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经验与异地关联
“第二届重庆·成都当代艺术跨年展”序
西南地区的艺术发展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尤其是重庆和成都两地。无论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伤痕美术”、“乡土绘画”,还是到90年代的“新乡土”、“新伤痕”,还是2000年后对实验艺术的探索,重庆、成都两地艺术家不仅体现出中国现代化变革中文化现代性的先锋性,还凝聚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文主义关怀的呼唤。不同时代的集体文化记忆和地域性生存经验在川渝两地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了直接的展现。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近40年的发展,当代艺术的观念表达、媒介转换、呈现方式也逐渐多元化,尽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作品同一化的现象。所以,梳理艺术家创作中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以及艺术家所处的艺术生态尤为重要。
本次“第二届重庆·成都当代艺术跨年展”的主题“混合”、“关联”正是基于这种语境所展开的,28位参展艺术家大都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确切地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之所以强调黄桷坪,因为黄桷坪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有其特殊性。长期以来,四川美术学院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自由创作。一些艺术家在学生阶段就开始在外租房当作工作室,黄桷坪相对便宜的房租为黄桷坪艺术生态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学生在校期间就初步进入社会,对社会现实形成了最初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判断,而不是封闭在象牙塔中的一种自我想象和闭门造车。
重庆、成都两地艺术家的作品创作与两地本身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不无关系,因为重庆、成都两地本就是两座生活巴适、安逸的城市。但这并不代表艺术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相反,艺术家在这样的生活氛围中鲜会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把艺术创作转变成一种“耍”的心态未必是件坏事儿!其次,艺术家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与他们作品多元化、差异性面貌形成又有着重要关系,可以说每位艺术家都在选择个人表达方式。此次参展作品多为表现对日常经验的表达和跨文化下的个人情感追忆。
重庆、成都两地艺术家的创作,不仅体现出了当代艺术的实验性和文化先锋性,同样也不失对人文情怀的关注。这种混合经验使得艺术家的创作带有一种体温式的价值思考。此次“第二届重庆·成都当代艺术跨年展”的举办,既是两地艺术家辞旧迎新的一次跨年联欢,更是两次艺术家学术交流和问题探讨的重要时机。无论对艺术家个案的研究还是对艺术家群落的生态调查,仅从艺术家的作品、文本入手是非常片面、碎片化的,尽管从艺术家的作品中或许能些许捕捉到一个时代的基本信息,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到艺术家作品创作时所处的文化语境与时代背景,以及他们所在地的地域性文化意义上的历史演变和文脉线索,在时间与空间、纵向与横向交织形成的多维空间中去寻找艺术家的坐标。从历史文脉语境的宏观角度和艺术家个体创作脉络的微观角度,洞察文化在地性如何在我们身上得以显性呈现,同时又捕捉到艺术家共同经验之下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