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是在互联网媒介技术以及艺术创作表达手段逐渐多元化的环境下,对于互联网中的高频词汇“网红”和“网红展览”的思考。事实上,“网红”的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盛之时就出现了,但是因为它涉及的领域、群体和表现形式逐渐变得多元,现在对于“网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网红展览”是应网络社交方式而产生的一种新兴的展览形式,有的与“网红”打卡拍照有关,有的与科技作为艺术创作语言后,所引发的狂热的观展体验有关。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而且影响了我们的文化艺术。“带流量”展览包含了审美交流、主体表达和诠释体验三个单元,以邀请艺术家和与公众互动的方式,来发起关于当代艺术发展脉络在审美上、思想上以及体验上的一次探讨
“审美交流”单元所呈现的,亦或叶甫纳的《美颜拯救世界》,亦或周姜杉的《I am here》,都与时下当代艺术界数字化的艺术交流形式密切相关。互联网媒介技术从最初作为一种表达审美情趣的手段,慢慢转变成一种艺术家用于打破既定界限和拓宽其艺术创作的语言。目前,一些当代艺术家已经开始质疑他们作品的可访问性,并对传统的媒介说不。他们选择开辟一个新的游乐场,在这里,他们可以融合不同的专业技能和创作工具,并向公众提供一个对于“当代世界”完全原创的认知视角 。
安迪·沃霍尔曾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 15分钟 。当下这些被网民追捧而成名的“网红”,利用社交软件分享的心境,已经不再是一些标新立异的个体标签,更像是一种扎堆涌现的文化现象和趋势。在“主体表达” 单元中,张可可的视频影像《The Internet Me》近距离的展示了,互联网环境对其物质世界和个体精神内核的冲击和影响。《孤独的我》是乔茜试图用摄影这一媒介,来探讨新一代网民的自我特性和个体对于当下社会现象的真实表达。任帅的装置作品《买》以及其行为表演《网红》,则聚焦在了网红和网红文化消费背后的身份属性
“诠释体验”单元的《你好,朋友》,则是试图将观者被动接受的状态,转变为主动给予其个体对于“什么是当代艺术”的诠释。通过网络参与互动的形式,拉近艺术和观众的距离,引发他们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和思考,丰富观者的艺术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