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里森画廊上海空间荣幸宣布即将呈献克里斯多夫·勒·布伦 (Christopher Le Brun) 于中国大陆的首次个展,时值恰逢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以及 Art021 当代艺术博览会。
此次展览将会带来勒·布伦最新双联作,作品在为期三个月的展览中将被分为两部分展出。
勒·布伦的双联作中,细腻回应着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同时探索作为艺术家的实践。色调交响碰撞,将画布一分为二,一侧为浅,一侧为深,模拟着观者认知、思考和记忆的心象过程。仿佛跳入望远镜的视野,大脑汇聚着来自双眼不同景象的寻觅过程。与戏剧、音乐或文学不同,“绘画”对 勒·布伦来说,“是瞬间而来的。”而当引入一个互补元素时,这些作品将随着时间逐渐绽放自己: 幅幅自成一体,彼此映照,而构成的整体又讲述着另一番景象。
勒·布伦曾说:“这些双联作似乎抹去了创作者的固有呈现,而展露了有关绘画的本质。”通过延长观者的心路观感,而不仅是匆匆一瞥,艺术家质疑着自己的角色,是开发者还是终端用户? 例如 《夜间出游》(2019) 中,强烈的对比道出了截然不同的表达形式,左侧暗色交织恍若骤然急雨,右侧则是炽热红橙璀璨夺目。大相径庭的画面却不可抗拒地彼此吸引,如同磁体的异性两极,在火红烛影细细辉纹间“出游”。
这些二元性重重包缚于深浅不一、明暗交错、刚柔并济的画面中,延伸至展览的其余部分,连结着每幅双联作,例如《思绪》(2018)、《桥梁》(2019)。而勒·布伦相互映照的表达形式也在《一笔一画》(2019) 中有所体现,艺术家的双手仿佛搭起抽象表现与自动书写的桥梁,左手主导而右手执行,一笔一画,相辅相成。
勒·布伦在描述进一步带来作品创作与欣赏的自然和谐之势中提到:“专注精力并放松身心,对领域有所概念,对界限有所知晓,不以为然,而同时着重有关细节的谱写。”
关于艺术家 | Christopher Le Brun
克里斯多夫·勒·布伦1951年生于英国朴茨茅斯,他曾在斯莱德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在他的艺术生涯早期,曾两次获得约翰·摩尔绘画奖(1978,1980),且在1980年参展威尼斯双年展,并于1982年在柏林的马丁·格罗皮乌斯博物馆参加了轰动一时的著名展览《时代思潮》。他近期的个展包括南安普顿艺术馆(2018);沃夫森学院,剑桥,英国(2018);Albertz Benda画廊,纽约,美国(2017);温莎画廊,美国(2017);科尔纳吉画廊,英国(2015);弗里德曼·奔达画廊,美国(2014);新艺术中心,威尔特郡,英国(2010);新艺术画廊,沃尔萨尔,英国(2008)。勒·布伦曾任泰特理事,1990-1995;英国国家美术馆理事,1996-2003;杜尔维奇艺术馆受托人,2000-2005;皇家绘画学院首席理事,2003-2016;目前他任英国国家肖像馆理事。勒·布伦自2000年被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院的第一位美术教授,2011年担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是至第一任院长乔舒亚·雷诺兹爵士之后的第二十六任院长,并且是自1878年的罗德·雷顿之后最年轻的院长。他的作品被许多大型博物馆和画廊收藏,包括泰特美术馆,伦敦,英国;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大英博物馆,伦敦,英国;新南威尔士美术馆,悉尼,澳大利亚;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伦敦,英国;苏格兰国立现代美术馆,爱丁堡,苏格兰;惠特沃斯博物馆,曼彻斯特,英国,以及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纽黑文,美国;勒·布伦的公共雕塑作品包括在伦敦博物馆的《结合(马与两张圆盘)》,位于针线街的前股票交易所的《城市之翼》,以及在泽西圣赫利尔码头区的维克多·雨果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