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前言
本次展览由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广州总领事馆和Art23当代艺术馆主办,邀请了来自德国与中国的9位优秀当代艺术家参与。他们分别是Frederik Foert, Susanne Kutter, Olivia Seiling, 陈丹阳、黄小鹏、蒋国远、刘香林、徐子薇、应麦可。展出的作品涉及装置、影像、雕塑、绘画、行为等各大视觉艺术门类。
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在此背景之下,本次德中当代先锋艺术群展旨在促进两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对话,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赏。
“先锋性”是该展览力求凸显的亮点。 展览探讨个体与时空的关系,作品充满惊喜和深意。在这个用艺术构建的时空现场,动静共存、光影同现、虚实相衬。艺术家通过摧毁与界定、打磨与叠加、错位与整列、重复与颠覆等艺术实践,表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多样形态。沉浸在这个现场,观者的感性与想象得以激活。此刻,时空已不再是思维难以把握的科学概念,而是个体先天固有的感知能力,即德国哲学家康德所提出的“直观”。
在共同构建的艺术时空里,德国和中国的艺术家凭借作品自由交谈。“直观”作用下的时空表达,呈现同时也跨越了文化的差异。
艺术家|Artists
Frederik Foert
德国动态装置艺术家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客座教授
同时任教于德国康拉德乌尔夫电影电视大学
Frederik Foert 1971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毕业于德国明斯特美术学院,硕士学位。他的作品被美国、欧洲和中国的美术馆及画廊收藏及展出。目前,他生活在柏林、维也纳和北京。
Frederik Foert的装置作品以动态形式呈现。他深入进行了若干种类的动力研究,以日常事物构建实验性装置。通过他的创作,日常物件从它们一贯所有的语境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原有的秩序与模式。这些物件潜在的天马行空被置于明亮之处,显得闪耀沸腾。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如何能以不用的方式运行,充满幽默诙谐和玩世意味。
Susanne Kutter
德国跨媒介艺术家
威斯特法伦—威廉大学文学、哲学硕士
明斯特美术学院雕塑与装置硕士
Susanne Kutter 曾在威斯特法伦—威廉大学学习日耳曼文学和哲学,在明斯特美术学院学习雕塑与装置,均获硕士学位。除了装置以外,她用影像记录她的行为艺术项目。这些项目用摧毁的方式探讨人与空间和环境。
她曾长期参与法国巴黎的“国际艺术之城”驻地艺术家项目,并获得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资助在纽约进行艺术创作。她的影像作品多次获得各大电影基金会的资助。
Susanne Kutter的作品在多个国家展出。
Olivia Seiling
德国跨媒介艺术家
明斯特美术学院硕士
Olivia Seiling生于1972年,就读于明斯特美术学院。硕士毕业后,她于2001年定居柏林。她的创作门类涉及绘画、雕塑和影像。她的影像作品时常与行为艺术相结合,例如本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她的作品常探讨人类在躁动、隐晦的社会中的自我剥削、文化生产、经济活动和工作环境。
黄小鹏 HUANG Xiaopeng
影像艺术家
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硕士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黄小鹏,1960生于中国山西。199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香港浸会大学院士和K11艺术基金会驻留项目主持。黄是广州时代美术馆黄边站(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的创建人,2003 – 2012年任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兼第五工作室(当代艺术)主任。其录像和公共装置作品主要探索现代化语境下文化复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误译”问题,以及相关的彼岸“错位”想象与全球化进程的困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将尝试将语言和日常图像之间的关系推到极端来试探测意义的边界,以质疑日常经验的“正确性”。
陈丹阳 CHEN Danyang
职业画家
1976年生于浙江象山
现居上海
陈丹阳的作品具有音乐性。音乐是高度抽象的艺术,音阶、音符和音节的长短和强弱构成了一个有着层次和结构的世界。而陈丹阳的作品即是由色点、色块与经纬线条编织成的视觉的音乐交响。他把它们命名为《巴赫平均律》。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来源于音乐家对于宇宙秩序的超验感知。它是一种在秩序与结构中隐含涌动的澎湃激情。正是这种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张力结构启示了陈丹阳的艺术创作,给我们带来了格式塔心理学式的知觉体验。
蒋国远 JIANG Guoyuan
独立艺术家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
蒋国远于2006年开始以具象的方式进行个人创作,探寻我之所以为我的个中原因。2009年开始接触到电影,并对运动产生的图像痕迹产生兴趣。她在日常中觉得无法用一种静态图像进行体验的表达,便开始尝试以视频为基础的叠加式运动绘画,寻找一种时空中的体验痕迹。13年以后开始运用现实中的材料与绘制结合制作作品,想要寻求一种更为真实的现实幻想。其作品《双生树》曾入围约翰?摩尔新绘画大赛,《我抛》获雅昌保利新势力提名奖。
刘香林 LIU Xianglin
独立艺术家
深圳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刘香林大学本科设计出身,早年以架上绘画为主,2007年以后的艺术形式逐渐转移至行为艺术上的探索。把“行为艺术”当作一个创作过程,对绘画、装置、影像,还有行为过后遗留的形成物进行探索研究。现阶段主要从事行为艺术现场创作、影像拍摄、小型装置制作,行为剧场表演、独立艺术项目和展览策划。
刘香林的创作内容和方式涉猎广泛多样。他用作品介入到当下都市,探索都市人群的各种生存状态和反映,追问生存、城市化、个体经验、人和物、人和时间、空间互相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徐子薇 XU Ziwei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
现工作居住于深圳,北京
徐子薇近期作品以光为媒介,探讨平面与空间的维度关系。 当我们去探索这个外部世界的时候,主要都依赖视觉,而视觉的成立正是由于“光”这一介质的传播。去身份化的人物形象进行重造后通过光来呈现,在镜面中无限的反射和衍生,镜子所体现的未知、空洞的物质,映射出具有可能性但是又不可触摸、不能被证实的空间。就似宇宙,是在统一的时间和空间里没有准时开始和结束,在空间上也没有边界。但是同时却没有任何真理能证明它的存在。
应麦可 YING Maike
职业艺术家
深圳市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应麦可是一位坚守在深圳本土的抽象艺术家。 他的创作摒弃传统中国山水得以构成的纸本和矿物颜料,替之以丙烯、油彩和布面等西画材料。通过逐层罩染,以纯粹的线条和色块,对被拆解的古代山水元素进行概括与重组,并抽离所有原来的具体物像,从而造成全新的几何图式。
古典写生情景式山水中的具体物象被击碎消解,又在画面各个不可预知的角落渐形次成新的视觉图景。应麦可的中国式抽象山水寄怀,并非传统水墨所要传达的文人山水,而是一种探讨有序与无序的宇宙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