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艺术乌托邦从不曾存在过,但艺术家们从来没放弃寻找的步履。他们找到一些疑似乌托邦的地方,燕山脚下的上苑艺术馆便是其中之一。
2018年4月至10月,上苑艺术馆迎来了61名来自38个国家的艺术家。他们在这里进行了为期7个多月的交流与创作,举行了21场艺术活动,包括互动式行为艺术、群展、个展等。
其中有来自德国的艺术家Viviana Druga行为艺术“盲洗机”,她说,内在和谐是管理混乱外部世界的唯一途径。她提醒中国对污染的关注。
五月由Alexander H?glund(瑞典)和 Emilie Palmelund(丹麦)组织的“筑巢之影”行为艺术,调动了馆内馆外诸多社会人,获得了广泛的参与与深入的互动。成为今年一场具有轰动效应的互动性艺术事件。他们在一处被强拆的废墟中,“家”已不复存在,但艺术家用仪式、用想像引领着人们进行追思,最后“家”似乎得以重生。
六月我们举行了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三十年前女摄影师骑行6600里的摄影展。将她们从成都到北京,骑自行车6600里,背着简陋而沉重的摄影器材拍摄她们拍到的老照片翻出来,重现这段历史。
七月之后,几乎每周有一到两场的展览活动,让人目不暇接。大家可以在上苑的网站和和移动互联网上看到更多
本次上苑艺术馆2018年“国际创作计划”年展,是我们本期的总结展。几十位有强烈个性的艺术家,将选择他们在馆期间创作的代表作进行展示。
没有一种美学标准能够将它们悉数套入。对于一群离经叛道者,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一笔一画,一招一式,均出自他们的灵魂。大多数艺术家清贫,但他们精神上的富足、自由都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并不罔顾现实,他们的作品在追求更高艺术境界的同时,作为时代的代言人和记录者,他们奉献的不仅仅是美与自由,更是作为艺术家的良心。
——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