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作为首届Condo上海的参与方,东画廊与来自洛杉矶的Ghebaly画廊针对中国艺术家胡为一与墨西哥艺术家Yoshua OKóN的录像作品展开对话,以此呈现本土画廊与国际伙伴之间的双向交流。两位艺术家同是敏锐的观察者,特别是关于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他们总在探索一项看似反常的身体技术如何能够建立起一处私人领地。他们通过镜头传递了一种人类学的方法,利用行为、表演、行动之间的不稳定关系进行试验。
为了这次在中国的首展,Yoshua OKóN深入剖析了美国人与所谓历史之间充满分歧与迷思的特殊联系。作为一位文化组织者,OKóN涉及的话题包括跨国主义概念与全球性力量的本地化效应。他将游戏性与批判性置于同等尺度,用来映射过去发生的令人不愉快的事件对当代日常生活的显着影响。他因纪实与虚构的相互交织而闻名,且通常与诠释对象达成合作、重现现场。
胡为一来自成长于急速社会发展时期的年轻一代。作为艺术家暨策展人,他编造话语事件,把自己对解放、自由与革命的想象操练为极具象征性的姿态。回应OKóN的实践,胡为一折返到他迈向街头剧场的过程当中,重描自己的创作习性如何在不经意间与和平年代形成对峙。在此脉络中,占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于让艺术家与逐渐消散的过去产生缔结,并记录下这种补偿经验。
胡为一,1990年生于上海。他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2013年)及跨媒体学院(2016年)。他善于将随机性和自然生成的关系扭转为主观表达,在预设观众轨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对空间、概念和对外延伸的信息。2014年,胡为一凭借作品《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获得华宇青年奖大奖。他的个展包括“想象就是现实”(与胡介鸣双个展,香格纳画廊,新加坡,2018年)、“例行公事”(东画廊,上海,2017年)、“胡为一”(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策划,亚洲艺术中心台北二馆,台北,2015年)、“两点之间没有直线”(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5年)与“我静静地等待光从身体穿过”(M50艺术空间,上海,2014年)。其近期参与的众多群展包括“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龙美术馆,上海,2018年)、“海上丹迪”(东画廊,上海,2017年)、“上海星空II”(余德耀美术馆,上海,2017年)、“身体·媒体II”(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上海,2017年)、“山外有山”(Helmhaus美术馆,苏黎世,2016年)、“家庭影院”(华·美术馆,深圳,2016年)、“真山水和园林”(时代美术馆,广州,2016年)、“我们/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力量”(chiK11美术馆,上海,2016年)等。
Yoshua OKóN,1970年生于墨西哥。他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接受富布赖特奖学金并获得艺术硕士学位(2012年)。他的作品,如一系列通过镜头呈现的泛社会实验,将舞台场景、文献纪录、即兴创作结合到一起,且对现实与真实、自我人格、道德规范的惯常感知发出质询。他的个展包括“Yoshua OKóN”(Ghebaly画廊,洛杉矶,2018年)、“所有之地”(Asakusa,东京,2016年)、“萨罗岛”(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当代艺术中心,尔湾,2014年)、“章鱼”(Mor Charpentier画廊,巴黎,2012年)、“出生入死”(雷配托画廊,米兰,2011年)、“Octopus”(角屋,曼彻斯特,2013年;汉默美术馆,洛杉矶,2011年;SUBTITLE,城市艺术馆,慕尼黑,2008年)等。其近期参与的众多群展包括““人们为了钱可以做些什么:一些合资企业”(第11届欧洲宣言展,苏黎世,2016年)、“烧毁的房子”(第十届光州双年展,光州,2014年)、“宿醉之前”(国立自治大学当代艺术博物馆,墨西哥城,2011年)、“不协调”(州立美术馆,洛桑,2011年)、“The Mole sHorizon”(美艺厅,布鲁塞尔,2010年)、“第三条河岸”(第6届南方共同市场双年展,阿雷格里港,2007年)、“业余爱好者”(瓦蒂斯当代艺术中心,旧金山,2008年)、“用外语朗笑”(海沃德美术馆,伦敦,2008年)、“适应性行为”(新美术馆,纽约,2004年)以及“墨西哥城:一个关于身体与价值之间转换率的展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纽约,2002年;艺术工厂,柏林,2002年)。他的作品被泰特现代美术馆、汉默美术馆、洛杉矶郡立美术馆、LaColección Jumex收藏基金会、国立自治大学当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