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介绍
没顶画廊将于2020年11月7日荣幸推出艺术家陈英、苏予昕和王梓全的三人联展“图像感到了不安”,展示三位艺术家在绘画、视频和浮雕等视觉领域的创造性探索和最新作品。
近一年来由疫情带来的世界秩序和日常经验的深刻变化,我们对时空、屏幕、图像的感知和视觉经验也在这个语境下随之转变。绘画图像的机制产生了新的阅读空间和意义。本次展览将围绕绘画这种媒介,并延伸至视频和浮雕作品,探讨图像阅读的丰富可能性和视觉语言的多元拓展。
陈英和苏予昕的艺术实践都以绘画创作为主。陈英的绘画呈现出对于知觉具象与视觉抽象的迷恋和探求,以其标志性的几何图形为特征,逐步推演,从由图形再造的抽象化景像,层层推进、抽离,逐渐强化图形、图像和色彩,结构,质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衍生和相互牵制。在本次展览上,艺术家呈现了自去年在金杜艺术中心的个展后不同方向的全新作品,既有延续过往风格的绘画作品,同时也拓展了新的工作方法,以拆解的人体造型、发型作为造型基础,在具象与抽象的图像结构和色彩关系中推演,消解了形象本身的意义,并籍由随机笔触的应用与转换出更多的重迭空间,从而拓展出关于抽象画面更多的可能性和更丰富的观看体验。
苏予昕的绘画专注于捕捉视觉、语言和神经感知之间的关联,她通过绘画行动去调查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某一对象物(风景、物件)的经验,如何反过来改变图像制造与再现的方法;或者,观众阅读图像的方式,是否可能影响其在现实中对真实图景的体验。风景中的各式水体是艺术家的创作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天空、水面、山石几种元素在不同的作品中多次出现,可触与不可触的物质,彼此抗衡形状、定义边界,互相渗透和转化各自对空间占有的方式。《红眼班机》形象化了飞行状态中相对的地理位置与真空的时间。展览上同时呈现的还有一系列手机尺幅的木制物件绘画,是艺术家最新的工作成果,手工的木质与石膏物件以极近的工作焦距被打磨、塑形、绘制,也要求观看者走近画面,产生更亲密的阅读经验。这些图像物件在展场中的大尺幅的作品间穿插,提供了近半年生活在社交距离中相似的图像摄取的节奏。
王梓全的最新影像和浮雕作品,则拓展了来自屏幕和网络的视觉经验。他的创作来自于对互联网及虚拟世界的独特观察和理解,通过计算机图像和叙事性影像,在虚拟和真实空间进行复制和粘贴,探索虚拟和现实的阈值。在最新创作的浮雕作品中,王梓全运用计算机生成虚构的人物形象——这些数字形象兼具人体造型的“真实感”和“抽象感”,将这些形象抽离、拆解和扁平化,并覆之以刻印线框及骨骼的透明板材。在计算机图像的逻辑中,这些线框和阈值才是真实的图像,而非形象本身。同时呈现的还有他最新的影像作品《荔枝公园》,一个发生在软件渲染前的虚构故事,延续了艺术家此前的CG叙事影像,营造出一个临界于录像艺术与CGI图像之间的混乱、破碎的视觉美学。
关于陈英
陈英,198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0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设计专业,现生活工作于北京。陈英的绘画呈现出对于抽象的迷恋和探求,以其标志性的几何图形为特征,步步开拓,从由图形再造的抽象化景像,持续推进,层层抽离,逐渐强化图形,图饰,图像和色彩,结构,质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衍生和相互牵制的关系;艺术家将日常的情绪,审美,趣味有意识的压缩和混搭在作品里,不做过多的界定,同时将更具陌生化的图形进行具体化的描绘,使画面呈现出真实与虚构,沉思与偶发,交错与分散的丰富而微妙的空间运动,从而达成更复杂的观看,拓展出抽象画面更多的可能性。
