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武汉·2018 “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1975-2018”

开幕时间:2018-12-15 10:30

开展时间:2018-12-15

结束时间:2019-05-15

展览地址:合美术馆1、2、3号厅(武汉市洪山区野芷湖西路16号)

策展人:鲁虹

参展艺术家:张晓刚

主办单位:合美术馆,中电光谷

展览介绍


  2018年12月15日—2019年5月15日,@武汉·2018“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1975-2018”将于武汉合美术馆展出。展览由合美术馆执行馆长鲁虹担任策展人。
  张晓刚,1958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艺术经历及作品不仅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特殊案例,同时也表征着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艺术家的艺术价值取向。
  “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1975-2018”分别以“图像修正”(一号厅)、“记忆的抽屉”(二号厅)、“灵魂上的影子”(三号厅)三种不同的叙述角度切入张晓刚四十多年来的从艺经历,并试图利用图像文献与文本文献相结合的方式,清理张晓刚艺术的创作分期和情境还原等问题。
  “图像修正”单元以创作风格演变为核心,围绕张晓刚创作各个时期的代表作相关创作素材,以展现其自独立创作至今,在艺术语言上的探索、形成和发展,以此梳理出张晓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创作线索。
  “记忆的抽屉”单元以时间为轴线,将张晓刚的人生经历归纳为存在与虚无(1982-1985)、彼岸徘徊(1986-1989)、重复的空间——一种手记(1989-1992)、身份的觉醒(1992-1999)、失忆与记忆(2000-2018)五个阶段。试图通过一系列历史素材还原各年代的时代氛围,呈现一些历史的细节,以帮助观者进入特定的场景中,去深刻体会和消化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精神力量。
  “灵魂上的影子”单元则集中展出了张晓刚由1981年至2018年的82幅创作手稿。该部分通过视觉图像的提炼及其演变过程,展现了艺术家在创作上思维轨迹的变化。此外,还特别呈现了艺术家用手机独立拍摄和剪辑的影像作品《玻璃球》,在这部18分钟的作品中,张晓刚以独特的影像语言探讨了“在保持审视自己、理解他人的同时,尽可能地向自己的边缘发展”的问题。
  要理解艺术家,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离不开对艺术家成长经历与人生际遇,包括他生活的时代环境、文化背景等的综合了解。此次“多重‘叙事’:张晓刚艺术档案1975-2018”的展览,试图通过文献与作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一种独特有效的展示——这既是对张晓刚艺术风格形成与演变的一次系统的梳理和研究,也是对张晓刚艺术档案的一次视觉化展现。更为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这一艺术史典型个案的剖析与呈现,探讨时代背景下个体创作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与逻辑。  
  据悉,“张晓刚:舞台2008—2018”将于2018年12月15日至2019年1月18日在湖北美术馆展出。
 


