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Gridology

开幕时间:2018-07-12 18:00:00-20:00:00

开展时间:2018-07-12

结束时间:2018-08-24

展览地址:香港毕打街12号毕打行407室

参展艺术家:吉尔伯特与乔治,刘韡,安吉尔·奥特罗,罗宾·罗德

主办单位:立木画廊(香港)

展览介绍


  立木画廊隆重呈献群展Gridology,参展艺术家包括吉尔伯特与乔治、刘韡、安吉尔·奥特罗及罗宾·罗德。这次展出的作品横跨2009年至2015年,媒介包括绘画、摄影和混合媒介雕塑。这些艺术家都为极简的网格赋予了当代语境。网格作为一种绘画辅助工具,其本源可以追溯到早期艺术史以矩形作为标准图画平面时,就像从窗户向外眺望一样。网格在战后到后现代艺术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且历经了数十年的概念演变。展览中的四位艺术家将呈献他们各自基于社会互动和自我探索,对网格独特的理解。画廊将于7月12日(星期四)下午6至8点举行开幕酒会。
  吉尔伯特与乔治(生于1943年与1942年;现于伦敦工作与生活)相识于两人所就读的中央圣马丁学院,他们在1967年共同创作了标志性的“活体雕塑”艺术,此后一直以组合形式进行创作。这次展览展出他们的URETHRA POSTCARD PICTURES(2009年)。此系列利用售予游客的英国明信片重复展示“一个有棱角的尿道符号”。作品由多张明信片排列成长方形,中央又有一张明信片,这个形状模仿的是神智学家C. W. Leadbeater(1854 – 1934年)在签名旁使用的代表性爱的符号。吉尔伯特与乔治将这一具暗示作用的符号极端简化成为网格形式,以此探讨不受关注的议题和不受欢迎的群体。
  刘韡(生于1972年;现于中国北京工作与生活)的艺术实践集中于探讨21世纪的社会政治学概念,例如当代社会的内在矛盾、发展中城市和城市景观的转变历程等等。他在雕塑和装置作品中常常使用现成品,却将其语境重置,通过其材料本身建构全新的意义。他经常利用几何和建筑形态来比喻城市环境。此次展览聚焦于艺术家从2013年开始创作的大型悬挂雕塑Exotic Lands系列。该系列所运用的重复、对称、几何等形式都是刘韡作品中的基础元素。
  安吉尔·奥特罗(1981年生于波多黎各桑图尔塞;现于纽约布鲁克林工作与生活)最为人熟知的是他重视过程的创作方式。奥特罗不断尝试新技法,革新绘画的类别。他的绘画既非纯粹抽象,也不重于形式,而是在实践中将过程概念放在最首要的位置,促使观者在形式之外对绘画内容的深思。这次展览展出艺术家创作于2014至2015年的Landscape Transfer系列。在创作时,奥特罗运用数码技术将一张摄影图像转化为木刻版画常见的线条纹样,然后用硅胶将线条轮廓描到麻布上,再用粉末颜料覆盖具有粘性的表面。奥特罗将图像拆解为线条,再选择性地组成一系列作品。这种将图像重制、模糊处理的过程和动作是奥特罗创作的关键要素。
  罗宾·罗德(1976年生于南非开普敦;现于柏林工作与生活)以其多样化的实践开辟独特的创作理念。他所运用的媒介包括绘画、表演、摄影、影像、音乐等。作为具有反叛精神的年轻艺术家,罗德最初受到街头涂鸦的启发,在公共空间进行未经许可的创作。此后,他的实践逐渐受到其他艺术家的影响,包括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的极简墙面绘画、1970年代维托·阿肯锡(Vito Acconci)及布鲁斯·瑙曼(Bruce Nauman)的表演艺术、以及早期艺术史中埃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的定格影像等。在Four Plays(2012-2013年)以及Dragon(2015年)等作品中,艺术家将多幅二维摄影图像以连环排列,展现作品中人物的动态。与此同时,网格系统有利于艺术家更清晰地阐释作品所探讨的社会议题。罗德常常强调其作品具有互动和合作的特性:“街上人们对作品产生的反应和回馈,以及这一具体过程中的特殊语境,都是作品叙事的一部分。”
  关于立木画廊
  立木画廊( Lehmann Maupin )由乐睿昕( Rachel Lehmann )和慕德伟( David Maupin )于1996年共同创办,一直致力提携风格迥异的国际知名艺术家,展出来自美国、欧洲、亚洲、非洲以及中东地区等艺术家作品,曾为众多重量级艺术家和艺坛新贵举办其于美国纽约的首次展览。画廊一直不遗余力支持能够挑战视觉感官的突破性艺术创作,展出大量概念性的个人探索或自我表述作品,涉及议题包括:性别、阶级、宗教、历史、政治、全球化。立木画廊在纽约拥有两个展览空间,由于对海外艺术家以及新兴市场机遇的持续关注,于2013年在香港增设展览空间,其后于2017年在首尔增设另一展览空间。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相关展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