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王广义:通俗人类学研究

开幕时间:2019-04-27 15:00-16:30

开展时间:2019-04-27

结束时间:2019-07-26

展览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66号光大会展中心A座巽汇XUNWAY展览空间

策展人:孙周兴

参展艺术家:王广义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巽艺术基金会(筹)

展览介绍


  《通俗人类学研究》弁言
  寒碧
  下面是广义新作,发心于阅世悲凉,摸索着特殊语法,润饰其广大难题。作为艺术物,它有典则性:充分的视觉秩序、肯定的理型推原,冷静、审慎、节制,无过不及之憾。作为"研究者",取验"通俗性",则是他"冥想"的产物,或可称"走神"的后果,就好比假象寓言,有待于学理统纪。章枚叔《国故论衡》:"及夫万类坌集棼不可理,言语之用有所不周,于是委诸文字;及其立体建形向背同理,文字之用又有所不周,于是委诸仪象;仪象之用足以成体,故铸铜雕木之术兴焉。凡望高测深不可图表者,仪象司之……"斯即前贤不得已的建构进路,可悟今人无穷度的创造追求。"望高测深"就是"冥想","棼不可理"就是"走神","冥想"不可说,故虚引于"通俗";"走神"茫无主,乃强词曰"研究"。按照广义的逻辑,这就是自我授权,不需要比迹参踪,他可以明知故犯。
  "通俗人类学研究"的针对性义涵,即不竭未逝的种族论源流。这个问题理论上似乎解决了,实践中也都顺大数,包括文明体系与宗教信仰的相互承认,配为政治正确及司法条律的宣导镇制,但作为意识形态,它有个风尚循环,支脉则一腔杀气磨牙吮血,主流则改头变相振振有词一一法国人Pierre-André Taguieff 曾胪列六种反对种族论的理由:启蒙思想、科学真理、善的意愿、坏的扼制、和平与平等、维护差别权。谓其根据都很可疑,以各自藏着偏见,故需要重新廓清。
  广义直观的艺术创作,仿佛呼应着这个要求。让廓清的意向有效,即历史灰尘的扫除,以返回原初的接对。他有三个步骤:第一是"纯真之眼",排除族群标示,采用准绘画手法,强化模糊性面孔,使之"身分不明";第二是"观念分析",掉回头明确族群,昭晰其面孔特征,比照出绝对差异,以开明创化人类的丰富性;第三是"伪科学研究",即宣示艺术家态度:自由、感性乃至含混的创作遊戏,会成为严肃、理性、板定的学术补充。
  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曾引用伯克:"在一个原初的自然(rude nature)状态里,没有所谓种族这种东西,种族的概念都是人为……其性质由特殊的社会结构决定。"在广义看来,这种社会结构的"决定",就是不折不扣的"洗脑",而人类的悲剧在于:"我们已难回"纯真之眼"的周遭情境,尤其在种族问题日趋严重的时代"。
  展览的设计颇有些特殊,基本的思路是溢界越线,意在加强艺术与思想或学界的关联。因此要组织几场讨论,把各学科专家尤其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请来参与。
  还有一项说明,缘自我的困惑:典型哲学家对种族论处理甚少。Pierre-André Taguieff作《哲学家心中的人种学》,曾排比伏尔泰、休谟、康德、黑格尔等零散言论,显然均持种族优劣立场。我想了解深受他們影响的中國哲学人如何解释这个问题,故请孙周兴担纲策展,并邀陈嘉映主持讨论。当然,按照一般的看法,哲学家不至陷于种族论,包括海德格尔这类与纳粹殊有精神牵联者,亦援例鄙视犹太文化,却未意歧视犹太人种,乃以此招咎,被举报辞职。而作为海徳格尔的老师,犹太人胡塞尔则断言种族与逻辑不外:"黑人赖以思维的规则和欧洲人完全相同……"
  那么,哪里有不同呢?进而,不同又如何呢?这就涉及差异与同化的两难、开放和封闭的顺逆,进而牵缠普遍与独特的较量、集体和个人的困境,等等,仿佛莫测的系统黑箱,隐蔽难逃的人类宿命:暴力的竹幕固可怖,宽容的烟云更可疑:新种族论嫁名反种族论,反种族论却是真种族论……我稍感糊塗,也因此谨慎,阅世有強与弱,阅心有瞒和骗,故不能无视人性的芜杂和现实的严峻。
