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票价:¥40/学生价¥30
电话:+86 (0)21 6428 9516
1936年《生活》杂志的创刊为一种新的图片使用和观看方式提供了舞台,那就是摄影专题。它主导了整个二十世纪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叙事,影响深远,以至于时至今日,照片成了传达表述各种场景和事件的关键性工具。《东行记》展览呈现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专题和纪实摄影师典范——布莱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麦凯瑞的作品。布瑞克和二十年后的麦凯瑞以摄影见证时事,用图片讲述故事,成为了声名远播的视觉叙事者。
新西兰出生的布莱恩·布瑞克(1927-1988)在1957年以一篇关于中国的摄影专题开始了职业生涯,继而在1959年作为唯一一位西方摄影师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在北京的盛况。而美国人史蒂夫·麦凯瑞(1950-)的第一篇摄影专题则是1979年刊登于《纽约时报》的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报道,而后自八十年代早期,他的作品就成了《国家地理》杂志页面的常客。两位都曾拍摄印度的季风气候——布瑞克摄于1960年,麦凯瑞则摄于1983至1985年间。本次展览将由此开始。
展览同时以当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两位大师的作品,向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亚洲“异域情调”的好奇和着迷抛出疑问。今日重读这些照片,我们能揭示什么更深层的意义?
本次展览以新西兰摄影收藏家乔纳森·福劳斯向亚洲协会递呈的纪念该协会成立六十周年的提案为契机而举办,由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于2016年主办和首次呈现,后于2017年的新西兰奥克兰艺术节由特乌鲁·怀特克里当代画廊再度展现。三次展览均由奥克兰独立策展人伊恩·韦德策划。他在1994-2004年间曾任新西兰国家博物馆艺术和视觉文化部主管。
鸣谢
上海摄影艺术中心感谢亚洲协会香港中心的展览主管Dominique Chan和助理策展人Ashley Wu助力本次展览在上海的启动,也感谢新西兰国家博物馆对展览筹备的帮助。我们感谢迪奥对本中心和本次展览的大力支持。最后,感谢策展人伊恩·韦德的付出和贡献。
艺术家介绍:
布莱恩·布瑞克是早期35毫米彩色胶片大师。布瑞克1927年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在南岛长大,少年时期热爱拍摄当地的迷人风光。1945至1948年间,他在肖像摄影师斯潘塞·迪格比的工作室工作,并于1947年获得了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资格。1954年移居伦敦,次年加入马格南图片社,1956年已成为该社亚洲方面的专家。他1957年发表的关于中国的摄影专题,以及1959年作为唯一的西方摄影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报道,使他成为了当时最受追捧的新闻记者。
布瑞克1961年发表于《生活》杂志的《季风》摄影专题中,《季风女孩》一图世界闻名,该报道刊载于十余个国际知名杂志。1967年布瑞克离开了马格南,事业重心从新闻纪实摄影转移至书籍和电影。
1962至1976的十四年间,布瑞克定居香港,并创办了电影公司。他后期拍摄了许多亚洲艺术品的照片用于出版物。1976年他回到新西兰,从未停止摄影工作,直至1988年去世。
史蒂夫·麦凯瑞:史蒂夫·麦凯瑞,1950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974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取得摄影及历史学士学位。1980年开始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拍摄专题照片。1985年因成绩优秀,被聘为签约摄影师。主要拍摄东南亚地区和伊斯兰国家的专题。他为《国家地理》杂志工作了20年,最后成为这本杂志的首席摄影师。1979年,因在阿富汗采访获“罗伯特·卡帕最佳海外摄影金牌奖”。1984年,获全美摄影记者协会“年度最佳杂志摄影师称号”。1998年又获‘艾森斯塔特摄影报道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