  张晓刚:生命记忆的隐喻
  文/黄立平
  中国当代艺术经过30多年野蛮生长,在喧嚣逐渐平息之后,能够真正显现出历史价值的艺术家屈指可数。张晓刚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除了绘画,张晓刚并不刻意尝试运用更多的视觉表现形式,也不追求观念的极端锋芒;而是始终强调个人的生命记忆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同时,隐喻历史记忆与现实生活的复杂关系。
  张晓刚的艺术世界是个人性的,却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是由集体记忆构成的,却与当下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是视觉的,也是文学的,更是哲学的。这正是张晓刚绘画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能够不断体现出新精神内涵的原因所在。
  我相信,按照艺术史的逻辑,通过梳理标志性艺术家重要作品创作背景及过程的手稿、文献和影像,采用独白和阐释的方式进行视觉呈现,就能使观者更容易理解社会转型中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而解决当代艺术欣赏中常见的“不得要领”问题。这是一件具有文化积淀意义的工作,也是合美术馆学术定位的方向。我们希望确立一个标杆作为新的出发点来展开这样的探索——张晓刚是不二选择。
  张晓刚1958年出生于昆明,兄弟四人排行老三。童年随父母移居成都,文革中父母均被隔离审查,兄弟四人停学在家。1973年父母获平反后,随父母重返昆明。1978年高中毕业,在云南省晋宁县二街公社插队。这些生活经历是晓刚敏感和忧郁气质形成的背景,也是生命记忆的底色。
  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晓刚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丰富的生活阅历自然成为一个天才艺术家关键成长期的宝贵艺术给养。从川美毕业后,他以文化反省和心灵独白的方式逐步找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脱颖而出成为那个时期一种改变中国艺术发展走向的力量。
  张晓刚艺术实践的里程碑意义不仅在于他较早将西方现代艺术的表达方法与中国文化背景相结合,创造出符合现实逻辑的个性化艺术形象,更在于他率先以独立艺术家身份通过市场方式,将不同凡响的中国视觉记忆带给世界。艺术史上为人津津乐道的内容,往往正是这些最早通过视觉形式透露出的具有启蒙价值的思想信息。
  为什么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失忆与记忆”等系列作品能蜚声国际,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是本土文化建设意义。晓刚的作品不同于其它同时代各种表达社会现实的脸谱化、符号化肖像。艺术家发现并传神表达了构成社会——群体——家庭——个人各层面关系所构成的集体无意识社会心理的内核的细微处。历史的辩证逻辑在于,某些不堪回首的记忆,恰恰是应该永远牢记、不可失忆的东西。对于亲身经历过动荡时代的观者而言,很容易感受到在司空见惯的家庭合照中体现出来的普通人——目光呆滞、面无表情背后的精神隐痛,以唤起当事人尘封的记忆;对于后来者或生活于异域文化背景的观者,这些作品能够成为帮助人们理解特殊社会环境下某种文化状态的媒介。
  其次是艺术方法论的创新意义。张晓刚寻找到了一种从历史心理角度关注精神现实,表达观念的视觉叙述语言,并成功地使个人文化经验转化成为一种集体经验。
  第三是跨文化传播意义。张晓刚的作品为多个国家着名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基金会和一些知名收藏家广泛收藏,也是美国着名艺术史学家乔纳森·芬恩伯格首选作为研究个案的中国当代艺术家,2015年由PhaidonPress出版了研究专着——《张晓刚:令人不安的记忆》。张晓刚的创作是从个人生活经验的自我意识出发,而影响力从一开始就是形成于全球化的文化环境中,具有跨越国家身份的特点,即同时具备从中国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中国的双重眼光。他既懂得如何吸收西方现代艺术的思想营养,也懂得如何用中国符号向世界讲“中国故事”,并发出独特的“中国声音”。而所有这些中国特质的艺术形象,恰恰滋生于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并融入世界的历史背景中。可以说,他是站在世界舞台上,展现社会变革中的个人生命记忆的跨文化意义。
  第四是市场标杆意义。张晓刚的名字一直是艺术市场的风向标。各个时期作品不仅得到学术认可,也取得市场的成功。
  当然,仅仅通过了解这些作品的市场交易情况,或许有些人会揣测,张晓刚引起世界性关注并取得极大的市场成功,是不是成功学意义上的机缘巧合;但只要你真正接触到张晓刚,了解他的生活状况,知晓他对各种视觉素材的广泛涉猎和所做的研究,并与他深入讨论各种艺术问题,你就会发现,在这个社会转型的时代,“张晓刚”的出现绝非偶然。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中心主义已不再是主导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唯一标准。张晓刚带着中国的文化记忆和人生智慧挤进了这个重新构建中的全球化艺术体系,促使世界的目光和期望一定程度上转向了中国,也使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某些特殊信息放到现代性框架中显得格外突出。应该看到,全球化之路不可能在西方中心主义的路径上无限延伸,文明多样化及相融共通必将是未来趋势。世界文明越是追求多元与包容,中华文明历史的悠久丰厚以及曲折多难,对未来就越是具有昭示性和象征性。
  一些划时代的艺术作品出现的时候都曾让人感觉像恶作剧或开玩笑。无论是杜尚的《泉》,安迪·沃霍尔的《布里诺的盒子》,还是博伊斯的《如何向死兔子解释图画》,起初都曾让人大惊失色或大跌眼镜,甚至会以为这些作品都不是艺术或是反艺术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所透露出的创造性思维和视觉表达智慧会越来越耐人寻味。不同的是,张晓刚的艺术从来不标榜颠覆,也不曾用偏激的言语哗众取宠;他的艺术思维始终保持着与政治的必要距离,他善于把思想的锋芒隐藏在人物的精神表情和相互关系的细节中。他的作品不仅是一种由观念支撑起来的存在,也是深沉情感凝结起来的存在,还是精湛的造型技术把握下的存在。这样一种存在不仅具有思想启发性,而且具有视觉感染力,是中国现当代艺术递进、演化、变革中强大生命力的体现。
  张晓刚性格内敛、生活简朴、为艺谦虚,喜爱独处。这使得他避开了不少应酬和是非,拥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静思,也使他每一个时期的作品都折射出他独特的生命状态和心境。这样的作品有匠心而无匠气,实为当代艺术精神的象征。湖北美术馆同期举办的绘画个展体现了晓刚近几年创作的新视野和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既是曾经封闭的中国逐渐走向全球化的情感记录,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用历史记忆洞见未来的思想记录。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自己的艺术家代表为这个时代镀上传奇色彩,以供后人回望。张晓刚正是这个时代的思想者和洞见者。
  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两个美术馆协同举办一个艺术家的二项个展,不同凡响。如果未来的艺术史研究从某一个角度提出:“在张晓刚的时代”有什么值得特别阐释之处?那么,这二个展览将会提供历史的注脚。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