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重整:德国艺术立场

开幕时间:2019-03-22

开展时间:2019-03-22

结束时间:2019-05-04

策展人:郑闻,柯荔蔓

参展艺术家:维尔海姆·兰布鲁克,奥托·弗雷德里希,恩斯特·维尔海姆·奈伊,约瑟夫·博伊斯,A.R.彭克,约尔格·伊门多夫,马库斯·吕佩尔兹,乔治·巴塞利玆,佩尔·柯克比

主办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沃纳画廊

展览介绍


  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和德国Michael Werner(迈克尔·沃纳)画廊主办,歌德学院(中国)协办的“重整丨德国艺术立场”是一场对9 位20 世纪最为重要的德国艺术家们的大型回顾展。展览预计于2019 年3 月22 日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3号展厅开幕,将自上世纪艺术历史的重要节点起,追溯德国艺术在文化与历史层面对当今艺术世界的影响。
  本次展览由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郑闻及Michael Werner(迈克尔·沃纳)画廊纽约总监柯荔蔓女士共同策划,旨在从艺术史的视角回顾20 世纪以来德国的历史概观,展示了20 世纪以来数次重要的艺术运动、思想运动、社会运动。艺术家们史诗般的艺术表现力,描绘了从一战以前暗流涌动的德意志思潮直至二战后东西德分立的意识形态冷战,直至现代德国的重新统一与崛起。本次展览以博伊斯社会雕塑、战后身份认同以及绘画新概念的崛起等为主要线索,带领中国观众深入探讨和领略这段由历史、神话、民族、思潮、运动所共同谱写的艺术史。
  此次将展出维尔海姆·兰布鲁克(Wilhelm Lehmbruck)、奥托·弗雷德里希(Otto Freundlich)、恩斯特·维尔海姆·奈伊(Ernst Wilhelm Nay)、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A.R. 彭克(A.R. Penck)、约尔格·伊门多夫(J?rg Immendorff)、马库斯·吕佩尔兹(Markus Lüpertz)、乔治·巴塞利玆(Georg Baselitz)和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这9 位艺术家共计120 逾件作品,囊括绘画、雕塑、拼贴、影像以及综合材料等多元形式。作品的创作年代横亘20 世纪,更有多件此前从未在华公开展示的经典之作,是能够近距离感受几位影响现当代艺术史颇深的艺术大师作品的一次绝佳机会。
  其中,维尔海姆·兰布鲁克和奥托·弗雷德里希的数件极少公开展示的罕见作品也将亮相此展,他们的作品曾被归为德国“堕落艺术”,历史上两位艺术家的许多珍贵之作也不幸在战争中被销毁。约瑟夫·博伊斯、马库斯·吕佩尔兹和A.R.彭克的作品为德国战后雕塑奠定了基础,本次展出的《双重聚合》(Doppelaggregat)便是博伊斯的一件大型雕塑,也可谓20 世纪最重要的雕塑作品之一。展出的大型绘画作品包括乔治·巴塞利兹著名的“倒置”( upside-down motifs )主题系列的首批作品之一《一只鸟》(A Bird, 1972),与马库斯·吕佩尔兹最具标志性的两幅作品《德式主题》(German Motif)和《为一顶帽子所做的安排》(Arrangement for a Cap, 1973)等。
  展览还将呈现A.R.彭克从东德移民之后的第二年(1981 年)创作的一系列里程碑式经典作品,也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约尔格·伊门多夫与佩尔·柯克比的许多重要绘画与雕塑也将在展览中呈现。
  展览将配有一本精美的画册,由李小山、郑闻、谭安蓓( Annabelle Ténèze)、杨悟夫(Ulf Jensen)、沈奇岚、王亚敏和姜俊等学者为其撰文,另将收录一篇柯荔蔓和迈克尔·沃纳(Michael Werner)的访谈录(画册由柯荔蔓与沈奇岚共同编写)。本次展览期间,将由歌德学院(中国)和南艺美术馆共同举办数场由学者、艺术家共同发起的学术论坛和对话活动。

