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海的轮廓》多媒体艺术大展

开幕时间:2019-08-10

开展时间:2019-08-10

结束时间:2019-10-13

展览地址:chi K11美术馆(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300号)

参展艺术家:亚莉克丝·普拉格尔

主办单位:上海chiK11美术馆


展览介绍


  埋藏在基因深处的向往
  听从内心最原始的召唤
  往下走,去到更深处的海洋
  回到被水包围的怀抱
  回到生命最开始的地方
  逃离钢筋森林
  纵跃幽谧海洋
  1100平米深蓝世界
  海洋主题多媒体展
  20多位国际前沿艺术家、海洋摄影师
  共同呈现
  展览围绕“海的轮廓”主题,打破单一真实影像记录形式,利用更多媒介表现海洋的丰富性。展厅布置遵循人类感官天性,从视觉出发,进而融合听觉、触觉,最终回到视觉窗口,完成整个观展过程。
  01
   《寻找“海的轮廓”》
  参展艺术家们的作品涉及艺术装置、沉浸式影音及互动装置、幻彩景观和全CG艺术电影装置等,表现主题包括被大海解构的人类消费物,虚拟的海平面坠入过程,数字化海浪和潮汐的变化等等,将对于海洋的想象和情绪认知以数字化和装置的形式进行诠释和解读。
  曾经在巴黎市政厅前广场展出过大型装置作品《冰碑》的旅法艺术家刘真辰,为本次展览全新创作了海洋主题艺术装置-《深蓝·万花筒系列》。
  这个由300块灯箱组合而成的万花筒好似人类消费物,被大海解构重组,仿佛在海底形成一幅绚丽的图画,又反映着人类对于海洋的侵入。
  驻留芝加哥的新锐多媒体艺术家施政,则特别为本次展览创作了他的全新系列,沉浸式声音和影像装置《 visioning/versioning I 》。
  施政虚构了一个不断下沉的海底景观,试图在缓慢的“垂直时间”中,通过声音与影像创造一种纯粹的感知体验。
  在深蓝之下成千上万的生物中,有一种玻璃乌贼,它的外套膜看起来就像人们跳波尔卡时穿着的舞裙,上面漂亮的圆斑点让这种玻璃乌贼看起来有点像卡通片里的形象,也为这静谧的深海环境平添了一点亮色。
  《Volumes》是由来自俄罗斯的动态图像艺术家Maxim Zhestkov,以乌贼为灵感,为本次展览发起的一件有关自然、物理、艺术和爱情的全CG实验性艺术电影装置。影片通过压力和自然力支配20亿个粒子运动,来表达社会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探索情感与自然规律的并置。
  展览中还包括来自米兰艺术设计二人组Carnovsky的幻彩景观、中国艺术家高入云的抽象壁画作品以及中国设计师钱苘茼的装置空间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均以海洋为主题,艺术家将各自对于海洋的理解和想象用不同形式加以表现,勾勒出神秘海洋的感知轮廓。相信观众体验过这些艺术作品后,也将会找到自己心中“海的轮廓”,并且答案迥异。
  02
   《触摸“海的轮廓”》
  在这个空间,8位来自不同国家和身份的水下摄影师和潜水员用不同方式记录了他们与海洋的接触。
  无论是水下冰山,海底巨物,或者是海底绚丽生物和壮观鱼群,甚至只是对大海的凝望,这些从不同海域捕捉到的海洋影像,反映出人类与海洋之间充满矛盾又相互和谐的关系。
  03
   海洋公益影片观影室
  展览中还特别展出了一部由艺术学院学生用小成本制作的海洋生物保育纪录片。年轻的创作者们用简单和直接的方式,探讨人类与海洋以及人类自身的冲突,并揭示出对于海洋的探索和保护并非什么宏大的命题,而是起步于每一个行动。
  5位创作者在进行毕业作品创作时,把关注点投向海洋及海洋生物保护。制作组成员们用有限的经费前往马来西亚仙本那(Semporne)的马布岛(Mabul Island),跟踪记录拍摄了当地海龟保育站的海龟保育过程,同时也记录下这个岛上巴瑶族人的生活。
  04
   描绘“海的轮廓”
  “海的轮廓”不仅有全球前沿艺术家的多媒体模拟影像、装置,来自摄影师,潜水者的实景拍摄,还在展览的最后为观众设置了一个互动空间。
  在穿越过虚拟与真实的海洋之后,观众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肆意描绘自己内心的“海的轮廓”,参与艺术作品的创作。两个月的展期之后,这个空间将成为一件名为“海的轮廓”的公众艺术作品。
  此外,“海的轮廓”还联合包括国际潜水员培训组织PADI在内的多个机构一起,举办海洋主题分享会、艺术家讲座、儿童工坊等各类活动,与社会公众及合作伙伴一起,探讨在当代新媒体艺术环境下海洋主题的多种表现形式,以及海洋相关教育和环保话题。
  通过多重感官体验和观展互动,覆盖不同年龄层的认知与思维方式,“海的轮廓”将激发每一位观众的天性与本能,以最自然的状态去接触、认知、探索和保护海洋。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