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处--周雷作品展"将于2018年11月03日(周六)下午2:00,在杭州黄龙饭店"西湖·山水·文化--艺术长廊"小展厅开幕。
辛弃疾的词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展览取意"阑珊处",尊于艺术家的本意,周雷通过自己的创作寻找"他",而回望的动作不断的提醒着我们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应该尊重零落依稀的灯火下那一丝未曾照亮的古意。
这是瀚阳艺术中心在黄龙饭店艺术长廊举办的第六十期展览。展览将推出艺术家不同时期创作的雕塑与绘画作品,展期至2019年1月12日结束。
序言:
阑珊处
几乎所有用木头、陶瓷为材料的人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因为材料的物理属性,以及这些材料背后所背负的文化符号,我们很难在艺术家与工匠,当代与传统,艺术与技术之间找到统一的界定方式。周雷这一系列的创作,以木头与陶为主要创作媒介,以致我们很难确定艺术家的身份与作品的身份,但幸运的是,这些所谓的对立关系,似乎在周雷这里不太被看重,因此我们可以放心的从艺术家与工匠交织间的关系开始谈起。如果说艺术家是美学系统不断归纳、总结、整理和完善下被造就的概念。那么我们从周雷的创作中发现了某种逃离的状态,艺术家似乎更愿意回到没有艺术家概念的时代去谈作品的问题,这是他这批作品创作的兴奋点,也是个人的审美趣味所在。陶瓷和木雕创作在周雷所取法的"高古"年代似乎很少有被署名的艺术家,而当时所谓的"创作"也更多是生活与信仰的必需品。回到当下看周雷的创作,艺术家这一系列的创作更像是他生活的必需品,或者是生活履历中雕塑形态的个人记录。
那么这批生活必需品的艺术属性在哪?我想有两个关键词是值得讨论的,第一是书写性,周雷的创作中强调线条的质感,对每一根线条保持一种极强的书写性,并将这种书写感运用在作品中的非绘画的造型之中。因此我们在周雷的作品中有两种线条是可以被欣赏的,一种是绘画本身的线条,它来源于对古代绘画、原始痕迹,高古器纹饰的传移摹写。另一种线条则是作品的外轮廓,这种线条需要对品造型进行整体的观看,其中的承转起合,让作品的造型富有一种更加生动的节奏。一实一虚的两种线条在艺术家的作品中相得益彰,则古意使然。第二是随形性,随形是中国古代雕塑语言中最具魅力的地方,在周雷的创作中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可以想象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似乎更愿意因材施雕,在尊重物的趣味前提条件下才开始放入创作者的想法,以此来创作一种应该属于材料又应该属于个人的作品。如何有意的保持物的天性,或无意的保留人的手感在周雷的作品中善意的"较量"。
辛弃疾的词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展览取意"阑珊处",尊于艺术家的本意,周雷通过自己的创作寻找"他",而回望的动作不断的提醒着我们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应该尊重零落依稀的灯火下那一丝未曾照亮的古意。
林书传
周雷
1962 生于江西南昌
1985 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国美术学院)
1994 毕业于奥地利维也纳美术学院雕塑系大师班,师从米开朗基罗.彼斯托列托教授
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陶艺系
1985 第六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渔人和网》
1991 《静物》,奥地利现代艺术研究院年度展,维也纳
1993 雕塑作品《自画像》,"破碎的镜子"主题展
1995 新加坡国际艺术博览会,新加坡
2003 《达摩》《无题》, 白塔岭当代艺术展,杭州,中国
2008 亚洲当代艺术博览会,纽约
2010 《母子》,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厦门,中国
2010 第七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双年展,杭州,中国
2014 "化为霓霞五彩笔"艺术展第三回,上海,中国
2015 《去往从来雕塑展第一回》,上海油雕院,中国
2016 "私密的伤痕"国际艺术交流巡回展第四站,台北中正纪念堂, 中国
2016 第九届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中国
2016 "去往从来"雕塑展第二回,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中国
2016 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杭州,中国
2017 《我的湖》,"看见·西湖"实验摄影展,中国
2017 《美好时光》,2017京畿世界陶瓷双年展,韩国
2017 亚洲当代陶艺展,爱知县陶瓷美术馆,日本
2018 亚洲当代陶艺展,韩国
2018 杭州国际当代陶艺作品双年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