  维尔海姆·兰布鲁克
  Wilhelm Lehmbruck
  1881-1919
  维尔海姆·兰布鲁克被誉为德国现代主义的先驱,他的作品让现代艺术在德国艺术史上的黑暗时期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1937 年,纳粹因对兰布鲁克的不满而宣布不允许任何一家德国美术馆展出他的作品,但他的创作并没有因此为人们所遗忘,反而在战后获得了广泛关注,他于1911 年创作的作品《跪着的人》(Knieende)成为1955年卡塞尔文献展的核心展品。
  奥托·弗雷德里希
  Otto Freundlich
  1878-1943
  奥托·弗雷德里希生于东普鲁士,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将他带到了柏林、慕尼黑和佛罗伦萨攻读艺术史。他将艺术视为一种建模力:“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将被动的生活观念改造成积极和具有建设性的生活观。艺术家的作品是建设行为的总和;不存在被动的艺术,只有积极的艺术。”这种精神折射了他具有自我构建性的纪念碑,艺术家将其理解为社会凝聚力的模型。
  当然,弗雷德里希与德国纳粹倡导的主流形象格格不入;弗雷德里希的雕塑成为1937 年《堕落的艺术》展览上首当其冲的批判典型。法国被德国占领后,身为犹太人的弗雷德里希不幸遭到迫害,在马伊达内克(Majdanek)集中营中被杀害。
  恩斯特·维尔海姆·奈伊
  Ernst Wilhelm Nay
  1902-1968
  恩斯特·维尔海姆·奈伊出生于柏林,他先后受到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响。从1951 年开始,奈伊一直住在科隆。
  在那里,他通过多组作品(“节奏绘画”、“切片绘画”、“眼睛绘画”、“晚期绘画”)将“颜色的创造价值”——这也是奈伊所著书的标题——阐释为身体和形而上学的共同作用。纳粹的文化政策也将奈伊的艺术谴责为一种堕落;奈伊作为一名国防军士兵,他的画作在法国知识分子圈内却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这让他感触很深。
  约瑟夫·博伊斯
  Joseph Beuys
  1921-1986
  约瑟夫·博伊斯在德国北威州的克莱韦县(Kleve)长大,博伊斯作为战斗飞行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经历对他的影响很大。战后,他坚信艺术实践是对现实意识形态认知的重要修正。也正因此,博伊斯在20 世纪60 年代除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之外,还成为了一名具有大众影响力的艺术家,奔走倡议,将艺术系统从原先的防御状态中带离了出来。1963 年以来,博伊斯参加了所有的卡塞尔文献展,并在1979 年成为第一位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回顾展的当代德国艺术家。
  乔治·巴塞利兹
  Georg Baselitz
  1938 年至今
  出生于萨克森州,当地的一山一水始终是他的心之所系,1961 年他选择使用出生地的名字“德意志巴塞利兹(Deutschbaselitz)”作为自己的姓氏而改名为“乔治·巴塞利兹”。巴塞利兹的“英雄绘画”系列1965 年在佛罗伦萨问世。1969 年,艺术家决定将图案颠倒过来,以避免所绘物与可见物之间的混淆。20 世纪80 年代初以来,巴塞利兹仿效他的艺术家朋友A.R. 彭克,开始创作木头雕塑并对其着色。在他的晚期作品中,巴塞利兹在“混合”系列中又回归了早期创作的主题。
  A.R.彭克
  A.R. Penck
  1939-2017
  A.R.彭克生于德累斯顿,1980 年前一直在东德工作生活。彭克21 岁的时候,社会主义的科学范式就已经在他的艺术中看到了丰富的表达。为此,他开发了一种仿古的线性艺术风格,并在他的“系统图像”中激活了人物和符号作为认知手段的力量。其艺术的核心是信息技术型社会中寻找方向的“自我”。A.R.彭克于1980 年离开东德,前往西德和伦敦,最终留在了爱尔兰居住。1988 年到2003 年,他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任教。
  佩尔·柯克比
  Per Kirkeby
  1938-2018
  丹麦艺术家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首先作为一名科学家——地质学家来认识和探索世界。20 世纪60 年代早期,他通过行为艺术和电影的形式参与了“艺术概念的延伸”系列活动,他用宏大的砖结构进行创作,这让艺术家在雕塑领域建立起自己的声名。艺术家也爱在作品中使用北欧传统的建筑材料。当柯克比同时代的德国艺术家只是怯生生地面对浪漫主义和北欧主义时,他却能用其创立的自然概念毫无保留地对这些艺术传统进行现代化。柯克比居住于在哥本哈根和意大利,并于1989年至2000 年期间在法兰克福国立艺术学校(St?delschule)担任教授。
  马库斯·吕佩尔兹
  Markus Lüpertz
  1941 年至今
  马库斯·吕佩尔兹出生在前波希米亚的赖兴巴赫(Reichenbach)。当时他的家人战争时期在那里工作。吕佩尔兹在莱茵兰长大。吕佩尔兹强调绘画的力量,能够生产本身的形式。在此基础之上,艺术家于20 世纪70 年代在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偏爱使用“德式主题”,并试图通过艺术方式卸掉这类主题在意识形态上的承载。其后,吕佩尔兹又进一步拓展了这一基础,融入了绘画史,并将绘画的呈现方式作为画的对象和主题。与此同时,绘画主题以彩绘青铜雕塑的形式出现在屏幕之上。1988 年至2009 年,吕佩尔兹担任了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院长,他的后期作品关注人物形象。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的理想形象,还是这类形象在德国巴洛克雕塑中的变体,吕佩尔兹将人视为追求完美的神像、一种逐渐自我实现的美。
  约尔格·伊门多夫
  J?rg Immendorff
  1945-2007
  约尔格·伊门多夫曾在国立艺术学院(Staatliche Kunstakademie)学习戏剧绘画,他的艺术突破发生在1977 年,以“德意志咖啡馆”(Café Deutschland)系列为标志。在该系列中,艺术家明白了如何利用事件绘画这种艺术类型来象征性地描绘国家的历史状况。那些在他的行为艺术中诞生的彩绘物体变成了纪念性的雕塑。当伊门多夫画作中预示的德国统一成为了现实之后,他转而探讨艺术家的定位问题。在他看来,艺术家以视觉的形式直观地呈现了“世界问题”。伊门多夫在其后期作品中援引了绘画史中的象征物,特别是德国矫饰主义时代的象征物,艺术家将它作为一种“现成的东西”(Ready-Made)来使用。伊门多夫自1996 年以来一直是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的教授。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