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在阿拉里奥上海举办的首次个展中,享誉欧亚的国际知名青年艺术家莱斯利·德·查维斯,通过他最新的绘画和装置作品,小心翼翼地处理着敏感的主题,譬如帝国主义、他的故土被殖民统治的悲惨历史和宗教信仰,时至今日依然对亚洲这片曾经普遍被殖民的大陆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也对艺术在社会中的功能、影响和指向性进行过深入的思考。阿拉里奥上海将展出十余件艺术家最新创作的作品,涵盖了多种不同的媒介,包括绘画、装置、影像和摄影等。
出生于马尼拉的德·查维斯因其杰出的绘画天赋与探讨主题的敏感度而为人所熟知,他对其生活的社会投射出尖锐的隐喻,并通过重构时代的象征和符号来回应冷酷的现实。艺术家关于社会与艺术的价值体系是坚定而清晰的。他通过反映艰苦劳动和激情的创作,唤起人们对现实的反思,也因此从当今充满视觉诱惑、缺乏观念内核的当代艺术世界脱颖而出。
回望莱斯利·德·查维斯的艺术探索不同阶段的创作路径,我们能够观察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关注转向。从世纪初年少时期带着慵懒与不羁的青涩记忆,在色彩饱满、造型夸张的街头式形象中自然揭示出西方文化和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到2004年后创作日趋纯熟,艺术家逐渐褪去西方流行文化入侵的外壳,将视线转向对殖民文化、失衡权力乃至帝国主义之崇拜犬儒的无情抨击与深刻反思,以凝重而精致的笔触,重回对文化根源性的不懈探寻和对现实顽疾的尖锐剖析。
如今,德·查维斯的艺术创作已经不能再用“画家”的单一相面去做衡量或分析了,他继续着对外来文化更加深入的层层剥离,默默地与本身即十分西方的绘画艺术悄然拉开了适度的距离,并运用充满菲律宾艺术传统的雕刻、编织、陶艺等手工技法,创作出极富诗意的大型雕塑和装置作品,以此回应着时政剧变对故乡奎松省卢克班(Lucban, Quezon Province)社会面貌的影响,鞭笞着那些在动荡中麻木不仁、袖手旁观的沉默看客;艺术家更以或突破地域性、或群像式失焦的去身份化艺术实践,从外部易见的政治隐喻切入内部更为深邃和诚挚的哲学、生命与死亡探讨之中。在重读了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理想国》里的同名篇章《洞穴之喻》后,德·查维斯最终证实了走出黑暗之影、步入真理之光,继而通向理性、正直和同情之光明的可能。
艺术家莱斯利·德·查维斯对于所谓“东方主义”的深恶痛疾源于整个东南亚悲惨的殖民历史,不仅因为隐匿在背后的残酷暴行,更是因为西方文化对被殖民土地根源文化的无情驱逐与取代,这种对于文化入侵的抵御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阿拉里奥上海希望本次展览能够提供一个来自东南亚的别样视角,来理解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对入侵文化的有力抵抗,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向西方学习而非被其同化的范例。
莱斯利·德·查维斯的作品永久收藏于多家重要的艺术机构,包括新加坡艺术博物馆、韩国阿拉里奥美术馆、比利时阿兰·塞尔韦收藏以及新加坡 Michelangelo & Lourdes Samson Collection等。
关于艺术家
莱斯利·德·查维斯,1978年生于菲律宾马尼拉。他的作品巧妙地处理着普遍存在于菲律宾社会中的各种敏感话题,如文化帝国主义、殖民历史、当代生活、政治和宗教问题等。他对艺术在社会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影响和指向性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他的作品曾于国内外多家重要机构展出,近期个展包括,The Allegory of the Cave,阿拉里奥画廊,中国上海,2018;Stirring the Ashes,雅典耀艺术画廊,菲律宾奎松市,2017;The Sleep of Reason,阿拉里奥画廊,韩国首尔,2016;Unfolding Encounters,Cornerstone Gallery, 英国利物浦希望大学,2015;Nameless Presence,Silverlens Gallery,新加坡,2013。近期群展包括,Between the Streets and the Mountains: Four Artists from the Philippines,阿拉里奥画廊,中国上海,2016;Paper Views Is : Rapid Cycling,菲律宾空间项目,菲律宾奎松卢克班,2015;Asia Talk to Asia, 济州当代美术馆,韩国济州岛,2015;Singapore Biennale 2013: If the World Changed,新加坡艺术博物馆,新加坡,2013。莱斯利·德·查维斯分别在 2010 年、2014年获得Ateneo Art Awards of Visual Art,同时也是菲律宾奎松卢克班 Artist-run Initiative Project Space Pilipinas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