种提示,也成为背景的一部分。
在此之外,美术馆周围不断变化的地域、历史文化现状成为塑造自身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尽管普遍意义上,私立美术馆的功能有明确定义;但国内的美术馆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依然十分模糊。能稍加确认的是:美术馆是一个提供艺术创作研究、收藏和展示的公共空间。但这样的定义危机四伏,它无法说明美术馆在层层现实中能承担的角色,甚至国立与民营之间的差别等等言之不尽的疑问。在这种情况下,美术馆需要划定自身,而身上的各种"例外"反而能成为自我划定的前提。
因此展览将美术馆自身作为一个案例,把各种潜在的行动前提袒露出来,其中包含了它的建筑形态、不同面向的实践,未来能成为什么这些问题。在这个结构中,艺术创作是作为与日常生活的链接出现;建筑师既作为空间的规划者,也向观众提供如何使用空间的想象。在两个月的展期中,美术馆将成为多义的公共空间。美术馆通过打开自身,在各种范例和判断中洗脱出来,从而获得研究自己的机会;这既有反身自问的意味,也是在向到来的观众无所不言。
工作坊:原址旅行团
策划:激发研究所
时间:2017年12月17日 14:00-21:00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榕树头、黄边站、上阳台
问题和目的:
2005年库哈斯为广东时代美术馆设计的方案经过数次调整,已然成为了嵌入美术馆空间内不断延伸、纵横交织的"隐性空间",此次的工作坊,通过对此"原址"所在地的实地重走,整理相关记忆和知识,考察其当前状态及周遭境遇,并基于重走过程里讲座、对话、纪录的启发,提出一种具有实验属性的空间想象方案。
形式和内容:
"重访行动"所至的每一处空间,其从最初规划到当前现状各自的结构变化和功能调整,以及背后所对应的现实原因,将会被一一讲述;同时,在特定区域还有围绕"现场考察"、"美术馆"、"教育"三条脉络的演讲……一路上始终伴随着自由讨论和随机地纪录捕捉。参与者可随时加入、相互连接。
工作坊:马里奥之家
策划:童筑未来团队
时间:2017年12月25日-2018年2月4日
地点:广东时代美术馆、时代玫瑰园
通过组织社区搭建活动的机会,让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艺术文化中来,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认识艺术创作和空间设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并通过活动的自我学习带动家庭的学习。
工作坊将和居民一起在时代玫瑰园的三处选址,配合场地用PVC管作为材料实施公共搭建活动。活动以1+1的形式举行:即童筑团队带领居民针对场地进行组装。其后,在与居民重访现场和学习的基础上,共同重建之前结构。希望借此易于制作的"建筑"在家庭成员、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各种具有启发性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