  2019年4月5日于上海
  策展人的话:异类的凝视
  孙周兴
  当代艺术家王广义推出新作《通俗人类学研究》,其观念意图极为显赫,指向种族和类本质的深度思考,也可谓时机合成之作。值此世道,在全球技术工业的强力敉平作用下,种族-宗教性的反弹愈演愈烈,弱工业化种族和人群的抗争此起彼伏,而作为老牌种族主义的“白人至上主义”竟也乘机回归,死灰复燃。不断诉诸暴力的种族主义已成当今世界最大难题,足以让人忧虑这个世界的好和这个人类的恶。当代艺术不得不直面和介入此题——它也许是当今人类最大的政治。
  作为中国最具观念性的艺术家之一,王广义在近作中展示的思想格局相当宽大,蕴含的问题令人吃紧。什么是“通俗人类学研究”?何种人类学?是要研究人类种族的同一性与差异性表现?越来越同质化的人类当真具有同一性的类本质吗?什么是头颅,什么是面孔和面容?精神性的统一要素何在?内含的头颅与外显的面相到底有何种关系?何者是根本性的?如果种族差异首先显现为个体面孔的差异,那么,各色人种面容背后究竟是什么?面面相觑的人间蔑视和种族敌意究竟缘何而起?甚至在个体经验层面上,仍然要问:什么是凝视?面孔的凝视和被凝视意味着什么?如此等等。所谓“通俗人类学研究”恐怕只是艺术家的虚晃一枪,实际上是要构成一种区别于严肃学术的艺术-政治的追问和思索,甚至完全可以拓展一种面孔现象学或身体现象学。
  本次展览将以“无知之幕”“种族、暴力、美学”“种族分析”三个板块呈现艺术家王广义的探索和思考;但艺术家的工作只是一种开端性的召唤,我们同时将邀请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领域的学者参与创作,以“人面兽心”“人以群分”“流浪人类”等为主题展开研讨,藉此共同完成一件约瑟夫·博伊斯意义上的当代艺术作品。
  2019年4月6日于香港道风山
  关于《通俗人类学研究》
  王广义
  我创作的《通俗人类学研究》是以艺术的名义、伪科学的方法,提示与展开这一问题中所包含的多义性。
  在我看来,“人类学”是人对自身的来源和自我认识的一种知识,它是宗教的一种基础文本,各个人种对自身的存在有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了复杂的信仰。 早期的人类学研究是一种纯学科的研究,二战前后,人类学研究被注入了一种政治因素。这种政治因素的介入使得人类学研究进入了“头盖骨政治”的阶段,当“头盖骨政治”和“颅相学”与“种族等级”合为一体的时候,人类整体进入了一个巨大的困境。这个巨大的困境一直影响着今天世界的格局与走向。
  我的近作“通俗人类学研究”分为了3个部分:
  1,通俗人类学研究——无知之幕。
  “无知之幕”这个词来源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的一个概念。在这里我将这个词语赋予一种“模糊”性,即当我们不知道这些“面孔”的背后所隐藏的种族属性的时候,其实这些“面孔” 所呈现的仅仅是普遍的“人”的概念。我用准绘画的手法、“纯真之眼”的态度,表达了“无知之幕”状态之下的这些“面孔”。
  2,通俗人类学研究——种族、暴力、美学。
  将人的“面孔” 通过具有权力意义的卡尺来度量其头骨的比例、来划分种族等级,这种所谓的“头盖骨政治”进入了人类学的研究,开启了至今为止最为漫长的噩梦……
  
  3,通俗人类学研究——种族与分析。
  在艺术家看来,终止“头盖骨政治”所带来的噩梦,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准科学分析的途径。这种途径是“中立”而客观的,分析所得出的“面孔”之间的差异,实证了“人”这一物种,在被创造时的原形的复杂与丰富性。
  巽汇是持守民间立场的艺术与学术机构,由海内外艺术家、史家和思想界、教育界学人溢界合作,于2019年1月18日成立。本机构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设有巽展览空间,由学术委员会指导,按年季度举办专题性艺术展览和学术论坛; 兼有巽艺术基金,资助公益性高研项目,并主办中国当代艺术家丛书与丛刊,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