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樊枫(武汉美术馆馆长)
“修复”一词很巧妙,论其含义(修整使恢复原样)其实极难做到,艺术品在修复过程中难免发生改变,无论是物理上的、化学上的还是视觉上的多少都会给原作带来一些变化。
作为张善平先生《收回英租界》(第二稿)的收藏者,我们的任务是解释这些变化,并在物质性和意向性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修复一幅画,其实也是在弥新一段历史,掸去过往的尘土,借此唤起一座城市一代人的记忆。
六十年代初张善平接受文化部的委托以武汉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收回英租界为主题开始同名油画创作,画面以工人阶级为中心来突显反帝革命的冲击力。
《收回英租界》(第一稿)在展出后不久便因时局震荡遭到毁坏;1981年湖北武汉为纪念建党60周年,宣传部邀请张善平重绘《收回英租界》(第二稿),参加展览后因保存与保护意识不够,被置放在杂物堆中。因缘下被其夫人发现并带回工作室,登门拜访并欲出价购买的人被一一婉拒。
2015年张善平正式将《收回英租界》捐赠给武汉美术馆,其时作品已损坏严重,馆内第一时间联系修复中心对作品进行检查,于2017年完成修复。
今日展出的《收回英租界》(第二稿)便是如此经历了三十多年跨度重回视野,张善平本人也因此画在特殊历史时期屡遭波折,艺术家及其作品的际遇微妙重叠成为本次展览的出发点:由《收回英租界》修复项目发散,探讨美术馆馆藏作品的维护;促进地域文化的梳理;通过剖析完整的修复过程打开观展赏画的新视角。
此次展览是湖北地区首次将油画修复概念引荐给观众,我馆经验和理论储备都不够充足但也尽心收集、研究,并将微薄成果与多元的展览内容相结合,把复杂的学科理论设计成形象立体的展示空间,为观众呈现一个较全面的油画修复过程。同时,也期望借此向更多艺术家传达我馆尊重与保护作品的态度,建立起美术馆与艺术家的信任。
藏品的维护与修复是美术馆分内之事,加之艺术品的修护观念在国内并未普及,美术馆应有责任有意识的传播艺术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性。修复一件作品就像病人到医院治病,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才能使作品新生,感谢那些耐心专业的修复者打破时空将艺术作品带到一代又一代观众面前,久久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