陈英展览包括: “陈英个展”,金杜艺术中心,北京,2019;“极限混合” 2019广州空港双年展,广州,2019;“有痕可迹”,Condo Shanghai,没顶画廊,上海,2018;“现 像——陈英个展” ,没顶画廊,上海,2017;“思考本质不如消费形状”,没顶画廊,上海,2017;“力的能见度”,J GALLERY,上海,中国,2017。苏予昕
苏予昕,1991年生于台湾,2016年于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研究所毕业。目前创作于台北,上海之间。苏予昕的绘画与其他媒介实践专注于捕获视觉,语言和神经感知之间的联系。通过绘画对图像和影像进行捕捉,她的作品更倾向于抓住生活中模糊的感知和时刻的复杂交织。与其越过,她倾向与绘画本身的限制一起工作,让平面的画布制造空 ; 或让静止的图像去收纳时间。在具象与非具象间摆荡的图像中,她通过绘画的行动,去调查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一对象物(风景、物件)的经验,如何回过头来,改变我们制造其图像与再现的方法,抑或相反地,观者阅读一图像的方式,是否参与了在真实中如何体验的可能。苏予昕的绘画是静物,图表,风景,信息碎片和记忆以多声道、多时区、多屏幕的印象混合输出。在这个事物投射出来的印象比事物本身更丰富的时代,其绘画欲描述的是一多元感知杂揉的平行印象主义。
近期参加过的重要展览包括:个人项目“几乎没有记忆”,没顶画廊,上海,2020;“用色拼字”,关渡美术馆,台北,2019;“此地有狮”, 798艺术中心,北京,2019;“野根茎”亚洲艺术双年展,台湾美术馆,台中,2018;“违章建筑III- 特区”,长征空间,北京,2018;“平面震颤”,长征空间,北京,2016;“未来岛屿”,萨奇美术馆,伦敦,2016;“Refuse: Refuge: Re-fuse”, The Koppel Project, 伦敦,2016;独立出版计划,伦敦大学,伦敦,2016;等。
关于王梓全
王梓全,1993年出生于辽宁沈阳,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2019年硕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杭州与上海之间。王梓全的创作来自于对互联网及虚拟世界独特的观察和理解,探索虚拟和现实的阈值,并用三维软件模仿真实世界中的荒谬。他通过叙事性的计算机影像,在虚拟和真实空间进行复制和粘贴。
近期展览包括:“练武术还是迪斯科?”,無同空间,长沙,湖南,中国,2020;“幻象颗粒”,没顶画廊,上海,中国,2020;“青年艺术100”,嘉德艺术中心,北京,中国,2019;“Fragmentation”,The Coningsby Gallery,伦敦,英国,2019;“Material Statement”,Dyson Gallery,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英国,2019;等;并于2020年入围英国Ashurst新锐艺术家奖项。没顶画廊
没顶画廊成立于2014年上海,由当代艺术创作及策划平台没顶公司所发起创办,公司创始人徐震是一位深具国际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
没顶画廊致力于推广优秀的艺术家和项目活动,推动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国际交流。自成立至今,画廊已为新锐艺术家和知名艺术家举办了众多具有策划性的、高品质的个展与群展,成为一个独特而重要的艺术平台。没顶画廊善于挖掘和培育具有天赋的年轻艺术家,并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活跃于中国及国际当代艺术舞台。
没顶画廊合作艺术家包括:蔡坚、陈冷、陈英、丁力、艾略特·多德(Elliot Dodd)、冯梦波、冯至炫、龚剑、何岸、李汉威、刘成瑞、刘娃、陆博宇、陆平原、苗颖、莫少龙、佩恩恩、蒲英玮、商亮、沈莘、苏予昕、王思顺、王梓全、王新一、夏云飞、徐大卫、徐震®、杨深、杨扬、张联、郑源、钟慰、周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