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PSA 特 展
2019年4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将推出特展“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通过百余件文献、绘画和装置作品,观众将感受三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家对实验、创新和发现的不懈追求;感受他们如何以个人之力或群体之力发明崭新的艺术语言、媒介和形式,挑战约定俗成和流行。本次展览亦是在中国境内第一次大规模展出伊夫·克莱因和李禹焕的作品。
34岁英年早逝的艺术家伊夫·克莱因(Yves Klein)是法国上世纪50至60年代前卫艺术的代表人物;李禹焕(Lee Ufan)是上世纪60年代日本“物派”运动的理论支持者,也是上世纪70年代韩国“单色画”运动的代表人物。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以“十字”作画的丁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标志性的“+”诞生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萌芽期, 犹如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当代考古坐标。
三位艺术家跨时空的相遇,让我们得以批判性地审视发生于上世纪中叶亚欧两地并仍在进行的实验艺术运动。在亚欧两大洲之间,他们平行或间歇开展的美学实践,皆可被视为一种“变化”的新精神,为东方与西方前卫艺术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也赋予了当前艺术与社会、与公众新的解读关系。因此,“挑战的灵魂”不仅是一次对艺术史的回溯,更是一项超越展览的特别计划。
“挑战的灵魂”对当代艺术提出几个基本问题。首先,什么是激励着艺术家的真正的前卫精神,为什么艺术家能够通过实验和反叛,对如何走在时代之先并取得个人自足的问题提供具有启发性的意义和解答?再者,艺术仅仅是自我表达的审美工具,还是建立社会意识的媒介?本次展览为艺术史和艺术评论提供了不同社会情境与文化脉络下前卫艺术比较的基础。前卫精神不仅是流变,也是时代平台,在其上我们提出陌生而全新的社会价值和准则,并不断延展体验。
撼动艺术圈的为何往往是市场和艺术权力,而非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探索?当“前卫”一词已然成为市场和品牌标签之时,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三位艺术家的严肃研究和实践或许对艺术正面临的扭曲的外部环境具有启示意义。
关于伊夫·克莱因文献库
1962年,伊夫·克莱因于34岁英年早逝。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作品,以及包括文件、写作、照片、影像、录音、书籍、笔记在内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被Rotraut Klein Moquay存档并保存至今。伊夫·克莱因文献库的使命在于重新梳理克莱因的作品,使大众可以更好地理解伊夫·克莱因的艺术。同时,通过组织与参与多种文化项目,伊夫·克莱因文献库为克莱因科学与艺术研究提供资源。
关于PSA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
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