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在无锡博物院与英国约翰莫尔利物浦展览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非常荣幸能够与无锡程及美术馆合作,共同策划呈现本次展览“简至诗意升起时”。展览将于2019年5月22日开幕,展出来自10位艺术家的64件作品,展期将持续至2019年7月15日。
本次展览甄选出的画作,共同展示了自现代主义时期一直沿用至今的抽象表现技巧。所谓抽象表现,从一幅图像中提取某一细节,并借由它表现艺术家所希冀的主题。例如,在画一个人的肖像时,艺术家可能会痴迷于这个模特脖颈的曲线,或是一只手的形状,甚至是一根手指(以至于忽略表现身体其他部位),以此,艺术家也许能告诉我们这个完整个体的个性所在。
展览展出画作意在探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也是向我们发问,即如何深入支离破碎的局部,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整体。有时这种抽象表现大多将概念化繁为简来实现,将表达方式简化成最简单的线条和纯色;有时也通过艺术家对图像局部的细腻表现传达某种情感,鼓励引导我们与艺术家共情,继而想象激发艺术家灵感的那个主题。
艺术家们躬身力行地探索图像抽象化,启示我们也要为更深层的观看付诸努力。即使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你我也必定会收获颇丰。
参展艺术家
杰拉德·海姆斯沃斯
艺术家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以及艺术硕士系主任
2016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评委
海姆斯沃斯的作品融汇了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符号与表现形式,集成了类似卡通故事中的符号与形式,从而来展示图形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对看似熟悉,简单毫无问题的表象进行逐渐颠覆,揭示的是未被充分理解那部分的可能性。严肃与荒谬间的矛盾变得既神秘又具有颠覆性。对于海姆斯沃斯而言,“未知”是一个基本元素,也是实现鉴赏力的必要特性。他的作品想呈现的是焦虑、观念的差异以及价值观的问题。
韩锋
艺术家
获2010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大奖
韩锋将简单的物体归纳为新的图式,例如“漩涡”和“窗”,还有他较早的“座椅”,“船”等作品也是如此。而他的“Somewhere(某处)”则只是给出了似是而非的视觉关系:标题暗示画面是一个空间,而非无形象的构成,但空间的指向是不明的,它似乎在暗示画布就是这个“某处”本身。这些作品像是在突出一个观察者的视角,这个观察者不愿按照常理去把握这些日常,而是要把它们重新安放在自己的视觉逻辑里。
郑江
艺术家
获2012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优秀奖
这些绘画的起点是他的《翡翠》,材料用的是石粉(当地的石头研磨而成)和墨(开凿石头的时候需要在石壁上用墨做标记)。在这些绘画?对形象的体验来?于?壁开凿后留下的痕迹以及荒废?洞空间本身,这种形象同时又联系着当地的建筑(房屋,凉亭,棺材,坟墓等)的建造?式和建筑空间。
郑皓中
艺术家
获2014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大奖
觉时恋梦梦恋醒是大居士南怀瑾为三十二品金刚经中第五品中所做的偈颂。第五品中佛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作品中我画了即将拆除的画室:地板上的印记,窗户对面的家园,一根掉落在地上的拖把绳子。画布的留白是白色的吗?白色就是一个单独的颜色吗?一张斑驳陆离的画布记录了一段历史,黑色的画布本身是用来描摹一个绝交的模特的底色,模特走了,新的模特来了,悄悄写上她的名字,用粉色的蜡笔将名字串联起来,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什么是虚妄本身呢?
钟乐星
艺术家
获2014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优秀奖
钟乐星可能受到了传统的中医推拿图的启示,但他改写和发明了它们。他的推拿图根除了医学中的指示和认知功能,而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身体的触碰行为。身体的触碰导致各种各样的奇异经验:有些触碰令人快乐和兴奋,有些触碰令人恐惧和痛苦,当然,还有些触碰同时包含着这两种经验。在钟乐星的作品中,只是勾勒了这种触碰本身。我们看到了手和身体的连接,身体和身体的连接时特殊的姿态—人们居然有如此之多的身体的触碰经验!正是身体和身体之间,色块和色块之间的彼此摸索和试探,构成了这些作品的图像景观—这些图像是在这双重摸索中奠定了自己的特殊风格:因为摸索和试探,这些作品显得闪烁,彷徨,犹豫,羞涩,流露出素朴的气质。(文/汪民安)
丛丛
艺术家
获2014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优秀奖
在丛丛的画里,画面和现实的距离如此清晰而不可测量。笔触、面孔、文字、触觉,在一个恰当的场合说着久违的经典台词,既不陈腐,又不冒进。就像一阵风或是一只鸟让果实降低五厘米,你就摘到了。基于这同一种适时而来的力,在艺术中因着不加预测的契机把人为的痕迹在永不间断的物化过程中变成了转瞬即逝的自然事实,这时,隐藏的果实即将蜕变成为真正的果实,就像把画布遮挡的静态四周浓缩进一个不断延展的平面中。
郎水龙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摄影系教师
获2016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大奖
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源自于这些年他对城市化建设过程的观察与思考。取材现实劳动生活,借着工人施工所扬起的尘埃、飘忽不定的风、出没无常的昆虫干扰所留下的痕迹,釆用建筑工地作为作画场所,以飘落的尘埃作为绘画媒介,工具、杂物作为图像母题。这种将感受、材质、技法融为一体的艺术实践所创造出的独特作品,很难归类于任何媒介范畴和风格流派。
卞少之
艺术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教师
获2016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优秀奖
微观的尽头是宏观。艺术家从一块画布的做底开始,一层层的做,像中国宣纸与笔墨一样,用最简单的方式,尽量保留材料本身的美感、颜料的透明性、笔墨的变幻,来展现宏观世界的精彩。成性存存,如如不动。艺术家通过这样的切入方法,感知历代大师们,吸收养分。
潘琳
艺术家
获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优秀奖
颜色世界是艺术家好奇心的来源,它仿佛是一套庞大的语言系统,催促艺术家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解读它。拼贴重组后的图像有着某种混乱的秩序,因此,用随机抽取来的颜色描绘这些图像具有很强的偶然性,也颇具宿命感。每一幅作品的产生都像在以颜色的语言造句,围绕着拼贴的图像,不一定说得通,不一定有意义。
汪一
艺术家
获2018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优秀奖
对于艺术家而言,这些空间作品是相对于架上绘画作品的一种调剂。内容方面虽然还是延续着他在平面作品中对景观的营造趣味,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由于使用的大量现成品以及在收集过程中自己的趣味导向,最终的呈现效果似乎更类似于自己的藏品展示以及手工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