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与丁军、孙朴二位老师相识于两年前的一封邮件。邮件寥寥数语,介绍了这对夫妻画家的艺术履历及他们的作品。参观二位老师工作室后得一本书——《这帮兄弟那些年》,书中介绍了包括丁军老师在内的一大批活跃于八九十年代优秀文化人的生活经历。刚好那个时间读到查建英的《八十年代访谈录》,也是围绕“八十年代”情境及问题意识,书中邀请了包括北岛、阿城、陈丹青、刘索拉在内的当年文化领域的风云人物深入对话。站在2018年,我们亲历着“国家梦想”的实践,时代的与时俱进。身边大多人的情绪标签都注满了压力、浮躁、世故、焦虑。在这个理想爱好与实际利益挂钩的年代,百废待兴的“八十年代”却成为了激情、浪漫、理想主义的代名词,也成了一代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梦。亦是让我决定以此展览作为开始,重新阅读并观察活跃于那个年代,坚守于这个时代的艺术家们及作品。
看丁军作品仿佛是在观摩他的生活,《这帮兄弟那些年》中就有描写他经常拣拾一些不起眼的东西,并能另辟蹊径的发现或再造其艺术价值……“丁军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连画室的地面都是他捡邻居装修丢弃的瓷砖瓶贴的,看上去却非常不俗”。这也不难理解他的作品为什么会大量采用图片(大多是他自己拍的)、日常符号等看起来不相干的东西放在一起关联出他对人、对物、对生活的记录及感受。用他自己的表述来讲:“我希望观者把我的作品作为书来读,每部作品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有轻松的、有沉重的,观者可各自有各自的感想,每部作品都是我真诚地的表白,如果我的作品能使人们产生一定的共鸣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这帮兄弟那些年》中有提到丁军与孙朴夫妻在八九十年代的创作生活,“时常都会不请自来的到对方画室“发表高见”,直到二人将画室分开之后才算消停……”可知二人艺术观点、表达手法及语言的反差。孙朴的作品有在纸上的也有布面的,画面看似无形,却将定型的东西玄妙而丰富的表现出来。她追求画面天然的偶得,也关注中国画中的笔墨意趣,特别是这批展出的纸上作品,将笔墨技法运用在油画中,使画面产生更好的的节奏和速度。这就是她对生活、对艺术的“表白”。或许是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缘故,她的作品有叙事性、舞台感,同时又宛若一曲曲音符的律动跃然纸上……
二位老师的作品便是那个年代艺术家的缩影,在我看来,他们的作品也有着很多的共性——现世的、现实的。他们天然的没有伤感情调,真实、朴素、单纯。这亦是与青年一代艺术家作品很显著地区别。而且让我好奇的也是如此,经历了那么多繁华,留下的依然如初。
那些八十年代还年轻的艺术家、文化人,在当时人的眼里,性格不羁,衣着不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群人也从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到了夕阳无限好的边缘。他们脸上没有了当年的顽皮和不屑,头发都花白了。可是,还是一帮活宝!回过头去看他们八十年代的生活,就像是一首嘹亮的乐曲,嵌在那段过去的日子里一样,苍劲,深沉。
策展人/艺术家简介
杨小波
2018年4月于湖光山色
丁军
1961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代书画艺术家
作品被法国,德国,瑞士,哥伦比亚,美国,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博物馆及私人收藏。
孙朴
1963年生于北京,1988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作品被法国,德国,瑞士,南斯拉夫,中国等国家的机构及个人广泛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