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感性沙丘

开幕时间:2020-11-08

开展时间:2020-11-08

结束时间:2020-12-13

展览地点: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 北京市朝阳798艺术区南门万红里甲31号

策展人:蒋斐然

参展艺术家:葛虎成,林仪,彭胤瑞,阮媛媛,石冰,武希文,易超,于航,张钧雷,张思琪,章献,赵可,赵如鹏,朱丽瑾(按姓氏字母排列)

主办单位: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铜场计划

展览介绍


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十点睡觉艺术空间 x 铜场计划联合推出新展“感性沙丘(Dune of Sensibility)”。 本次展览将集结来自铜场的十四位/组艺术家的最新作品,以“感性”回应“感性”。 巴迪欧在《当代艺术的十五个论题》中写道:“艺术是一个真理过程,而这个真理往往是关于知觉或感性的真理”。这种“感性”,不是指对现实的感性摹仿或浪漫主义表达,而是指人和世界之间的感性关联。美学,正是这样一门“感性学”。艺术,就是一种关于“在世的感性”的主张。感性问题,关乎人对自身在世状态的把握,关乎到世界对人的意义,以及人对自身的理解。 今天,我们却身陷于感性的荒芜之中。一方面,技术与算法的统御带来了一种普遍的抽象性。这种沙漠般的抽象性吞噬着鲜活的感受力,又借由人机合体的赛博格现实将人的主体性抽空;另一方面,在社交网络媒体的回音室中,人们更像是站在一座座隔绝独立的沙丘之巅,脚下流沙一片,却自以为登高望远。因此,艺术在今天是一个政治解放与人的拯救的问题。感性的衰竭,意味着判断力的丧失与审美的终结,而艺术将终其使命,去恢复人之初的身体经验与洞察能力,重建人的主体性。然而,当代艺术在其诞生之初的激进感性过后,似乎也慢慢落入了话语系统的抽象闭环与体制的景观化操作之中。是故,艺术能否发明一种新的感性,同样关乎其自身的存亡。 本次展览集结了来自铜场的十四位艺术家的最新作品。作为学院土壤中生长出的一股野生力量,铜场的矛盾出身决定了其对系统与主体性张力的敏感。它在长期的教学与创作实践中向自身和外部同时发问: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展览如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自身的景观反抗景观?这一悖论也是本次展览想要回应与探讨的重要命题。 策展人 Curator 蒋斐然 艺术家、策展人,文字与影像实验者。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电影系,现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攻读博士,研究方向为60年代先锋派艺术。近年参与策划Inter-World-View 2019等项目,并担任UnArt线上杂志第二辑专题《科幻幕剧》特邀主编(2020)。 铜场计划 Tproject 是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支持的青年艺术计划,该计划策划团队由青年教师和学生在校学生组成,并自主进行项目的策划、推广和运行。所有人志愿在此工作,共同搭建一个态度开放、身份平等、学术包容的学术空间。铜场计划以雕塑教学为核心出发点,双向面对雕塑本体的空间问题以及社会雕塑的空间问题,以计划拓展教学空间。2020年已形成以青年教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优秀学生为代表的策划执行团队面向全社会的青年志愿者平台、公共教育四个方向的模块建设。铜场计划已由满足教学展示空间为核心需求转向创新协作式的开放型项目平台,并希望能够实现由物理空间转向社会空间的雕塑版图拓展。 十点睡觉大企业 旨在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艺术生态与创意生活互联平台。十点睡觉艺术空间由实体空间延伸至社会空间,我们将聚合不限于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创作人的各种创造力资源,为不同背景的参与者提供切身的艺术感知体验。十点睡觉大企业同时提供新兴材料的实验平台,探索物质材料艺术化、创意化的转换路径和实现方式,为参与者提供新的介入方式及创作输出。在十点睡觉大企业,所有参与者都是创作者,我们将成为一个共同体,去打破艺术和生活之间的隔阂、创造与常规之间的壁垒。

部分参展艺术家主页


作品预展


Baidu
map